9月6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禁止18歲以下青少年使用含可待因的感冒藥藥品。
公告要求,對含可待因感冒藥藥品說明書進行修訂:將「禁忌症」及「兒童用藥」中相關內容均修訂為「18歲以下青少年兒童禁用本品」。
此前,國家藥監局已明確規定,含有可待因的感冒藥禁用於12歲以下兒童,此次修改將年齡限制提高到了18歲。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夏暘博士告訴記者,可待因是一種作用於中樞的鎮咳成分,相較於其他鎮咳成分,它臨床療效更好,所以經常用於不明原因的頑固性咳嗽、肺癌引發的咳嗽。
但是,長期濫用含可待因的藥物會引起依賴性和成癮性,有些成年人甚至因此大量購買止咳藥物,對兒童、青少年的影響就更大,「所以,這次藥監局把禁用的年齡上調,避免青少年濫用和成癮,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可待因還可能導致極度嗜睡、呼吸抑制、意識混亂等不良反應,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夏暘說,未成年人的咳嗽大多是有氣管炎、支氣管炎、哮喘等原因導致的,頑固性的咳嗽比較少見,所以最重要的還是找出咳嗽背後的原因,只要針對性地治療,咳嗽這個症狀就會很快緩解。
浙醫二院藥劑科何巍副主任藥師說,一般含有可待因的藥物都會明確標註,家長買藥用藥時可仔細查看說明書。但有些藥物標註的是罌粟殼、複方樟腦酊等成分,這裡面也可能含有可待因或類似成分。
她列舉了一些常見的含可待因類似成分的止咳藥物:雙氫可待因片,複方可待因溶液,可待因桔梗片,複方甘草合劑,強力枇杷露等。
王醫生還提醒,兒童感冒應該使用單一成分的感冒藥,避免複合型感冒藥,以免和其他藥物疊加使用,造成重複用藥。
比如說,有家長同時給孩子吃泰諾兒童感冒糖漿和退熱藥百服嚀,這兩種藥裡都包含「對乙醯氨基酚」這個退熱成分,疊加之後「對乙醯氨基酚」使用過量,對肝臟造成了損傷。
王醫生說,對乙醯氨基酚是否造成損害,與患者服用的劑量密切相關。成人一次服用10~15g就會引起肝毒性;20~25g或更高的劑量可能致死。
他建議,4歲以下的嬰幼兒,不推薦複合型成分感冒藥;4歲以上的兒童,應遵循醫生囑咐,服用合理的劑量。
其他近期被國家藥監局
列入「黑名單」的兒科藥品
▼
丹參注射劑:被要求說明書增加警示語,並對不良反應、禁忌和注意事項進行修訂,被禁止用於新生兒、嬰幼兒。
雙黃連注射液:對雙黃連注射劑說明書增加警示語,並禁止4周歲及以下兒童、孕婦使用該產品。
艾暢和嗎丁啉:註銷多潘立酮混懸液等5個藥品註冊批准證明文件,其中就包括兒童常用藥「艾暢」、小兒版「嗎丁啉」。
柴胡注射液:要求柴胡注射液更改說明書,在禁忌項下,須列出「兒童禁用」。
匹多莫德製劑:在說明書中,增加 "3 歲以下兒童禁用 " 的禁忌。
注射用賴氨匹林:指出16歲以下兒童慎用,3個月以下嬰兒禁用。兒童用藥後可能引起瑞氏症候群。
來源 | 錢江晚報(qianjiangwan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