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 (USPSTF)推薦年齡在55歲~80歲之間的吸菸者和戒菸者每年接受一次低劑量計算機斷層掃描(LDCT)肺癌篩查。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基於2011年國家肺癌篩查試驗(NLST)的結果,然而,該試驗也報告了LDCT的假陽性率為23.3%。發展和推廣國家肺癌篩查計劃的一個挑戰是LDCT的高假陽性率,因為胸部成像的異常後引發隨後的侵入性診斷並可能導致相關的併發症。
1月14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內科雜誌》(JAMA Internal Medicine)網站的一項新的回顧性研究顯示,在美國,真實世界中的LDCT肺癌篩查後侵入性診斷所致的併發症似乎是臨床試驗中的兩倍。
這項回顧性隊列研究分析了MarketScan商業和醫療保險補充資料庫344 510例患者的數據,病例隊列包括174 702名患者( 62.6%為女性),他們接受了與NLST用於評估肺部異常的侵入性檢查類似的侵入性檢查項目,對照組為169 808例(女性佔62.4%)未行上述侵入性診斷的患者。結果顯示,55 ~ 64歲患者的併發症發生率為22.2%,65 ~ 77歲患者的併發症發生率為23.8%,是NLST研究報告的併發症發生率的2倍多(NLST研究中在65歲以下的患者中為8.5%,在接受過細胞學/針刺活檢、支氣管鏡檢查或胸外科手術的老年醫保患者中為9.8%)。本研究隊列的併發症發生率——穿刺活檢後18.7%,支氣管鏡檢查後36.1%,胸外科手術後51.7%——也明顯高於NLST隊列。
在「現實」環境中,相關下遊成本要高得多。目前的研究顯示,與併發症相關的下遊治療成本因患者年齡和併發症類型不同而不同。輕微併發症的平均增加費用為5863美元至6777美元,嚴重併發症平均增加費用為47 953美元至65 737美元。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成本是以2017年美元計算的。
美國休斯頓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衛生服務部 Ya-Chen Tina Shih, PhD等人指出,這就是為什麼需要與肺癌高危患者談論LDCT篩查的利弊是如此重要。在MD Anderson的一份聲明中,Shih警告說:「醫療系統需要做好準備,以應對比預期更高的成本和與肺癌篩查相關的併發症。」 Shih認為,這項研究絕不是為了阻止LDCT篩查,尤其是對於肺癌高危人群。相反,這些評估將「促進患者與醫生就肺癌篩查的利弊進行溝通。」
參考文獻
1. Huo J, Xu Y, Sheu T, Volk RJ, Shih YT. Complication Rates and Downstream Medical Costs Associated With Invasive Diagnostic Procedures for Lung Abnormalities in the Community Setting. JAMA Intern Med.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14, 2019.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8.6277
2. High Rate of Complications in 'Real-World' Lung Cancer Scanning - Medscape - Jan 14, 2019.
(來源:《腫瘤瞭望》編輯部)
版權屬《腫瘤瞭望》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之內容須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腫瘤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