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石燃料即將枯竭,怎麼辦?

2021-02-15 簡單科普小博士

能源短缺,是全球都在面臨的問題。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離不開能源的持續供應。

化石燃料是全球消耗的最主要能源。

然而,這種一次能源,不可再生。儘快尋找可替代的生物能源尤為重要。

化石燃料

微藻,作為目前熱門的生物能源,作為發電的潛在原料已經進行了試驗。其能量含量豐富,養殖方法簡單,成本低廉,對環境非常友好。

如果能夠大量高效養殖微藻,提高微藻轉化成生物柴油的效率,就能為實現生物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打下基礎。

微藻是一種進行光合作用的單細胞或多細胞生物。

微藻

生長在潮溼的泥漿中,或者漂浮在各種水體中。

淡水,海水,甚至廢水中均可以生長。

工業化進展中排放的含有磷、氮、硫等重金屬廢水正在汙染環境。

而如果微藻可以利用廢水生長,既解決了汙染問題,又能為清潔生物能源提供原料。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科研人員使用了納米添加劑促進微藻生長及轉化效率,並取得了革命性的進展。

微藻生產生物柴油

促進微藻生物燃料運用的納米添加劑,從原材料生產到最終產品影響的幾個階段都有不同。包括以下幾種:

(一) 微藻養殖的納米添加劑;

(二) 微藻生物量轉化為生物燃料的納米添加劑;

(三) 用於微藻生物燃料應用的納米添加劑。

目前,從微藻培養到最終產品利用的不同階段的納米添加劑,均取得了促進的效果。

納米添加劑應用在商業方法中可行性很高,對環境保護有著積極的影響。

清潔能源

不久的將來,微藻生物燃料的生產,可能會為化石燃料逐漸枯竭的人類社會,提供新的選擇。

您每一次讚賞,都將助力科普!

