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巷:泥瓦工的工具也偷,應該不是石首人?

2021-02-26 石首悠悠網

泥瓦工的工具也偷,應該不是石首人?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從事繁重辛苦的體力工作,泥瓦工就是如此。於是,如今的泥瓦工越來越少,也越來越走俏,姑且不說現在的小工一天也能掙個二三百元錢,真正的泥瓦師傅更是水漲船高,每月收入上萬元不在話下。不過,收入歸收入,只有羨慕沒有嫉妒的,畢竟人家賺的是辛苦錢,現在肯學泥瓦工和肯做泥瓦活的人畢竟不多,都是能吃苦的人,能憑勞力和技術賺點高工資也屬正常。

平安巷有點不平安!

不過令人沒有想到的是,竟然會有人將目光盯向泥瓦工人的工具,據這位能吃苦的泥瓦師傅反饋,就在前天(2019年7月18日)上午9.30分左右,自己放在平安巷某棟樓五樓掙飯吃的工具(電錘和切磁磚的設備)竟然被人偷走了,讓人感到詫異的是,偷走他的電錘倒是值點錢,可這切磁磚的笨重的工具也偷,就有點讓人想不通了,一般情況之下,這樣的工具放在工地都沒有人拿,難道是同行偷去自己使用?或者是小偷偷去做廢品賣錢?不得而知……

聯想到昨天石首在線曝光的使用假鈔的人,再看看這位偷泥瓦工具的人,小編不禁在想,這些人難道不知道,如今的石首,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無論是店鋪還是家庭,到處都是監控,到處都是天網,能夠清晰地記錄下任何人的一舉一動,並將之曝光在光天化日之下,曝光在朋友圈、微信群等相關的網絡,如果讓自己的親人朋友看到,豈不是無法做人,醜態畢露?

綜合分析,這些使用假鈔的人和這些偷盜泥瓦工工具的人,一定不是石首人?而極有可能是流竄各地的大盜,俗話說,兔子不吃窩邊草!如果是石首人,又怎麼敢如此膽大妄為地冒著被監控拍下的風險,做出這些不堪入目的動作,而將自己暴露在市民鄉親面前,一旦被熟人認出,影響的就不只是自己個人,而是家庭和自己的家人。

但願這些人還真的不是石首人!否則,為了這麼一點點蠅頭小利,而毀掉自己的聲譽,那可真的是有點丟人,一旦被查可說是得不償失,悔之晚矣!

人活一世,草木一春,所以,還是警示一下所有的市民百姓,為了自己的聲譽,還是腳踏實地地勞作生活才好,不要為了貪圖不勞而獲,而去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否則,一旦被查出真相,自己能否承擔得了相應的結局?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聲譽,類似違法亂紀的事還是少做,踏踏實實工作,老老實實做人,才是真正的石首鄉親!

免責聲明:本平臺所採用圖片或視頻,如涉及到版權糾紛,請聯繫在線小編刪除處理,謝謝配合!

精彩導讀

點擊閱讀:事發衣鋪街,下一個目標會是誰?

點擊閱讀:金手指旁邊,這是拓寬的消防通道,還是新建的停車場?

點擊閱讀:曝光:香港城這個「傻師傅」!

點擊閱讀:蒙華鐵路荊州段進行靜態驗收,通車在即!

點擊閱讀:只報警不救人,刑拘!

點擊閱讀:外街中醫院變身為湖北華慈康養實業有限公司

點擊閱讀:建設路福林小鎮入口!

點擊閱讀:違者罰款200元,得們狠?

點擊閱讀:畜牲:華容縣一醫生幫扶13歲女生涉嫌實施多次強姦!

點擊閱讀:嶽陽方向網約商務車再次展開大規模的整治行動!

