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山縣發生多起食用河豚魚中毒事件。河豚魚體內所含的河豚毒素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神經性毒素,河豚的卵、卵巢、肝臟、皮、腎、腸、眼、腮、腦髓、肌肉和睪丸等部位均帶毒。河豚毒素比較穩定,鹽醃、日曬、一般加熱燒煮等方法均不能破壞毒素。
河豚魚中毒一般出現在進食後半小時到三小時內,起初症狀是手指、口唇、舌尖麻木,有刺痛感,繼而發展到四肢麻痺和全身癱瘓,心律由加速而變緩慢,血壓下降,瞳孔先收縮而後放大,重症患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對河豚毒素尚無有效的解毒藥物。
為此,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特發出食品安全預警: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嚴禁銷售、加工和食用河豚魚。各餐飲企業負責人、從業人員和廣大群眾要自覺做到不賣、不買、不食用河豚魚。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加強對餐飲企業的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對發現加工、銷售河豚魚的行為依法依規進行處置。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一點,河豚的毒素是很猛烈的,一旦中毒,會讓人的神經系統癱瘓,並讓人最後死於呼吸衰竭,而且河豚毒素髮作時間是很快的,沒有什麼潛伏期,所以,一旦發作,就必須快速施救,不然是會造成生命危險的。
第一步,我們必須要進行催吐,讓病人把吃進肚子裡的河豚都全部吐掉,可以通過吃肥皂水,扣喉嚨等方式,讓病人劇烈嘔吐掉胃裡的食物殘渣。
第二步,立刻送醫院洗洗胃,很多農藥中毒,食物中毒的人,送醫院之後,醫生都會立即給病人洗胃,這是一個很好的解毒的開端。
第三步,由於目前,還沒有特別快速有效的解河豚毒素的藥物,所以,送醫後,醫生會對病人通過注射,口服藥品等多方式來解毒。
對於不同的發病症狀,使用的藥物也是有所不同的,但是阿託品的使用基本上是肯定的,這是目前比較有效的抑制河豚毒素的藥物。此外,1%鹽酸士的寧2毫升、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升壓、尼可剎米等都會被對症使用。
信息源|東山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