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約談多家共享電動自行車企業 明確不發展電動自行車租賃

2021-02-14 人工智慧那點事

近日,市交通委會同市網信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公安交管局、市消防救援總隊等部門和朝陽區政府、海澱區政府,共同約談多家在京運營的共享電動自行車企業,提出限期整改要求。逾期未能整改到位的企業及其運營平臺,或將面臨行政罰款、扣留車輛、下架APP等多重處罰。

此次被約談的企業涉及考拉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原名為北鬥信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經營考拉出行)、上海乾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筋鬥雲出行)、寧波小遛共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小遛共享)、武漢小象創意科技有限公司(芒果電單車)、北京蜜步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蜜蜂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騎士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投資人和控股方)等企業,違反交通行政管理部門的要求違規投放共享電動自行車,且存在未按要求進行電動車登記、未能準確披露服務信息、未建立用戶押金預付金專用帳戶、未按有關主管部門要求提供信息等多項問題,涉嫌嚴重擾亂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市場秩序。

《網絡安全法》、《電子商務法》等相關法律對電子商務經營者和經營平臺的責任義務有明確的規定,交通運輸部等十部委《關於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也明確了我市「不發展電動自行車租賃」的基本原則。此前,市交通委已針對多家企業的違規行為實施了行政處罰。

因多家企業在工商系統預留的聯繫方式失效,執法人員曾前往失聯企業的註冊地址實施上門約談,北京蜜蜂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騎士出行科技有限公司、青鳥快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共享電動車企業註冊地址為無效地址或無人辦公。今年7月,北京蜜步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車輛曾因灼傷騎行人引發熱議,事發後該平臺多次變更經營主體及企業法人,該企業註冊地址也已無人辦公。

網際網路租賃電動自行車往往存在保養維護不及時、配套設施建設不到位、運行安全風險高、電池汙染嚴重等多重隱患,租賃電動自行車的騎行人不固定且多未接受過專業的交通安全教育和技能訓練,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加之電動車自重大、速度快,一旦發生事故就會帶來較大的傷害和損失。交通部門表示,在京運營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的企業要嚴格遵守《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嚴禁違規投放、運營租賃電動自行車。執法部門將持續加強執法監管,堅決取締非法運營行為。同時呼籲廣大市民,為了保證人身安全和資金安全,切記不要使用任何品牌的共享電動車。

