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日記 | 我和我的家鄉(5)家鄉美食--我的獨家記憶

2021-02-27 南航金城國際商學院

我的家鄉在農村,記得小時候放學後總是與二三好友一同嬉鬧,最愛的便是扔沙包,在規定場地內兩邊都用沙包投擲站在中間的人,中間的人若被沙包打中則下場,只要用手接住「打手」們扔過來的沙包就能多一條命。


東北賊拉冷,大人出門都要帶上狗皮帽子、棉手悶子,可東北的小姑娘、小夥子們可尿性了,大白天光著手在外邊玩彈溜溜,扇片劑,玩的可歡實了,大冬天不穿棉腦在冰上打禿路滑,抽冰嘎。一個個的賊啦淘,小臉曬的雀黑,每天回家都弄得埋了巴汰的,挨爹媽罵是常事兒,成天遙那疙瘩瞎跑。

童年的遊戲令人懷念,童年的美食你們還記得嗎。

無論是小時候和同學分吃一包辣條,還是街邊小攤買到的五毛錢一包的零食,都充斥著舊時的味道。

這些小零食你們還記得嗎?

美好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記憶深處的那些美食更是令人難以忘懷。它雖比不上山珍海味,可它留存於記憶中的那份兒時的美好自然是難以替代的....

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們,想必各自的兒時回憶也是有著不一樣的色彩。無論是來自哪裡,有著怎樣對於兒時回憶不同的定義或是理解,都是滿含同樣的懷念吧。也歡迎各位同學向我們分享你的兒時回憶!

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階段,那時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顆果子,是一片朦朦朧朧的聰明,一種永遠不息的活動,一股強烈的欲望。                                          

—— 巴爾扎克《於絮爾·彌羅埃》

舉杯祝賀那個無憂無慮的黃金般的孩提時代,它就像冬夜裡的星星,五月的晨露。                                   

——奧·霍姆斯《男孩們》

童年的時光,總是無憂無慮,怡然自得。美好的兒時回憶,已然漸漸離我們遠去,在追思以往的同時,也要展望作為大學生的我們的未來。在舊日時光中成長,在日月如梭中奮發。讓我們攜手共進,帶著彼此的夢想,展翅飛翔!