相關焦點

  • 全球20家頂級化石燃料企業佔全球碳排放量1/3
    美國氣候責任研究所(Climate Accountability Institute)最新研究表明,全球20家化石燃料公司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三分之一
  • 前沿觀察 | 化石燃料能否逐漸消失?
    無疑,該國正生產大量的風能,但同時也在使用最受鄙視的化石燃料——煤炭來發電。寫此文章時,德國的碳強度為264克二氧化碳當量/千瓦時,這與歐洲另一個可再生能源的模範國家丹麥的碳強度相當,丹麥目前的大部分能源來自風力發電。由此看出,似乎建設可再生能源產能本身無法解決排放問題。事實上,如果在不增加大量存儲容量的情況下建設速度過快,則會適得其反。
  • VOA慢速:梵蒂岡要求天主教徒撤資化石燃料和武器
    梵蒂岡正督促羅馬天主教徒出售對武器製造商和石油以及其他化石燃料公司的投資。 It also has asked Catholics to look closely at companies in areas such as mining to see if they are hurting the environment.
  • 美國第一太陽能:光伏發電成本已達到可與化石燃料競爭的水平
    --- Tips:點擊上方藍色【新能源世界】關注及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新能源世界 NewEnergyWorld開放|共享|價值美國第一太陽能:「光伏發電成本已達到可與化石燃料等發電成本競爭的水平」作者: 野澤哲生  美國太陽能電池廠商First Solar在其2016年3月出版的《第一太陽能2015年可持續性報告》中公布,目前採用該公司太陽能電池的光伏發電設施的發電成本,「已達到可與化石燃料等發電成本競爭的水平」。
  • ETF基金贖回率暴增,貝萊德向化石能源公司施壓以應對氣候變化,全球金融體系即將迎來根本性變革?
    與此同時,為應對氣候變化和降低因疫情而導致的金融風險,集團已向名下持股的化石能源公司發出警告,如果不能提交一份具有應對氣候變化的可行性報告,貝萊德未來將不再把這些公司納入集團ETF基金的投資組合中,甚至會動用董事會權力撤換管理層。
  • 環保燃料是什麼?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本文標題下面的藍色字體「義烏藍海科創新能源燃料」再點擊「關注」,並點擊「置頂公眾號」,這樣您就可以每天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得對能源的需求增加,常規的化石能源供應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安全成為我國必須解決的戰略問題。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十分緊迫,也是世界各發達國家競相研究的熱點課題之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不僅有利於解決和補充我國化石能源供應不足的問題,而且有利於我國改善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 關注 | 城市生活垃圾固體回收燃料在中國的發展前景
    根據淄博電廠的固體回收燃料成分數據來看,垃圾減量化效果明顯,不可燃燒物(重物質、鐵、有色金屬)減量化約15.13 %,含水率從原生庫垃圾的61.03 %降低至25.67 %。固體回收燃料不僅可以用於焚燒,也可用於垃圾填埋。
  • 8大船東組織「上書」IMO:航運企業每噸燃料必須再交2美元!
    國際航運公會(ICS)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國際郵輪協會(CLIA)國際幹散貨船東協會(Intercargo)國際渡輪協會(Interferry)國際獨立油輪船東協會(Intertanko)國際散裝油輪協會(IPTA)世界航運公會(WSC)這份長達30頁的提案提到,航運業承擔了全球
  • 生物質成型燃料質量急需引起重視
    因此,不少企業用生物質成型燃料替代煤炭,其使用量正快速擴增。然而,筆者近期調查發現,生物質成型燃料質量不過關問題日益凸顯,急需引起重視,並進行嚴管。此外,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產企業使用的成型設備及生產工藝不同,也會造成生物質成型燃料質量不高。 相對於質量,使用生物質成型燃料的企業通常更關心其價格和熱值,這也導致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煙囪冒黑煙、異味明顯,信訪投訴較多。筆者在執法檢查中就曾發現,生物質成型燃料燃燒產生的廢氣異味強烈,隨機抽查並碾碎生物質成型燃料,發現其中竟含有布料絲狀物質和細小的塑料、油漆殘渣。
  • 全球風力發電容量首次超過核能 風電概念股受關注
    全球風能協會(GWEC)20日發布的最新統計報告顯示,全球風力發電能力在2015年底達到43242萬千瓦,較2014年底增長17%,首次超過核能發電。  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新增風電為6301萬千瓦,創歷史最高,相當於約60座核電站發電量。隨著技術更新,發電成本降低、風電信賴度上升,風電的發展一舉超越了核電。
  • 郭煥學:南漳海生爬行動物化石的守護者
    2004年起負責地質公園管理、古生物化石保護工作。2007年起擔任南漳水鏡湖地質公園管理局局長,多年如一日默默工作在南漳化石保護一線。他曾獲襄陽市國土資源系統先進個人,縣政府國土資源先進個人和地質遺蹟保護優秀個人、縣國土資源系統優秀中層幹部和優秀黨員等榮譽。
  • 化石獵人養成記:觸摸盾皮魚
    獲得這把神器,意味著我們即將點開新的技能樹,獲得一個新職業不是弓箭手,不是法師也不是戰士不是預言家,不是狼人也不是村民這便是——獵人!化石獵人所謂道雖學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在獲取了理論知識之後,只有通過實踐,親自獲取一枚化石,才能真正成為化石獵人中的一員。據郭老師傳授,我們所在的礦坑主要有兩層,下面的黑色地層,我們可在其中找到圓形的沉積結核和天然的黃鐵礦結晶。四葉草的幸運光環,讓我們一低頭就找到了這兩樣大自然神奇的結晶上層截然不同的黃色巖層屬於泥盆紀,我們可在其中找到化石。
  • 【建言】讓黴變糧食、麥子秸稈變生物燃料
    這是今年「兩會」上,代表和委員為減少汽車尾氣汙染、促進農業生產提出的建議。利好:乙醇汽油既環保又實用在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曹湘洪帶來了《關於加快發展燃料乙醇產業,全面推廣應用乙醇汽油》的提案。按照我國標準,乙醇汽油是用90%的普通汽油與10%的燃料乙醇調和而成。
  • 汽車加水就能跑,全球首輛水氫燃料汽車誕生
    今年8月21日,全球首輛水氫燃料汽車在青年汽車誕生,據介紹,青年汽車發明製造的水氫燃料汽車,不用加油,也不用充電,只加水,結合氫燃料電池,續航裡程超過500公裡,轎車可達1000公裡,或將是新能源汽車的一次顛覆性革命和創新。現已研發完成氫燃料客車、氫燃料物流車、氫燃料轎車等產品。
  • 世界資源研究所分享2018全球五大環境熱點
    全球環境智庫世界資源研究所於1月26日在北京舉辦「生態文明新時代中國經濟轉型的全球意義:2018全球熱點觀察」研討活動,邀請清華大學、環保部、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世界銀行等部委和機構的知名中外專家學者共同交流中國經濟轉型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貢獻與影響,並展望和探討2018年全球與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熱點議題。
  • 全球空氣汙染分布圖
    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研究人員繪製了一份全球汙染分布圖,標記出全球範圍內空氣品質指數,從中可以看出你所在的城市是否遭遇空氣汙染。 紫色區域的處於重度汙染,空氣品質非常不健康,處於這些地區生活的人們更有可能遭遇空氣汙染的疾病,醫療部門也應當處於緊急狀態。如果是棕色區域,那麼每個人都可能遭遇嚴重的空氣汙染疾病,健康已經受到威脅。圖中還有一些白色的區域,那裡的空氣基本上處於原生態,鮮有人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