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蘭州交警部門開展了針對電動自行車安全專項治理行動,重點整治騎電動自行車不戴安全頭盔、闖紅燈、逆行等一系列交通違法行為。經過交警部門上路執法,媒體大力宣傳後,目前,蘭州市治理騎電動自行車佩戴安全帽問題初見成效。
7月6日上午10時,記者在河北交警隊附近,調查過往電動自行車駕駛員安全帽佩戴情況。相比一個月前,騎車戴頭盔的人已經明顯增多,不過,還是有些市民佩戴頭盔不太規範。
14時15份,一位騎著電動自行車的周姓中年男子在路口被交警攔下,他頭上戴著的是一頂施工用的安全帽。面對記者和交警的詢問,他回答:「我在附近的建築工地上班,聽說現在騎電動車都要帶頭盔的,我想安全帽也是能起到保護的,就從工地拿了一頂來用。」正在執勤的河北交警大隊執勤民警王大江上前解釋:「您戴的這頂施工安全帽,主要是防護頭頂的正面衝擊,但是在交通事故發生時,往往還有一些側面甚至背後的衝擊,試想一下,如果您因為交通事故撞擊不小心後腦勺著地,那安全帽就起不到防護作用了,我建議您還是去買一頂電動自行車的專用頭盔。」
在執勤期間,王警官前前後後攔下了近20位電動自行車騎行者,有15位就屬於有頭盔但是下面的卡扣根本沒有繫緊的情況。王警官告訴記者,騎車「戴頭盔」並不等於「帶頭盔」,不繫緊等於沒戴,根本起不到防護作用。上周末在河北大隊片區發生一起電動自行車與電動自行車剮蹭事故中,電動三輪車駕駛人雖然戴了安全頭盔,但沒有將下巴卡扣插上,在兩車撞擊的一瞬間,電動自行車駕駛人的安全頭盔飛了出去,造成騎行人受傷。
記者當日在街頭注意到,眼下騎車戴頭盔的市民已經明顯多了,但是有些市民雖然戴了頭盔,但沒有戴好,在發生意外時,很有可能起不到保護作用。
「首先要水平佩戴頭盔,不要前仰或者後翹,戴上之後要將調節器旋緊,直到頭盔不晃動並感覺舒適,然後調整頭盔兩側織帶黑色分叉扣的高度,使耳朵的位置正好位於前後兩個織帶中間。最後將下巴卡扣的位置調整好長度並扣緊,以下顎處留有一指空隙為安全又合適的佩戴方法。」東崗交警大隊副大隊長郝平講解了安全帽的正確戴法。
郝警官告訴記者,如果不戴頭盔,在車禍發生時頭部並不能承受車禍所造成的巨大力量,像雞蛋一樣,以卵擊石,毫無抵抗之力。如果能佩戴好頭盔,光滑的半球形能分散並吸收部分的衝擊力。頭部受到的損傷便會降到最低,在意外發生時或許有保命的作用。
雖然目前電動自行車駕駛人的安全出行意識已經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國家針對電動自行車專用的安全頭盔的質量標準還有待制定。所以交警部門在遇到佩戴建築施工安全帽的駕駛者時也出現了兩難的局面。交警部門也呼籲廣大駕駛人員在相關國家標準出臺前,購買、佩戴專用的摩託車頭盔保護自身生命安全。
來源: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靖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