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晚,州政府食安辦副主任、州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向陽,州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協調科科長何豔及州疾控中心公共衛生科科長刀保清應邀坐客《德宏熱線》欄目,對今年入夏以來德宏州出現的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進行了權威通報。
據通報:截止7月11日17:30止,各縣市食安辦上報情況統計,德宏州共報告食用野生菌中毒47起,涉及人數185人,共發病160人,治癒出院128人,住院觀察治療27人,死亡5人。目前,全州報告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中,涉及死亡的2起事件均為家庭自採誤食有毒野生菌(致命鵝膏)中毒事件。
除了食用野生菌中毒,今年還報告了多起食用馬皮泡(專業名稱「馬勃」)導致人員中毒事件,州疾控中心專家介紹:食用馬勃中毒,並不是偶發事件,每年外省、省內、我州都有中毒報告。馬勃有可食用的,也有的容易被誤食中毒的,比如網硬皮馬勃就是有毒的,可導致嘔吐、腹瀉,大量食用可導致昏迷。
按照省政府食安辦部署,我州多部門聯動,積極開展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但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對此,州及各縣市已累計發布預警通告18期,提示市民謹慎食用野生菌。
野生菌種類繁多,自然界中分布廣泛,我國有毒野生菌有400多種,雲南就有200多種。有些菌子乍看起來往往非常相似,但其實卻大不一樣,甚至一個是無毒可食用,一個卻是劇毒危及生命。所以今天我要告訴大家辨別有毒野生菌牢記的「兩個金標準」:
第一金標準:頭上戴帽、腰間穿裙、腳上穿鞋,會有毒,不要吃!!!
第二金標準:自己不熟悉的蘑菇不要吃!只吃自己熟悉的食用菌!
1、太幼小的菌子和黴變的菌子不要吃!菌子太小難識別,黴變的菌子有其他毒素也可引起中毒。
2、最好不要吃雜菌!雜菌不易識別,如果同時誤食幾種毒菌,對身體的危害程度會更大,醫療救治也更困難。
3、菌子一定要煮熟炒透!有人愛吃的見手青等牛肝菌未煮熟炒透會中毒,可能出現「小人國"幻覺。
4、吃菌子最好不飲酒!酒精可促進毒素吸收,也可能與菌子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毒素。
5、不要相信民間傳說!以色彩、有沒有汁液或斷面是否變色、是否生蛆或生蟲來判斷菌子是否有毒的說法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6、吃菌子中毒必須立即就醫!
德宏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楊笑丹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掌上德宏」app!
責編:劉亞旭 陳子鷗
審核:楊 旻 張仁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