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第三季度涉及電動自行車死亡交通事故多發 騎電動自行車一定要...

2021-02-08 天津交警

本市第三季度涉及電動自行車駕駛人的交通事故死亡同比上升53.66%,其中未按規定使用安全頭盔的佔八成。公安交管部門提示廣大市民,駕駛電動自行車上路時,一定要佩戴安全頭盔,確保自身安全。

9月18日9時40分,在本市西青區津靜線與辛老路交口,未按規定佩戴頭盔的65歲駕駛人王某駕駛電動自行車與駕駛號牌「冀G××0××」的重型攔板貨車的王某某相撞。事故造成王某死亡,兩車損壞。從交管部門了解到,本市今年第三季度,涉及電動自行車駕駛人的交通事故死亡同比上升53.66%,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駕駛電動自行車引發死亡交通事故的,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20%。據相關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涉及電動自行車死亡交通事故中,未按規定使用安全頭盔的佔82.54%。

電動自行車之所以必須戴頭盔,是因為駕駛中最易收到致命傷害的部位是頭部。當駕駛人從電動自行車上摔倒時,重力加速度導致頭部的速度相當於20公裡每小時,再加上車輛本身的速度,非常容易對頭部造成較大傷害。據公安交管部門事故支隊法醫邢鑑琨介紹,人類顱腦起到保護作用的主要有8塊骨頭,其中較為堅硬的為枕骨、額骨、頂骨,較為脆弱的是兩側的顳骨和顱底的蝶骨,一旦人騎車時向兩邊摔倒時,很大可能傷到較為脆弱的顳部,即使是較為堅硬的骨骼受到撞擊,也可能通過擠壓導致較為脆弱的骨骼受傷,從而造成顱腦損失。

正確佩戴安全頭盔可以大大減輕事故對駕乘人員的直接傷害,有效降低電動自行車事故的死亡率。電動自行車在高速行駛過程中,一旦發生碰撞、側翻,駕乘人員往往會被高速拋出而造成傷亡。如果戴上頭盔,堅韌的頭盔外殼首先可直接抵禦外力對頭顱的衝擊,緩解瞬間產生的撞擊力。同時,頭盔裡層的緩解層可以進一步減緩外力作用於頭顱的力度、速度,同時可使作用力得以分散,從而消除外力對顱腦的損傷。而且達到合格標準的頭盔還具有防穿刺的功能,當電動車駕駛人頭部碰到利刃、釘子、尖石時,能夠保障頭顱不被撞傷。另外,戴上頭盔還可降低外界噪音影響,提高安全行車集中注意力。同時,外殼醒目的色彩,也能提醒其他車輛駕駛人注意。

公安交管部門表示,下一步將在環城、濱海和新五區進一步強化對電動車未佩戴頭行為的管控力度,針對事故多發地區警力較少,易出現管控不到位的特點,加大宣傳力度,通過進村入戶、喇叭廣播和播放宣傳片等方式增強市民交通安全出行意識,確保市民出行平安。

(焦軒 李書月)

