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雞不成宴」,在廣東的大多數地區,宴會酒席怎能少了雞呢?姜蔥雞、醬油雞、白切雞……當你品嘗著嫩滑的雞肉時,忽然碰到了一塊雞肋,你會吃還是扔掉了呢?「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小小的雞肋曾在三國的戰場上鬧出人命,曹操與楊修,誰又該為此而後悔?
話說蜀軍在諸葛亮的計策下,成功奪取了漢中,曹軍只能節節敗退。曹操實在看不過眼,便親自領兵,率大軍要與劉備一決雌雄。
兩軍對壘勇者勝,蜀軍一路高歌猛進,氣勢如雄,本來就壓過曹軍三分。再加上諸葛亮的計謀,曹軍可以說是完敗。曹操丟盔卸甲,一路上遇到不少伏兵的埋伏,幸好最後遇到了曹彰,勉強撿回了一條性命。
重新整理軍隊,父子合力,曹操想要再拼一把,結果對面就是堅守不出。曹操也無可奈何,心裡七上八下的:打還是不打?繼續呆下去,士氣逐漸低落,難免會吃敗仗。若是現在退兵的話,豈不是很沒有面子。
就在這時候,士兵們送來了午餐,恰好裡面有一碗雞湯。曹操用勺子舀了舀,對著碗中的雞肋輕聲感嘆道:「雞肋啊!雞肋啊!」士兵聽得一頭霧水,都不知道曹操在說什麼,於是便在私底下討論了起來。
這時候,楊修剛好路過,看到士兵們竊竊私語,便前去湊個熱鬧。「雞肋嘛,這麼簡單的東西,你們竟然不懂?」楊修一臉不屑地說道。
(圖片:小喵)
士兵們就更加好奇了,起鬨著讓楊修說出答案。只見楊修挺了挺身板,說道:「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丞相覺得這場仗沒有什麼意思,想要退兵。」
士兵們都覺得楊修說得很有道理,便將消息傳了出去,大家都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回家了。
這一夜,曹操輾轉難眠,便走出營帳到處視察。明明是打敗仗了,為什麼士兵們都這麼興奮?曹操走近士兵們的營帳,竟看到士兵們都在收拾東西,一個這樣,兩個如此,曹操這下就不高興了,抓起其中給一個倒黴的士兵便發問:「是誰說要退兵的。」
那個士兵立刻跪下,膽怯地把楊修剛才的那番話說了一遍。不久後,楊修出現在曹操的軍營前,依然是一副不緊不慢的模樣。曹操厲聲說道:「是誰讓你在此處散播流言的!」
楊修自認有理,答道:「難道是小人理解錯了嗎?」
曹操發怒了:「錯了,當然是錯了,來人,楊修在軍中造謠,立刻拖出去斬!」
不一會,一個血淋淋的人頭就呈到了曹操面前。曹操命人傳令,以楊修的人頭為祭,立刻向漢中出兵進發!這場有勇無謀的戰爭,很自然就落得灰頭土臉的下場。
有時候,太聰明也不是一件好事,聰明總被聰明誤,而且還是在老奸巨猾的曹操面前。這也不是楊修第一次得罪曹操了,積壓的恩怨在這個時候爆發,只能說明楊修還不能參透人心。
畢竟人心難測,即使你再聰明,也未必能讀得懂人心。就算讀懂了,也沒必要過分張揚,智商需要有,可情商也不能缺。做人嘛,還是挺難的!
(PS:文章部分內容根據野史或史料撰寫,或有部分改編;文章內容與圖片皆為時代亞洲網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