點擊閱讀:蒙華鐵路沿線安全告知書來啦!請查收

相關焦點

  • 曝光這位石首警察--黃鶴鳴
    ,在家種地,養育著三個女兒,如今大女兒遠嫁他鄉,二女兒和三女兒遠在武漢工作,姐夫靠一把斧頭做著木工活撐起這個五口之家,每天騎著一輛摩託車往返喻家碑和石首,早去晚歸拼命勞作,是一個典型的勞動型家庭,可不幸卻突然降臨,差點失去了生命。
  • 石首人能看懂的土話,二姐和小妹的對話,爆笑!
    石首二姐和小妹的對話, 只準看不準笑二姐小妹——,你耳朵聾噠吧,快點死起回來。小妹來噠,來噠。
  • 注意了,石首出現香港佬騙局,有老鄉被騙兩萬元
    新增掃一掃附近石首人功能以及石首本地朋友圈功能,在各大應用商店搜索「弘楚石首網」下載吧石首老鄉爆料,昨晚在石首香港城附近被騙兩萬元錢,事情是這樣的,這位老鄉被一開車的借用電話,對方一口香港口音,自稱是來石首投資招商的,說電話打不通了,要借用一下電話,在借用的同時以外面很冷為由,邀請這位樂於助人的石首人進去坐坐,本來這位老鄉一開始是拒絕的,心想打個電話能多久,但是對方執意邀請下就上了車,然後車上的人就開始跟她聊天
  • 石首挖掘機學徒帶著兩名師傅去電打魚,結果..... 還上了湖北新聞!
    10月21日21時,石首市公安局團山寺派出所和農業農村局綜合執法大隊接到報警,有人趁夜黑在團山河使用電打魚工具非法捕撈。接到報警後,團山寺派出所民警和執法大隊工作人員立即行動,在團山寺鎮團山河岸邊布控。
  • 聽,石首的麋鹿寶貝有了歌
    23日,石首天鵝洲麋鹿自然保護區發布兒歌《麋鹿寶貝》。該作品由長江大學文學院教師樊露露、劉硯群作詞,長江大學藝術學院教師傅小草作曲,歷時一年創作完成,旨在宣傳麋鹿和關愛麋鹿。傅小草介紹,該作品的演唱群體及受眾定位是少年兒童,傳達的是愛和美好。
  • 搬瓦工黑五:全場9折,美國CN2/美國日本香港CN2 GIA,44.99美元/年起,支持支付寶
    購買連結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搬瓦工的2020年黑色星期五促銷活動來了,全場9折,包括搬瓦工美國常規性線路、美國CN2 GT線路,美國CN2 GIA線路、日本CN2 GIA線路、中國香港CN2 GIA線路。這次是優惠10%,月初的雙十一優惠是優惠11%,其實也沒差多少,上次搬瓦工雙十一促銷一星期就結束了,這次估計也就一星期左右。搬瓦工一年就這個月搞這兩次活動。
  • 【警訊】石首「外賣員」家門口抓走「點餐人」,調關「酒中三劍客」栽在酒中!
    「外賣員」在家門口抓走了「點餐人」近日,當石首市某小區一高層住戶湯某打開家門接過外賣員送來的晚餐時
  • 暴露年齡的問題來了,黃巖人,你知道捻河泥是啥麼?
    在過去的大黃巖,捻河泥可是每年必有的活動,據說從解放前就開始啦。顧名思義,捻河泥和泥巴有很大關係。現今繁華的黃巖城,過去曾是個典型的一個水鄉澤國。在人民公社時代,當河水漲到六七分滿時,村裡就組織疏浚河道捻河泥。這既是技術活又是體力活,通常由青壯年勞力來承擔。
  • 中國超級模特大賽落幕 18歲石首女孩陳馳奪冠!
    據了解,從全國28個省市分賽區的82家相關選送機構和個人報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的30位晉級選手,她們平均年齡18歲,平均身高178CM,一亮相就聚焦了所有人的目光。大石首將在這5個方面大升級.2.【一線衝刺爭先行動】大動靜!一中北片區這些房屋被依法拆除→3.雙十一!石首首屆電商直播節來咯!10萬禮品免費送~
  • 俗語 | 「養馬不養驢,搬磚不和泥」,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有句俗語叫:「養馬不養驢,搬磚不和泥」,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養馬不養驢其實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養馬的時候不能養驢,而是馬和驢不能同槽飼養。其實大家都知道,馬和驢還有騾子幾乎都差不多,彼此之間還有血緣關係,騾子就是馬和驢雜交出來的,照這樣看,這三樣動物也算是「一家」,為何不能同槽飼養呢?
