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說:不懂吃狗棍,不算會吃魚.

2021-02-26 海鮮手記

狗棍魚大概以為,只要肉裡長滿了刺,就可以和人類相忘於江湖,從此歲月靜好,事實證明這錯得離譜。人類吃貨在追尋美食的徵途上,從不畏懼任何艱難險阻。

雖然香港人工貴、鋪租貴,但300港紙一斤的魚蛋,還是讓老傅忍不住去查了一下餘額。看來,人生僅追求「車釐子自由」是不夠的,還要增加一個「魚蛋自由」。

雖然狗棍魚蛋在香港又貴又缺貨,但幸好不是香港特產,南方沿海都有,有些地方為了和其他品種區分,特意做成腰子形狀▼

看到這,不了解海產的朋友可能會以為狗棍魚很高級,恰恰相反,在菜市場也就10來塊錢一斤。

❖ 狗棍魚,又名狗母、九棍,學名「蛇鯔」,有多個品種,肉裡小刺密布,不善食魚者,忘之生畏,無不嫌棄。

但它肉質鮮美濃鬱、膠質豐富,打出的魚丸爽口彈牙,魚味十足,不是工業魚丸所能比的。


工業魚丸,澱粉是主料,添加了「高彈素」,也可以做到「彈牙」的效果,但「魚味」卻如何都模仿不來,那是由多種物質複雜而微妙地組合而成,隨季節、氣候、水土、品種而變,但無論怎樣變,都是恰到好處。

做狗棍魚丸工序繁雜、耗時耗力,願做的人不多,所以不是你有錢就能任性。不過,追求美味的途徑並非只有一條,狗棍魚還有以下幾種吃法:

濾出湯渣,湯色奶白,加入瓜菜,燒滾就好;

濃而不膩,香而不腥,最適合小朋友和體虛人士飲用,有健脾開胃的功效。涼了會變成啫喱狀,可見膠質之豐富。▼

不是所有狗棍都適合煎來吃, 以下品種,或刺多且硬、或肉質粗糙,吃起來滿口荊棘:

包括:

◆ 紋身的(紋身的圖案很多,只是示例)▼

注意:它是市場上常見的品種,學名「多齒蛇鯔」,它的特徵是身體的中段粗壯、腹部大,從背上也能清晰看到一個大肚子▼

這個品種常用來醃鹹魚,也是打魚蛋的最佳原料,它和下文的品種長得像,注意區分!

主角出場!

它學名「長體蛇鯔」,刺少且細軟,肉質細嫩鮮甜,煎起來很香,老傅可以吃掉一大盤。▼

它長在沿岸淺海,經常是小船捕捉。但小船保存條件不好,加上鱗片容易脫落,所以買回來經常是軟塌塌、光溜溜的樣子,雖然不好看,但是好吃▼

如果你不怕麻煩,可以試試這個方法:

1、從魚腹劃一刀,直到尾部,然後拍扁它。注意不要用力過猛,保持魚皮完整。▼

經過耐心拍打取骨的狗棍魚,肉質細軟甚至還略帶魚丸的Q彈,非常可口哦!

