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厝磁灶的陳阿姨今年 66 歲 了,她每天喜歡看報紙,但苦於視力日漸下降,她只好去菜市場的一處地攤上買了副眼鏡來戴。後來,她看鄰居有拿放大鏡來幫助穿針引線,便也效仿這個做法,買了個高級版帶燈光效果的放大鏡,「我覺得看報紙就得光線好,所以還特意挑了個帶燈的放大鏡。」誰知,才過了大半年,陳阿姨就覺得自己的視力更加模糊,甚至在長時間用放大鏡看報紙之後,還出現頭暈等症狀。陳阿姨的女兒見狀不放心,便帶她去了醫院。「放大鏡折合成老花鏡相當於 1000~2000 度。長時間這樣『縱容』眼睛,等再配老花鏡時就很難找到合適的度數了。」對此,林水龍醫生解析說。
「雖然放大鏡和老花鏡一樣都是凸透鏡,對物體有放大作用,但老花鏡是依照各人眼睛的具體情況定做的,這與放大鏡有很大的區別。」林水龍表示,生活中有些老年人眼睛花了卻不佩戴老花鏡,經常用放大鏡看書看報,這是不對的。所以,放大鏡只適合在某種場合或特殊情況下臨時使用。
此外,林水龍指出,老人使用老花鏡,一是為了能看清楚字,二是為了維持視力、保護眼睛。而早市、地攤出售的廉價花鏡的材質和屈光準確性差,易導致視疲勞、眼 紅、眼痛、眼乾。此外,由於佩戴不合適,還可能導致老年人經常揉眼,進而導致結膜炎、乾眼症,甚至誘發青光眼發作。
醫生支招:
老花鏡購買需謹慎
那麼,老花鏡該如何挑選呢?林水龍建議:「一副合適的花鏡要滿足以下標準:清晰、不變形、舒適,30 分鐘內不出現眼痛、頭暈。老花鏡也是需要驗光的,老年人要買到合適的花鏡,最好的途徑是到正規醫院進行驗光。」另外,老花鏡不可一戴到底。老人隨著年齡增加,老花程度也會加深。一旦老花鏡不合適就得及時更換,否則會給老人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還會加速眼睛老花的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老人家使用老花鏡一段時間後,突然發現不戴老花鏡也能看清近處物體,以為眼睛好使了,其實這是白內障加重的緣故。早期白內障會減輕老花的現象,但是看遠處卻模糊了。所以老人家老花了應該去醫院進行驗光,驗光師在檢查遠視力時,如發現矯正視力不提高,醫生能夠及時發現眼部其他疾病的發生,並且能夠得到最及時的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有兩種方式可以幫助老花眼患者緩解症狀。一種就是把眼睛裡的「鏡頭」換掉,即晶體置換;還有一種是利用無刀飛秒雷射處理中老年的角膜,通過調整兩眼度數的方式,來維持遠、中、近視力。林水龍醫生坦言:「換晶方式解決遠、中、近視力,主要是通過超乳手術,植入多焦或雙焦人工晶體而實現,我院已能夠實現。」
1.首先進行眼部的檢查,排出白內障、青光眼、眼底病等問題;
2.再通過精確的驗光,包括電腦驗光和受凍剪影驗光;
3.經過實驗性佩戴;
4.得到準確的驗光處方,準確測量瞳距(看近、看遠);
5.挑選合適的鏡片和鏡框,完成老花鏡的佩戴。
分享給身邊關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