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家頂級化石燃料企業佔全球碳排放量1/3

2021-02-15 易碳家
美國氣候責任研究所(Climate Accountability Institute)最新研究表明,全球20家化石燃料公司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三分之一。具體來說,這些企業對世界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儲量的開採與地球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直接相關。
這項新的研究發現,榜單上排名前20位的公司貢獻了全球所有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量的35%,自1965年以來總計增加了4,80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氣候責任研究所在分析中說,排名前五位的汙染者是沙特阿美,雪佛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埃克森美孚和伊朗國家石油公司。 其餘15個家企業還包括英國的BP,荷蘭皇家殼牌,墨西哥Pemex,康菲石油公司,伊拉克國家石油公司和巴西的Pertobas。 1965年,美國石油學會(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總裁向業界通報了有關化石燃料引起的氣候變化的研究。正如德斯莫格(Desmog)報導,「報告的實質是,仍有時間使世界各國人民免受汙染的災難性後果,但時間已不多了。」

但是,連同許多其他警告,該警告已被完全忽略,並使世界陷入氣候危機。實際上,這與石油輸出國組織負責人Mohammed Barkindo所表達的當前行業立場形成鮮明對比,他曾在今年夏天表示,氣候活動分子是該行業的最大威脅,他們正在做出錯誤的說法,誤導公眾。據《經濟觀察》報導,它對全球變暖提出了不科學的警告。

Mohammed Barkindo說:「民間社會被誤認為石油是氣候變化的原因。」

前20家公司中有12家是國有企業。根據氣候責任研究所的最新分析,它們總體上佔總排放量的20%,以沙特阿美公司為主導,僅沙特阿美公司就佔全球排放量的4%以上。

對於投資者所有的公司,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的雪佛龍是最大的汙染源,僅次於沙特阿美,排在第三的是埃克森美孚。殼牌,BP和康菲石油等家喻戶曉的石油企業也進入了這20家企業榜單。

世界領先的氣候科學家之一Michael Mann告訴《衛報》,該發現突出了化石燃料公司對氣候危機的「巨大貢獻」。在12月即將舉行的智利氣候談判中,他呼籲政界人士採取緊急措施,減少工業活動。

延伸閱讀:如何把握碳交易賺錢商機

    