相關焦點

  • 吃一條愛心魚 讓漁民過個幸福年
    為了保護水質,丹江口的漁民將在春節前拆除所有養魚網箱,300萬斤優質魚打撈上岸,急待銷售,一場「愛助丹江口」的公益行動隨之展開。在總經理王寶的大力支持下,正德二級採購部加入了認購愛心魚的行列。今天下午,首批訂購的價值近10萬元水產運抵北京,1800斤翹嘴鮊、1200袋野生魚仔、700包青蝦陸續送往各個餐廳。今天晚餐時分,它們就會出現在朗麗茲、西山溫泉、藝海國際店和貴賓樓的餐檯上。
  • 連江漁民捕獲147斤野生黃瓜魚,賣了500多萬?這魚為什麼這麼值錢呢?
    又有人想去當漁民了嗎?有人組團嗎?固定隊!其實這事在連江也不是第一次了……2012年8月份,連江黃岐就有漁民捕獲重達140斤的黃瓜魚;2015年3月份的時候,連江定海村有漁民捕獲一尾重約80公斤的天然黃瓜魚,總價值在400萬元人民幣左右。
  • 漁民專捕水溝裡的大「蛇魚」,賣出一條吃半個月,這麼值錢?
    並且隨著捕魚工具越來越先進,有時候一網撒下去,就能有幾百上千斤的魚獲,收益非常高!不過在東南亞地區,有一些奇特的「漁民」,不架船去大江大河中撒網,而是在小水溝、河道中,搜尋一種昂貴的「蛇魚」!對於這些「漁民」來說,他們的捕魚場所,並非大江大河,而是一些不起眼的小水溝、小溪流。
  • 【圍觀】狗年說狗,吃貨的你一定不能錯過~~
    家住西埔鎮冬古漁村,長期在市場經銷水產品的73歲老漁民林阿旺介紹說,關於狗母魚魚名的由來,自古有二個傳說:一是狗母吃的魚。這種魚每年1-3月為產卵期,漲潮時喜歡遊到淺灘上,退潮時留在坑坑窪窪的灘涂裡,狗母很愛吃這種魚。二是它的體形和肚子就像懷孕的狗母。狗母魚是閩南東山島至臺灣淺灘漁場捕撈作業常見的一種普通經濟魚種。屬於近海暖水性中小型底層魚類。
  • 買帶魚時,4種再便宜也不能買,老漁民教你看「這裡」,保證新鮮
    帶魚是海魚,肉多刺少,營養價值高,無法人工養殖,買到的都是野生的,大家可以放心吃。買海鮮,靠的是「經驗」,如果是什麼都不懂的小白,一準會被忽悠,買到壞的還不知道,回家後才發現上當了。我有個老同學,她家裡是做海鮮生意的,父親更是個老漁民,向他請教了一些買海鮮的技巧,下面分享給大家。看魚新不新鮮,有人說看魚眼,有人說看魚鰓,都對,但老漁民說,看這裡最「保險」,無論什麼魚,保證新鮮優質,老闆不敢忽悠你。
  • 臺漁民:兩岸一家親,魚銷大陸提振漁民收入
    他介紹,目前屏東縣漁業養殖戶3萬多家,以石斑魚、龍膽石斑魚和烏仔魚三個經濟產值比較高的魚為主要養殖魚種。價格在每公斤150元到200元新臺幣左右。陳右穎說,五年前,是當地龍膽石斑魚養殖並銷往大陸的高峰時期,近年逐漸回落,也有滯銷情況出現。「因為跟大陸有同業競爭的問題,臺灣漁民目前調整時間,儘量避開大陸盛產期來作生產。」因此,今年龍膽石斑魚銷往大陸的情況有所恢復。
  • 漁民出海很辛苦?在船上煮海鮮泡麵,漁民:味道秒殺大廚的手藝
    在船上煮海鮮泡麵,漁民:味道秒殺大廚的手藝也許很多人都十分羨慕沿海城市的人們,因為他們長時間生活在海邊,一日三餐幾乎都離不開海鮮,真的是一種享受啊。特別是一些漁民,那就更加厲害了,他們出海打魚,往往在海上一待就是幾天,那種每天新鮮捕撈上來吃海鮮的日子,是不是很多人都十分羨慕?但是在漁民們眼中,真的是吃海鮮到吐啊,寧願去吃泡麵。
  • 六安漁民打漁時竟然抓到一個傳說中的水鬼?!
    劉大哥是壽縣瓦埠湖的漁民,前天,他在湖裡打魚,起網的時候,發現漁網裡,除了魚之外還有一個怪傢伙。
  • 壽縣瓦埠湖漁民打漁時竟然抓到一個傳說中的水鬼?!
    劉大哥是壽縣瓦埠湖的漁民,前天,他在湖裡打魚,起網的時候,發現漁網裡,除了魚之外還有一個怪傢伙。劉大哥劉大哥和漁民告訴記者,這個黑乎乎毛茸茸的傢伙每天吃兩條現捉的活魚。而且這小傢伙嘴巴挺刁,每天只吃活魚。記者觀察了一下,這個小傢伙,長著一張狐狸的臉,尖尖的耳朵,圓圓的眼睛,警惕的盯著四周。瓦埠湖邊,住了不少漁民,不過認識這傢伙的人不多。
  • 龍港漁民捕獲5斤重的中華錦繡龍蝦
    日前,龍港二河村漁民老陳出海捕魚時,在福建海域捕到一隻身形碩大無比的中華錦繡龍蝦。目前,有買家初步出價5萬元想購買。昨天下午,記者在龍港新美洲碼頭的漁船上看到了這隻中華錦繡大龍蝦,龍蝦全身五彩斑斕,兩條觸角呈暗紅色,中間部分布滿了紅色小斑點,靠近尾部部分則為青綠色和黑色條紋相間,四肢黑白相間,還有不少黃色斑點點綴其中,很是漂亮。
