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不應當僅止於眼淚
今天看到一則來自朋友圈的方字:武漢,你好,我們什麼都可以給,但白衣天使是借的,必須一個不少的還回來!
瞬間,淚便湧了出來。
2020,我們經歷了一生當中最艱難的春節。我們從茫然到手足無措,每個人都被挾裹進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無一例外。我們在一個又一個或真或假的信息裡,苦苦尋找可以讓我們的生命延續下去的救世良方。
慕然大夫在群裡幾乎不太說話,他真的很忙。但是每當有這種消息發出來時他幾乎都會或早或晚出來給予認真的回覆。他的回覆很匆忙也很簡單:假的或者正確。
他時常會發一些如何正確防護的文字,告訴我們應該這樣,或者應該那樣,教會了我們如何正確洗手,教會了我們如何正確的防護。
慕大夫在我們這個群裡是年齡偏小的,但在這一時刻他卻卻用自己專業的知識給我們兵荒馬亂的心吃上定心丸。
我一直覺得慕大夫太理性,太小心,太謹慎了。每一段文字的每一個字都要經深思熟慮才發出來,惜字如金。
可是今天,當朋友圈的文字出現在群裡的時候,慕大夫告訴我們,他的同事,因為小區業主的聯名請求,回不了家了。
這是他惟一一次在群裡傾訴自己的內心。
在文字的最後,發了三個大哭的表情。
我懵了。
我們說等春天,等花開,等待那個燦爛的未來。
其實誰的心裡都清楚,有多少醫護人員在我為們拚,用他們的血肉之軀衝在前方,為我們殺出一條血路,為我們拚出一個春天,拚出春天的花開。
他們經歷了太多,也承受了太多。
祖國有難,人民有難,他們衝上去,抗了。
你有難,我有難,他們衝上去,抗了。
他們也是兒女,他們也是父母,他們也是我們的朋友,生死關頭他們都抗,一直在抗一直抗,生生把自己抗成了鋼筋鐵骨,生生把自己抗成了中流砥柱。
可是,他們回家的門為他們關閉了。
我們說醫護人員是借的,要一個不少的還回來,可是,回來以後,他們要去哪裡呢?
當我們的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衝在救援第一線;
當他們摘下口罩帶著滿臉的勒痕;
當他們脫下厚重的防護服帶著滿身的汗水;
當他們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出單位的大門。
他們,能去哪裡呢?
我們不能僅僅在屏幕前一遍又一遍地點讚;不能僅僅一遍又一遍吶喊加油;也不能僅僅一遍又一遍淚流滿面。
醫護人員也是普通人啊。他們也需要呵護,也需要溫暖,也需要親的人擁抱,他們也想回家。
慕老先生的宣傳畫
慕大夫的情緒有些激動,他說,今天父親沒有寫字,沒有寫國泰民安;沒有寫武漢加油,父親今天畫了一幅畫,畫上是一群白衣戰士,畫上是鍾南山。
他說,非典時間他讀大二,畢業時他和他的同學們約好了,如果有需要,他們在疫區會師;
他還說,他報名去湖北支援,申請遞交了二次因為工作需要都沒有批下來;
他又說,他的朋友去了疫區,他沒能去他很難過。
他說,他的師弟走了,回不來了,他們的母校在為倒在疫區的師弟募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