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物流的建設
商品流動速度加快
在南方也能吃到北方的佳餚
但異地產品之間飲食方式的不同
經常會出現食物中毒事件
其中最嚴重的就是
東北油豆角中毒
東北油豆,也就是油豆角。主要產於黑龍江、吉林等地區,是東北當地知名蔬菜品種之一,具有較長的食用歷史。東北油豆同普通豆角相比更加寬厚,吃起來肉質面軟、無纖維,尤其是在燉食時豆莢表面如油層一般,「油豆角」因而得名。
對於東北人來說,「東北油豆角是燉yòu的,炒著吃不好吃。」(請腦補東北大碴子口音)
做油豆角一定要炒透燉熟,否則所說的豆角中毒,毒性最大的就是這個品種,不過,在東北農村還沒有聽說過吃油豆角中毒的事情,因為它的做法就是長時間的燉製,根本沒有機會出現那樣的情況。油豆角並不適合炒絲食用,尤其炒得像其它四季豆一樣,脆脆的口感,容易導致中毒。
別稱皂角苷,是一種抗營養素,廣泛存在於植物界。皂苷多為白色或乳白色無定形粉末,味苦而辛辣,對黏膜有刺激性,正因如此,食用了不熟的東北油豆以後往往會出現噁心、嘔吐等胃部不適症狀。
凝集素原本是植物用來保護自己不受到動物(包括人類)傷害的一種物質,它會積累於體內,漸漸對腸道造成損傷,最後導致腸燥症和過敏。
它是蛋白質和蛋白質的結合體,具有抑制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對蛋白質的分解作用。並對腸道產生直接的刺激,導致食用者出現中毒反應。這類物質主要存在於大豆、四季豆中。
那日常食用油豆角中毒都是如何引起的呢?
東北油豆外皮厚實,豆粒大而飽滿,一般的烹調方式難以將外皮和豆粒都烹熟,有毒物質容易殘留。東北油豆中毒的潛伏期一般為進食後30分鐘至5小時,初期多表現為胃部不適,後期會出現噁心、嘔吐、頭暈、腹痛、腹瀉等症狀,嘔吐少則數次,多者可達數十次。另有頭暈、頭痛、胸悶、出冷汗以及心慌,胃部有燒灼感。一般病程較短,對症治療後,預後良好。
東北油豆等食物中毒具有幾個共同點:進食後短時間即可發病,症狀相似,一般集中出現,未進食者不發病,不具有傳染性。
對於那些非要吃東北油豆飽口福的勇士們,食安君告訴您這樣烹飪才更安全:
買豆:不選不買不吃老豆,烹調前應將豆筋和豆兩頭擇除,否則既影響口感,又不易消化;
炒豆:為防止中毒,要用沸水焯透或熱油煸,直至變色熟透;
出鍋:烹煮時間宜長不宜短,一般至少10-15分鐘以上。每次烹煮的量不要超過鍋容量的一半,並用鍋鏟不斷地翻動,使其受熱均勻。要保證豆熟透,方可出鍋食用;
另外,在外就餐的時候若菜品夾生、有豆腥味、生味或口感苦硬應避免食用,以免發生食物中毒。
很多吃了東北油豆安然無恙,從而覺得吃豆中毒是謬論的豪傑,還有不少已經吃了東北油豆而忐忑不安的小夥伴們,通通要把這份食豆中毒自救指南分享給您: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數據顯示:2004年-2013年植物性中毒事件中,因食用菜豆類導致的食物中毒事件佔一半以上,集體食堂是主要發生場所,加工處理方式不當導致的毒素殘留是主要中毒原因。所以,如果您在食堂吃飯時遇到豆類菜餚,最好謹慎一點,不要吃沒見過的豆子,也別一次性吃太多。
再次提醒各位:心急吃不了好豆子,炒熟再吃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