  • 漁民又捕獲超級大魚!
    奉化桐照一位姓林的漁民近日捕獲一條重26公斤、長約2米的海鰻,魚身有成年人的大腿一般粗。這是他從事捕魚工作30多年以來第一次捕獲這麼大的海鰻。  家住奉化桐照的林武輝告訴記者,這條魚是從外海捕獲的。平常捕獲的鰻魚大小都有,小的沒幾公斤,大的一般在20公斤左右。這次捕到的鰻魚特別大,有26公斤重,長約2米,魚身有成年人的大腿一般粗。這是林武輝的父親從事捕魚工作30多年以來第一次捕獲這麼大的鰻魚,剛捕撈上來的時候,幾個船員都驚呼起來。  林武輝說,自從實行休漁期以後,東海漁場的資源更豐富了,捕獲的魚貨也更大了。
  • 蝨目魚:臺灣第一魚,聽說吃它就能逢考必過!
    人生的考試實在太多那麼你可能需要一尾『狀元魚』啦蝨目魚:臺灣第一魚,狀元魚也是它蝨目魚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食用魚種之一,素有「臺灣家魚」,「臺灣第一魚」之稱,已有300多年的養殖歷史,在臺灣南部,是很多漁民多年來的主要生計來源之一。
  • 幫助漁民,直銷「愛心魚」 簡直供不應求啊!潮汕人有愛心!
    或大小型食堂解燃面之急,饒平海山歐邊村小金門大量鮸魚被凍傷凍死」此事件被新聞播出後,引起了眾人關注昨日汕頭各大義工團體紛紛行動了起來幫助漁民儘量減少損失!!而白天的「戰績」僅僅是第一批魚而已晚上6時許由祥和義工代售的第二批魚(約1000條)送達排隊的群眾非常激動圍持秩序的義工一直在喊大家「退後,別擠!」
  • 舟山漁民捕獲255斤金槍魚 溫嶺吃貨買了18斤魚肉
    幾天前,又有舟山漁民在東海捕獲一條255斤重的藍鰭金槍魚,委託溫嶺一公司在其海鮮拍賣平臺上拍賣。這條魚引發網絡狂歡,眾多網友「圍觀」殺魚。有溫嶺吃貨一口氣買了8斤魚肚腩、10斤背部魚肉,花了近2萬元。漁民在東海捕到大金槍魚這條大金槍魚是舟山漁民在東海捕獲的。「打魚30年了,還是第一次捕到這麼大的魚。」
  • 內蒙古漁民捕獲一條真龍,全村目睹巨龍死亡過程
    龍是一種高貴的象徵,往往只存在於神話中,關於龍的傳說一直都有,有人說自己看到過真龍,但是都沒有確切的證據。
  • 淮南瓦埠湖漁民打漁時竟然抓到一個傳說中的水鬼?!
    劉大哥劉大哥和漁民告訴記者,這個黑乎乎毛茸茸的傢伙每天吃兩條現捉的活魚。而且這小傢伙嘴巴挺刁,每天只吃活魚。記者觀察了一下,這個小傢伙,長著一張狐狸的臉,尖尖的耳朵,圓圓的眼睛,警惕的盯著四周。瓦埠湖邊,住了不少漁民,不過認識這傢伙的人不多。
  • 龍蝦價格跳水,為何澳洲漁民對印度很失望?
    「我以前從來沒有擔心過會淪落到在碼頭賣龍蝦,」哈特先生說。「即使市場不景氣,我們仍然可以把海鮮賣掉。但我從來沒見過現在的情況,我是第三代漁民。」哈特說,雖然價格在波動,但運營捕魚船的成本價格就要達到每公斤(龍蝦)30澳元。「所以如果降到30澳元,那就相當於抓著玩。即使賣40澳元,也沒什麼利潤可圖,」他說。
  • 印尼漁民捕獲一條深海怪魚「白龍」,引起日本網友的不安與驚恐!
    海外網12月11日電印度尼西亞的一位漁民,在印度洋深海,捕獲一條一條長約3米的深海怪魚,只見它全是披著白麟,形同一條「白龍」!
  • 長江漁民捕獲「老鼠魚」,有人500當場買下,網友:太便宜了
    都說江魚之鮮美,遠勝湖魚、河魚,特別是長江裡的野生魚,近年更是越來越受人追捧。比如下面這種「老鼠魚」,漁民捕獲一條,馬上就被人500買走!這條魚五斤不到,卻輕鬆賣到500元,什麼魚這麼貴?原來,這是一條長江裡非常稀少的奇魚,長吻鮠,也就是俗稱的江團、肥坨魚——因其眼睛小,嘴巴尖還有短鬚子,因此也不少人叫它「老鼠魚」!
  • 多春魚的抗議:誰說魚肉不是肉?
    假如是前者,一般會客氣地請他圓潤地走開。另一位是早飯搭子,某日悽悽慘慘切切地說好幾天沒吃肉了。我在晴天霹靂之餘不忘反問:昨天晚飯七個雞腿不是肉?早飯吃的魚也不是肉?狂魔二號表示是的那都不算肉,豬肉牛肉羊肉才是肉,簡直可以說是赤裸裸的肉類歧視主義者了。你們這樣是要發胖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