  • 偷雞不成蝕把米,石首一小夥網絡賭博倒貼本
    購買多臺電腦,利用賭博網站充值後贈送「彩金」進行「投機」網上賭博,誰知因操作不當,被網站凍結近兩萬元賭資,石首市人胡某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還被公安民警發現查獲
  • 「東北人」在廣西旅遊「偷香蕉」?官方、當事人最新回應!網友們卻說……
    我不是太信!他們似乎偷的不是一串,而是多串!網友們聽口音,覺得這北方人是東北人!有網友表示,最近東北人偷別的省份的東西的事!可不是一次兩次了!不過還是希望網上友仔友女們,不要因為這一起「偷香蕉」的個例,而產生……「廣西人果然是南蠻民族」「東北人就喜歡小偷小摸」
  • 印度眼中的中國:貧窮的發展中國家,把烤泥塊當烤雞吃
    感謝大家閱讀,在閱讀之前,麻煩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閱讀了,每天都會有新鮮熱門話題推送,完全是「免費訂閱」哦,敬請放心關注閱讀~  (內容源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吃土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
  • 霧裡看花:萬泥科美景
    萬泥科山,在屏山鎮北境,是三臺山向東延伸的山脈,與茂山鳳凰山相連,海拔2589米,是屏山鎮最高點。
  • 【我是技校人】董慧:不甘平淡的小女生!
    苦難,作為人對現實非自覺的承受,是必須體會的,但僅僅這些時候,陪伴在身邊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和自己的朋友。     記得有一次,中考前夕已經深夜了,我發起了高燒,爸爸習慣性的給我倒了一杯熱水,進來看我的時候,覺得有點不對,摸了下我的頭,發燒了。他二話不說就跑到藥店去給我買退燒藥,感動!
  • 大興安嶺「板夾泥」,有多少人的回憶?
    「板夾泥」房伴隨林區人度過了多個春秋,隨著時代的發展,林區人的居住環境得到很大改善,「板夾泥」老房子基本被拆除。「板夾泥」房,作為當時一個時代的象徵,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消失在它曾經輝煌過的大興安嶺林區。
  • 大動作 石首長江筆架灣水域2000口養殖網箱開拆!月底就完成
    據悉,筆架灣水域屬長江故道水域,長期以來,漁家旺合作社、長江明珠食品有限公司劉峰和孫益遠等市場主體利用該水域內的生態資源優勢,建設了養殖網箱近2000口,主要養殖石首鮰魚等水產品,為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石首特產筆架魚肚充當原料基地。但由於養殖密度較大,導致水質受到較大影響,水域內生態環境有惡化趨勢。
  • 國際電影欣賞 —— 偷自行車的人
    《偷自行車的人》導演:Vittoio De Sica編劇:Cesare Zavattini安東在好友建議下,次日清晨帶著兒子到自行車市場發現那個偷自行車的小夥在不遠處和一個老乞丐交談。安東追了過去,那人騎著自行車逃走。父子來到一個貧窮的居民區,在那兒碰到偷車的小夥,安東把小夥揪到大街上,居民們紛紛為小夥開脫,安東只得知難而退。路過街口時,安東看到街邊無人處停靠著的一輛自行車,他打發兒子回家,自己騎上那輛自行車卻被車主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