相關焦點

  • @電動自行車駕駛人,交通事故猛於虎!
    元旦小長假以來,南寧市接連發生了兩起涉及電動自行車的死亡交通事故,教訓深刻,發人警醒!011月1日上午11時50分許,在仙葫大道天池山公交車站前的輔道內,一輛電動自行車與一名行人發生碰撞,行人經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 電動自行車不要這樣騎,否則罰款+扣車!
    哪些常見的駕車行為屬於違法?一旦違法會被罰多少錢?你關心的問題都在這裡了趕緊來看看啦!除了會被處罰之外,駕駛電動自行車上路不遵守交通規則,容易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據統計,2019年,全市共發生涉電亡人交通事故78起,死亡79人
  • 共享電動自行車!
    可能有朋友會好奇共享電動自行車為什麼要禁止呢? ❷  - 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 共享電動自行車基本沒有進行消毒等防疫措施,車速較快,市民騎行時缺少安全保護措施,易發生交通事故,公安交警部門將會同交通、城管部門檢查回收情況,限期內未自行回收的,將對相關電動自行車實施查扣,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人員,將通報相關行業主管部門,並依法嚴肅追究相應責任。近期,我市對擅自佔用城市道路違法違規投放的共享電動自行車開展集中整治行動。
  • 汽車撞了電動自行車怎麼辦?千萬別慌!
    那麼如果開車人與電動自行車發生交通事故,應該怎麼處理呢?首先一條,先別慌!一、如果是汽車全責,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如果是汽車負全責,首先看看騎車人有沒有受傷,如果受傷嚴重,先打電話叫急救車,然後打122報警處理。接著給保險公司打電話,定損、理賠。二、如果是騎車全責,一定要鑑定電動車屬性如果是電動自行車全責,那麼這就有的聊了。
  • 如何挑選到安全又可靠的電動自行車頭盔?
    電動自行車頭盔該怎麼選?近期,多地出臺新規,要求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在騎乘中,也應佩戴好頭盔。為什麼騎乘電動自行車,也要佩戴頭盔呢?什麼樣的頭盔,適合騎電動自行車時佩戴呢?在深圳市龍華區某路口,一名身穿藍上衣的男子和一名身穿粉色長裙的女子,前後騎電動車通過路口。此時一輛小客車沒有剎住車,先後將二人撞倒。男子佩戴了頭盔受輕傷,而女子未佩戴頭盔,頭部受到重創,後經搶救無效死亡。據公安部交管局的統計,近年來在交通事故中,電動車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數佔到了30%,其中80%左右為顱腦損傷致死。
  • 電動自行車騎乘人注意!最嚴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整治行動開始了!
    為進一步維護道路交通安全預防和減少電動自行車道路交通事故根據上級公安機關和我市「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的有關部署
  • 文明蘭州·出行丨騎電動自行車上路你的頭盔戴對了嗎?
    連日來,蘭州交警部門開展了針對電動自行車安全專項治理行動,重點整治騎電動自行車不戴安全頭盔、闖紅燈、逆行等一系列交通違法行為。經過交警部門上路執法,媒體大力宣傳後,目前,蘭州市治理騎電動自行車佩戴安全帽問題初見成效。
  • 這些關於二輪電動自行車的事故,是血的教訓!
    危險行為1:騎行超標電動兩輪車。按規定,電動車必須有腳踏騎行功能,最高時速25公裡,整車質量小於55公斤,電機功率不超400W,有的電動車設計遠遠超過標準,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很難剎住車,極易發生人員受傷交通事故。危險行為2:隨意變道行駛。
  • 汽車撞了電動自行車千萬別慌,這樣做讓劇情大逆轉!
    電動自行車在馬路上橫行,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時時刻刻威脅著他們自己和別人的生命安全,但是他們自己並不這麼認為。那麼如果開車人與電動自行車發生交通事故,應該怎麼處理呢?首先一條,先別慌! 如果是汽車負全責,首先看看騎車人有沒有受傷,如果受傷嚴重,先打電話叫急救車,然後打122報警處理。接著給保險公司打電話,定損、理賠。
  • 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時為什麼要提倡同步辦理保險?
    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時為什麼要提倡同步辦理保險?
  • 嚴查電動自行車無牌上路等違法行為
    《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自1月1日起施行以來,本市公安交管部門重點對電動自行車無牌上道路行駛以及故意遮擋、汙損電動自行車號牌等交通違法行為開展集中整治
  • 騎電動自行車中途摔倒 妻子未戴頭盔受傷身亡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月17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解樹森)男子騎電動自行車送老婆上班,本是暖心之舉,不曾想意外發生,車摔倒,老婆未佩戴安全頭盔頭部受傷,經搶救無效身亡。1月16日7時55分許,唐某平(有戴頭盔)駕駛兩輪電動車搭載乘客江某香(未佩戴頭盔)由西往東行駛至寶安區芙蓉路芙蓉立交標新福特4S店路段時,因操作不當導致車輛摔倒,乘客江某香摔倒在地,事故造成江某香頭部受傷送醫搶救無效死亡,
  • 北京約談多家共享電動自行車企業 明確不發展電動自行車租賃
    近日,市交通委會同市網信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公安交管局、市消防救援總隊等部門和朝陽區政府、海澱區政府,共同約談多家在京運營的共享電動自行車企業
  • 加強電子眼抓拍電動自行車違章?市人大代表這樣建議
    近幾年,隨著物流、快遞、外賣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和市民實際交通出行需求的變化,廣州市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大幅增加,逐步成為繼公共運輸、家庭轎車和自行車之外不少市民生活出行的又一大短途交通工具。  廣州市人大代表、廣州市第三公共汽車公司B6線長段安春表示,目前廣州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將近300萬輛,據市公交集團三汽公司統計,2020年涉及到人員受傷的交通事故中,約80%與電動自行車有關。  為此,他建議,試行電動自行車「鬆綁」措施,加強電動自行車交通管理,在具備條件的路段將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道分離行駛,把交通事故隱患降到最低。
  • 涉摩電事故起數下降!全省集中整治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道路交通安全專項行動顯成效
    11月15日上午,省道安辦在陽江陽春市組織召開重點縣區摩託車電動自行車整治工作座談會,會議分析總結了全省集中整治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道路交通安全專項行動
  • 在人行道上騎電動自行車,違法!已有不少騎手被交警攔下
    只能逼不得已地「讓」特別對老人和孩子來說在人行道上騎行的電動自行車讓他們置身於危險中交通安全受到威脅《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七條規定,駕駛非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應當遵守有關交通安全的規定。非機動車應當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當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
  • 北京市明確不發展電動自行車租賃
    近日,市交通委會同市網信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公安交管局、市消防救援總隊等部門和朝陽區政府、海澱區政府,共同約談多家在京運營的共享電動自行車企業
  • 電動自行車每小時死一人 專家籲強制佩戴頭盔全國立法
    全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穩步下降,電動自行車騎行者交通傷害卻逆勢攀升。
  • 假如你是自行車小白,不如試試電動自行車吧~
    Pedal Power的布魯克·柯林頓(Brook Clinton)建議道,電動自行車可以作為那些自己能騎一段距離卻又想騎的更遠的人一種解決方案。柯林頓表示,電動自行車還能讓騎行者更加自信地行駛在自行車道上,因為發動機可以在一秒內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啟動,他們騎得也更快。
  • 電動自行車爆炸起火!追償要找它
    但是,電動自行車充電時可要格外留心否則很容易發生危險趕緊來看看今天的消費案例消費者韓先生於2017年11月在某車行購買了一臺電動自行車(電池、充電器齊配)。電動自行車爆炸車行、廠家各自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