點歌人:匿名

送給張海碩

歌曲:《我愛你不問歸期》

想對ta說:哈哈哈哈哈演烏龍快遞那個我室友太搞笑了。

本期供稿/劉翛然 | 本期編輯/劉翛然

本期審核/黃黎清 |責任編輯/嶽明了

指導老師/胡杰

相關焦點

  • 「炸年糕」,記憶中的家鄉味道
    「在那遙遠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親愛的媽媽,已白髮鬢鬢,過去的時光難忘懷,難忘懷.」
  • 專訪 演員董勇:家鄉是我的「獨家記憶」
    是否考慮和杭州的影視公司合作呢?董勇:《雞毛飛上天》有關注過。因為我們好像是一起參加了幾次獎。當時《彭德懷元帥》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了14次,是中央電視台歷史上重播率最高的劇,居然在獎項上敗給了這個戲,我就特地去關注了一下,看看這究竟是個什麼戲。我看完覺得真的還不錯,情懷很好,當然我演估計也不錯(笑)。希望杭州的影視公司來找我,我很樂意合作。
  • 莫言家鄉美食——高密雞扎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我都會有渴望回家的欲望,父親母親也會特別期待遠方的兒女回到身邊,拋掉那些虛無的理由吧,因為父母從咱離開家的那一瞬間,都在等我們回家過年。回家,過年,可以休息一下忙碌了一整年疲憊的身心,可以肆無忌憚的享受圍爐團聚的天倫之樂,它成為了許多離開故鄉打拼生活的兒女們和守望家園的父母們心中最美好的期盼。
  • 特輯 || 在北京,我給家鄉拜早年
    我是北京房山法院的王澤磊,我的家鄉在美麗宜居的古城河南禹州。今年的春節馬上就要到了,由於疫情原因,沒有回老家過年,所以想著通過「雲」平臺向家鄉的父老鄉親,送上新年的祝福,拜個早年!提起我的老家,我也有數不勝數的美食可以介紹,羊肉燴麵、胡辣湯、火燒夾涼粉、清炒燜子……早起胡辣湯、中午吃燴麵、晚上燜子炒菜配稀飯,足以讓我們度過美好的一日三餐。
  • 樂丨我叫徐美鳳,來自梅港,我在上海,我為家鄉代言!
    ,因為那裡有我最愛的人我的故事:人越長大越渴望家的味道,懷念家鄉的一年四季,春天耕地播種,夏天知了叫,秋天收穫的季節,冬天儲備過年!一年一年,日復一日,家長的變化越來越大,對家鄉的思念越來越濃,因為那裡有我的牽掛,所以努力在外奮鬥,就想給親人最好的生活,家鄉也是最溫暖的港灣。很有幸參加海餘干商會,讓老家的文化產業,特產遍布中國每個城市遍布全世界!
  • 我叫徐小花,來自黃金埠塘灣村,我在浙江紹興,我為家鄉代言
    、推廣家鄉,傳播家鄉正能量!【我為家鄉代言】第108期來了!黃金埠之窗微信平臺面向全球尋找在外的黃金埠、梅港、峽山、社庚的遊子,無論你身處何地,無論你駐足何方,只要你是餘干人,只要你是在這片熱土上出生、成長,無論男女老幼,都可參與我為代言欄目,以表達思鄉之情。
  • 【鄉情】我的家鄉美女叫「毛嬙」
    我家鄉的劉猴鎮地處荊山餘脈,在南漳、宜城、荊門三地交界之間,過去就有「一腳踏三縣,三縣看不見」之說。那裡山青、水秀、人美,小姑娘個個都長得水靈靈的,成年姑娘大都在165公分左右,天生麗質,嫻淑聰慧,人見人愛,正如宋玉在回答楚王時所描述的一樣。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從省市下派到我家鄉的6位大學生,有四位被「毛嬙」所吸引,情定劉猴,一年之後下派結束,帶著美人歸。
  • 我叫葉麗萍,來自五雷大梧葉家,我在江蘇,我為家鄉代言
    、推廣家鄉,傳播家鄉正能量!【我為家鄉代言】第100期來了!黃金埠之窗微信平臺面向全球尋找在外的黃金埠、梅港、峽山、社庚的遊子,無論你身處何地,無論你駐足何方,只要你是餘干人,只要你是在這片熱土上出生、成長,無論男女老幼,都可參與我為代言欄目,以表達思鄉之情。
  • 瀋陽日報童聲合唱團閃耀《我和我的家鄉》首映禮
    《我和我的家鄉》首映活動在春晚公眾號、央視綜藝、CCTV音樂、央視新聞、優酷、嗶哩嗶哩、新浪微博、百度、快手、今日頭條、抖音、騰訊微視等文藝新媒體矩陣同步直播。國慶節在即,我們用我們的歌在家鄉的稻田上作畫,每一個音符都是對祖國的愛。
  • 「紅泰山」計劃|寒假德育建設系列活動展示——紅色熱土:我愛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在安徽省臨泉縣,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家鄉並不富有,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只達到溫飽水平。但是最近幾年,每一次我回到家鄉總能看到家鄉有新的變化,能明顯感受到人們的生活真的越來越好了。     我的家鄉在一個很小的鎮子,小時候經常和姥姥一起趕集,姥姥也總會給我買一些零食。有一次和姥姥一起趕廟會,我還記得當時非常的熱鬧,街上有唱戲的,我就跟姥姥一起看戲。