      微信公眾號                 碳交易APP

致力打造國內最具影響力的

碳排放權交易服務平臺

長按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全球化石燃料即將枯竭,怎麼辦?
    能源短缺,是全球都在面臨的問題。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離不開能源的持續供應。化石燃料是全球消耗的最主要能源。
  • ETF基金贖回率暴增,貝萊德向化石能源公司施壓以應對氣候變化,全球金融體系即將迎來根本性變革?
    ,總額超過310億美元,為五年來最高水平,其中長線ETF基金的贖回比例佔到61%,為190億美元。如果以2019年各國的GDP來計算,貝萊德掌管的資產相當於1/3個美國,1/2個中國,1.5個日本和2個英國。集團掌舵人勞倫斯-豐克更是被稱為活著的華爾街教父,是各國政府夢寐以求的座上賓。目前美國ETF基金市場中一半的份額來自貝萊德旗下的ishare基金,規模高達1.7萬億。全球超過一萬七千家大型跨國公司的資產內,貝萊德都佔有重要股份。
  • VOA慢速:梵蒂岡要求天主教徒撤資化石燃料和武器
    梵蒂岡正督促羅馬天主教徒出售對武器製造商和石油以及其他化石燃料公司的投資。 It also has asked Catholics to look closely at companies in areas such as mining to see if they are hurting the environment.
  • 8大船東組織「上書」IMO:航運企業每噸燃料必須再交2美元!
    英國時間12月17日9時,航運業8大船東組織代表召開了電話會議,宣布計劃於12月18日向國際海事組織(IMO)提交一份議案,呼籲各國政府和相關機構成立非政府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oard(IMRB),並通過IMRB運作國際海事研發基金(IMRF)。
  • 全球風力發電容量首次超過核能 風電概念股受關注
    全球風能協會(GWEC)20日發布的最新統計報告顯示,全球風力發電能力在2015年底達到43242萬千瓦,較2014年底增長17%,首次超過核能發電。  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新增風電為6301萬千瓦,創歷史最高,相當於約60座核電站發電量。隨著技術更新,發電成本降低、風電信賴度上升,風電的發展一舉超越了核電。
  • 關注 | 城市生活垃圾固體回收燃料在中國的發展前景
    含水率降低到25.67 %,熱值達到10536 kj/kg(2517 kcal/kg),熱值提高了約3倍,幹化效果明顯。在含水率相差較大的情況下,灰分的多少不足以判斷熱值的高低,必須結合含水率和可燃物的含量來綜合判斷。在含水率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如細物料和SRF),灰分和可燃物的比例決定了熱值的高低,灰分越高、可燃物越低,則熱值越高。
  • 前沿觀察 | 化石燃料能否逐漸消失?
    無疑,該國正生產大量的風能,但同時也在使用最受鄙視的化石燃料——煤炭來發電。寫此文章時,德國的碳強度為264克二氧化碳當量/千瓦時,這與歐洲另一個可再生能源的模範國家丹麥的碳強度相當,丹麥目前的大部分能源來自風力發電。由此看出,似乎建設可再生能源產能本身無法解決排放問題。事實上,如果在不增加大量存儲容量的情況下建設速度過快,則會適得其反。
  • 【聚焦重慶峰會】哇,汽車產量佔全國1/8,筆電產量佔全球1/3! 汽車、電子雙引擎領跑「重慶製造」
    據了解,目前,重慶已經形成「1+10+1000」格局的汽車產業集群,1即長安集團,10即北汽、二汽、上汽、福特、通用、現代等國際國內10個汽車品牌商,1000即1000多個零部件廠商。2014年,重慶以263萬輛的產量,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2015年,全市汽車產量突破300萬輛,全國每8輛車就有1輛重慶造,汽車產業實現產值4600億元。2015年,汽車產業產值增長19.7%。
  • 全球百大美容企業2016排行榜,中國只有四家企業上榜
    美國時尚行業權威商業媒體 WWD 公布了 2016年度全球美容企業100強榜單,排名的依據是上榜公司2016年的美容產品銷售額。 進入2016年全球百強美容企業榜單的中國企業共有4家,分別是: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第47位)、伽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57位)、香港利豐集團(第72位)、江蘇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75位)。
  • 全球空氣汙染分布圖
    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研究人員繪製了一份全球汙染分布圖,標記出全球範圍內空氣品質指數,從中可以看出你所在的城市是否遭遇空氣汙染。 紫色區域的處於重度汙染,空氣品質非常不健康,處於這些地區生活的人們更有可能遭遇空氣汙染的疾病,醫療部門也應當處於緊急狀態。如果是棕色區域,那麼每個人都可能遭遇嚴重的空氣汙染疾病,健康已經受到威脅。圖中還有一些白色的區域,那裡的空氣基本上處於原生態,鮮有人類活動。
  • 氣候罷課運動在全球興起
    2015年11月底,有學生團體邀請全球其他學生在巴黎氣候大會首日舉行罷課。11月30日,會議首日,全球共有100多個國家舉行「氣候大罷課」,約5萬人參與。運動主要有三個訴求:全面使用可持續能源、保留化石燃料、協助環境難民。2018年8月20日至9月9日,瑞典九年級學生格蕾塔·通貝裡開始了她的第一次罷課。期間,她每天在上學時間都會到瑞典議會外靜坐抗議,舉著一張寫著「氣候大罷課」的標語。
  • 全球前5大手機 中國佔3席,2017還能更好?
    美國調查公司IDC於當地時間2月1日公布了2016年全球範圍內的手機銷量情況,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智慧型手機總銷量為14億7060
  • PM2.5全球調查
    世界衛生組織2014年5月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世界大多數城市的室外空氣品質不僅沒有達到該組織制定的安全標準,其汙染的狀況還在不斷加劇,城市空氣汙染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主要的公共衛生挑戰之一。  造成城市空氣汙染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採用化石燃料發電、私家車的普遍使用、城市建築能效低下、依靠生物能源做飯和取暖等。世衛組織的研究顯示,受汙染的空氣可對人類的健康構成意想不到的威脅。
  •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研究:中國第一,佔全球41%
    全球平均氣溫繼續上升,只有採取嚴厲措施,才有可能將漲幅限制在1.5度。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再增加。根據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研究人員Davis的新計算,不能再運行任何排放二氧化碳生產運營,包含新建燃煤電廠。
  • 中國成為最大可再生能源生產國 碳排放量持續降低
    14.1%,增加了5300萬噸油當量,為有記錄以來最大增幅。其中,中國超過美國,已成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生產國。目前,可再生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結構中比例只有4%,但增長勢頭非常強勁。2016年可再生能源增長量佔全球能源新增量的1/3。其中,可再生能源發電佔總發電量比例從2015年的6.7%上升到2016年的7.5%。作為全球最大能源消費國,中國已成為全球能源結構優化進程中最重要的推動因子。
  • 時隔兩年,中國奪回全球第一!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不確定性的雙重影響下,全球造船業處於近30年來的大蕭條階段,各國造船企業手持訂單都出現大幅下降。而從工信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新船接單量超過韓國,時隔兩年重新奪回接單量全球第一。這份最新出爐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和韓國的新船接單量佔全球份額的比例分別為48.8%和41.4%。
  • 施耐德領先飛利浦|「全球可持續發展企業百強」公布
    1月20日—23日,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16年年會上,加拿大媒體和投資研究公司《企業爵士》(Corporate Knights
  • 美國第一太陽能:光伏發電成本已達到可與化石燃料競爭的水平
    --- Tips:點擊上方藍色【新能源世界】關注及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新能源世界 NewEnergyWorld開放|共享|價值美國第一太陽能:「光伏發電成本已達到可與化石燃料等發電成本競爭的水平」作者: 野澤哲生  美國太陽能電池廠商First Solar在其2016年3月出版的《第一太陽能2015年可持續性報告》中公布,目前採用該公司太陽能電池的光伏發電設施的發電成本,「已達到可與化石燃料等發電成本競爭的水平」。
  • 擁有37家門店的旅行社宣告破產,全球旅遊企業將迎群滅時刻!
    隨著全球疫情的繼續攀升,深受打擊的全球旅遊業已經不堪重負,全球大批旅遊企業即將迎來群滅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