相關焦點

  • 北京市明確不發展電動自行車租賃
    近日,市交通委會同市網信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公安交管局、市消防救援總隊等部門和朝陽區政府、海澱區政府,共同約談多家在京運營的共享電動自行車企業
  • 共享電動自行車!
    據最新規定,東莞明確不發展電動自行車作為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企業擅自投放共享電動自行車的行為將構成違法!約談會上明確傳達東莞目前不允許企業投放共享電動自行車,企業擅自投放共享電動自行車的行為將構成違法,要求企業在限期內全部回收已投放在東莞市內的共享電動自行車,逾期將按《城市道路管理條例》進行處理
  • 嶽陽啟動共享電動助力自行車引進項目
    嶽陽晚報訊(記者 黃誠成 通訊員 胡爭國)近日,市政府第47次常務會議聽取了市城管局關於市主城區共享電動助力自行車引進工作情況匯報,同意啟動共享電動助力自行車引進項目。 引進共享電動助力自行車,符合當前國家大力提倡的綠色環保、低碳出行理念,有利於市主城區治堵保暢,還可以滿足市民群眾出行方便、健身的強烈需求。
  • 日報:山東環保對不作為、亂作為嚴肅問責,愛瑪819免單日,網傳華豐橡膠蘇州有限公司發生火災,鄭州明確指出不鼓勵發展共享電動自行車
    1、【山東環保緊急通知,對環保不作為、亂作為嚴肅問責】不能簡單一關了之、一拆了之!
  • 共享電單車來了,共享電動自行車電池聽過沒?
    2月13日,在日本首都東京,松下公司員工展示如何自助使用電動自行車共享電池系統設備。日本松下公司日前在東京「松下中心」向媒體展示了一系列「智能城市」相關最新技術,其中松下公司和都科摩公司合作開發的一款電動自行車共享電池系統讓人眼前一亮。它可設置在便利店等方便之處,有數個類似於儲物箱的電池盒,裡面是充好電的鋰離子備用電池,用戶通過刷卡便可自助更換電量不足的電池,費用可經過都科摩公司手機扣費。
  • 肇慶整治違規共享電動車、共享自行車
    為整治端州城區共享電動車、共享自行車佔道經營、亂停放、超載、駕駛人不按規定戴頭盔等亂象,7月19日,端州公安牽頭組織區城管、交通和交警部門部署開展對在端州城區違規的共享電動車、自行車進行整治行動。此次行動分5個聯合行動小組,每組由城管、交警和派出所民警組成,並配備2輛平板拖車,主要針對轄區主次幹道等人流量較為集中區域內佔道停放的共享電動車、自行車進行依法查扣,並將其統一轉運至指定地點依法進行處理。行動從今天15時開始,據不完全統計,截止下午17時許,本次行動共整治共享電動車、自行車共400多輛。
  • 電動自行車騎乘人注意!最嚴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整治行動開始了!
    近日起我市交警部門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整治專項行動根據《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關於加強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實施監督的意見》,我市交警部門聯合城管部門,對佔用道路停放的共享電動自行車進行清理;同時責令經營企業清理回收投放的共享電動自行車。
  • 全上海快遞網點注意:這類快遞電動自行車,一律扣留!
    除此之外,在黃浦區、長寧區、浦東新區,交警也有查處包括德邦物流等外賣、快遞平臺電動自行車出現「非機動車未依法登記上道路行駛,情節輕微、未造成嚴重後果的「違法行為」。除了該違法行為之外,交警部門還有在執法過程中發現存在「駕駛電動自行車搭載1名12周歲以上人員」、「非機動車不按非機動車信號燈表示通行」等違法行為,並依法對其進行了處罰。
  • 【注意】無錫將穩步淘汰存量非標電動自行車!
    中國自行車協會助力車專業委員會據悉,前段時間,無錫小飛龍整治工作效果顯著,昨天,從無錫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交警部門將重點推進電動自行車和新業態車輛專項治理行動。同時結合一系列管理和服務措施,推進城市交通綜合治理,提升城市文明交通水平。
  • 大巴黎推電動自行車租賃,月租40歐,僱主報銷部分費用
    巴黎大區公共運輸管理局(Ile-de-France Mobilités,IDFM)最近推出新型電動自行車,從2019年9月份起,巴黎大區居民可以試騎幾個月
  • 走馬觀花:北京國際自行車/電動車展現場圖集
  • 臺灣電動自行車市場
    臺灣有三多:機車、檳榔還有夾腳拖,「機車瀑布」景點位於淡水河上的臺北大橋。
  • 電動自行車頭盔標準有望出臺!廣西將率先填補空缺!
    日前,廣西南寧展開頭盔執法檢查,執法人員共檢查銷售企業5家,現場查獲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頭盔4343個,涉案貨值45000多元。相關部門對不合格頭盔進行扣押,對涉嫌銷售不合格頭盔的商家做進一步的調查處理。專家建議選購電動自行車頭盔,應選購國家標準的摩託車頭盔,因為相比較於市面上的電動自行車頭盔,摩託車頭盔的生產銷售更有保障,摩託車頭盔的質量是要經過國家強制性認證的。
  • 超標電動自行車嚴禁上路!如何選購,標準看這裡……
    電動自行車是帶有助力功能的自行車,因其便捷又環保,已成為不少市民出行的代步工具。但一些不合格、不規範的超標電動自行車闖紅燈、佔用機動車道等現象嚴重,成為交通管理的一個難題。根據《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最高時速為25公裡,且車速、功率、電壓和腳踏騎行能力,均不能更改。
  • 改裝電動自行車,速度有了,隱患大了!
    我市如何管理 電動自行車?據了解,目前,《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徵求意見稿)已面向社會公開徵求了意見。未來,我市將禁止駕駛拼裝、改裝的電動自行車和加裝車篷、車廂等改變外形結構影響行駛安全的裝置的電動自行車上道路行駛。同時,還將要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法查處經營性的拼裝、改裝、加裝電動自行車的行為。
  • 像租自行車一樣租電動汽車
    >關注,每天18點你將會收到電動汽車權威資訊,行業評論,以及經營策略等。長期關注,收穫無數電動汽車也可以像環保自行車一樣租賃了。昨天,電動汽車租賃站已正式「開張」,市民通過APP註冊,即可租車。昨天,武漢暢的科技首個「微租車」示範站點在武漢未來科技城開業。該示範站點與環保自行車租車點類似,有著統一的頂棚,頂棚下停靠著十輛江淮電動汽車。每輛車上均安裝了GPS、行車記錄儀與攝像頭。
  • 韓國留學|韓國共享電動滑板車使用攻略
    這兩年,在韓國經常可以看到同學們騎著電動滑板車在校園裡穿梭,電動滑板車對不會騎自行車的同學非常友好,上手沒什麼難度,再一個韓國的上坡路實在太多,騎自行車會累死
  • 美媒:比起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更應該得到政府補貼
    長期以來,美國人一直在為不騎自行車找藉口,但電動自行車的出現使得人們使用自行車的便利性成倍增長,現在你可以騎車上班而不流一滴汗;或能輕鬆載著兩個孩子和一些雜貨,即使你沒有巡迴賽騎手的體力;或只是為了老年的你騎得更舒適。在荷蘭,電動自行車的銷量已經超過了普通自行車的銷量,而美國行業分析師表示,我們可能正處於"電動自行車革命"的頂峰。
  • stigo摺疊電單車產品新款發布會 北京國際自行車電動車展見!
    2016年7月30日-8月1日,北京國際自行車電動車展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數百家國內外知名自行車電動車企業和兩千餘家專業買家參展報名參會
  • 電動自行車爆炸起火!追償要找它
    經過消費者與廠家負責人劉經理多番溝通,2月廠家才上門查看相關情況,並根據調查情況,表示只能補償消費者2-3萬元。消費者認為,廳內的電器、家具均被燒毀,廠家的補償與實際損失相差太大,無法接受,於是向廣東省消委會投訴,要求廠家賠償十萬元的經濟損失。 最終,經過多次調解,劉經理同意補償消費者三萬元損失。消費者不接受此方案,已於近日向法院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