  • 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1月31日融媒體大直播 「我愛我的家鄉——鹹陽,一路向陽!」
    「我愛我的家鄉——一路向陽」融媒體大直播,將於1月31日14點,通過人民網及人民視頻,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新媒體矩陣,西部網,微博、微信、今日頭條
  • 特價電影:《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我和我的家鄉》《金剛川》
    提示:包場信息不斷更新,查看最新包場信息方法是在公眾號回覆:「電影」  或在菜單裡的「福利專區」裡點「特價電影」購票方法:找到想看的電影,打開下面小程序海報,然後點規格,再選哪排,再選座位號,選一個座位號後點下面加入購物車,再選下一個座位號,直到選完再點確定,
  • 歷史記憶:家鄉的碾子和大石磨
    歷史記憶:家鄉的碾子和大石磨小時候我記得我們村有兩家有石碾子和大石磨,為了方便村民們吃麵,這兩家好心人就在自己家院子裡的空房屋裡按上了石磨
  • 【獨家】蚌埠籍演員馬思純 微博曬出「家鄉味道」——《武媚娘傳奇》中飾演「賀蘭敏月」
    在歷史大劇《武媚娘傳奇》中飾演「賀蘭敏月」的蚌埠籍女演員馬思純人氣持續走高。春節期間,馬思純回蚌埠老家過年,在微博上曬出了一組「舌尖上的蚌埠」的圖文,其後眾多網友點讚一片。燒餅夾裡脊、麻辣串、鍋貼……小姑娘說,「走過再多的城市,吃過再多的美食,家鄉的『味道』都是一輩子難以割捨的情結。」  難忘的家鄉味   「南方小城,我的家鄉。我離開了十一年,卻一直留戀於這裡的安逸自在和無與倫比的美食。都說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我說吃來吃去不如燒餅裡脊。童年的味道,不光是好吃,更是一種眷戀的情懷。
  • 音樂丨飄向北方,別問我家鄉
    飄向北方 別問我家鄉 高聳古老的城牆 擋不住憂傷 我飄向北方 家人是否無恙 肩上沉重的行囊 盛滿了惆悵 有人說他在老家欠了一堆錢 需要避避風頭 有人說他練就了一身武藝 卻沒機會展露 有人失去了自我 手足無措四處漂流 有人為了夢想 為了三餐為養家餬口
  • 家鄉年味:血腸
    春節將至,這年味也是越來越濃了,年味是舌尖上無法忘懷的家鄉味,更是承載著無限鄉愁的美食,有街頭巷尾叫賣的餈粑,還有小攤上冒著熱氣的一碗米粉,這些美食或許並不起眼,但足以打動你的味蕾,喚起你內心深處的家鄉記憶。
  • 央視紀錄片《我的家鄉•我的家》隴西篇開機 魯澤出席開機儀式並揭幕
    天津市僑聯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席陳鍾林,天津市僑聯文化宣傳部部長段毅,縣委書記魯澤,甘肅經濟日報社副總編馬雲,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豔萍,副縣長王興繼、縣政協副主席張曉天等出席開機儀式。 王興繼主持儀式。 魯澤和何一凡共同為開機揭幕。中天太和影業董事長、總製片人何一凡介紹了紀錄片《我的家鄉·我的家》隴西篇拍攝內容和拍攝計劃。
  • 中國年·家鄉味丨天山明月照我還
    我常說,成熟的哈薩克屠夫宰牲的本領就如庖丁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把不同部位的肉分解開來,是源於哈薩克人獨特的飲食禮儀:在宴請時,根據來客的身份,會烹煮不同部位的肉,以示尊重。因此,將冬宰肉分解好就顯得極為重要。在我看來,沒有比馬肉更為美味的食物了。
  • 倡導就地過年,家鄉的味道我們負責送到!
    今年倡導就地過年,除了不能和親友團聚,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吃不上思念那一口家鄉的味道。小時候吃的東西,總是特別難忘。它們只生根於那方水土,讓遠在天涯的人思念家鄉,熱淚盈眶,垂涎三尺。口水總比淚水多,這是好事。
  • 嘗遍人間美食,最想念的還是家鄉的年味!(二)
    現在只能從除夕必備的特色美食中,找回兒時的味道了。炸藕合,寓意家和萬事興;棗花饃,寓意幸福美滿,「蒸蒸」日上;自製水餃,寓意更歲交子,團圓福祿;手工肉丸,寓意團團圓圓。—— 時代新材 張敬勳外婆家有一個寬敞的大院子,外公把它打理的乾淨、雅致,栽種了很多鮮花,果樹,還有各式蔬菜,若是夏天時分,一大家子都喜歡在院中坐著,拉拉家常,而每到過年,家人們在院子中燒團碳火,再來個燒烤,外婆院中燒烤,也成了我們一年一度必會開展的活動,也是冬天最溫暖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