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隊員通過調取圖紙了解到,該小區樓型結構特殊,下沉式的底樓規劃為車庫儲物室,上面樓層為居住房。2000年初,小區竣工出售時,底樓的車庫尚可單獨出售,且不限定本小區居民購買,部分業主單獨購買了車庫,一直當做倉庫使用。去年年底,嶽陽城管中隊接到舉報,反映小區內出現大量將車庫改成居住用房的現象。
面對集中裝修產生的噪聲、頻繁進出的陌生面孔,以及私拉電線等產生的安全隱患,居委會和物業上門發放了整改通知書,但成效甚微,於是向城管社區工作室尋求幫助。隨後嶽陽城管中隊啟動整治行動,在小區內共排摸出28戶同類情況。執法人員在車庫上張貼告知書,在小區內懸掛宣傳橫幅,告知居民車庫住人屬於違法行為。隨後逐一約談,要求涉事業主配合中隊開展整治工作,儘快搬離或清退租客。
城管隊員對出租的車庫一律要求限期整改,對自住且確有實際困難的,也適當放寬了期限。據執法人員介紹,28個「非改居」車庫中,有3戶為老年人自住使用,沒有其他住房或正處於新房裝修階段。經居委會核實,這3戶均出具了情況說明,並籤訂承諾書,承諾限期搬離。其中一戶住在地下車庫的老兩口告訴記者,他們的孩子在年前買了新房,受疫情影響延遲了裝修進度,住在地下車庫實屬無奈的過渡行為,「歲數大了我們也不想待在車庫裡,地下室潮溼,對健康也不利,但是實在沒有辦法。」
截至目前,除3戶老年住戶外,其餘25家車庫內的租客與經營戶已全部清場,並恢復原有使用功能。為鞏固整治成效,下一步,城管部門將與居委會、物業形成三方聯動,發揮城管社區工作室作用,防止出現返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