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些國家的做法,多倫多大學生物倫理學教授鮑曼(Kerry Bowman)表示,這不是「加拿大方式」,數位追蹤會在加拿大衍生很多問題。即使聯邦的《緊急狀態法》中都沒有提到政府可在大流行病中收集個人數據,因此這最終會有司法訴訟。
世界各國都在採用更多策略來企圖阻止新冠狀病毒疫情,其中一些國家選擇透過數位追蹤方式來確保那些需要居家隔離的民眾沒有任意亂跑。
包括中國、香港、臺灣、新加坡、印度、波蘭、以色列、德國、奧地利、韓國、比利時及伊朗等都有不同的數位追蹤措施。香港規定所有入境的旅客實行14天居家隔離,為了防止隔離者趴趴走,將採用電子腕帶結合App來進行定位追蹤,以監控他們是否有待在應待的位置。臺灣推出電子圍籬智慧監控系統,可追蹤使用者的手機以掌握行蹤,舉凡是被要求居家檢疫或隔離的民眾,一旦離開檢疫範圍,系統除了會向當事人發出警告,也會同時通知民政單位、衛政單位及轄區警察。新加坡政府建立染病者的資料庫,並透過TraceTogether程式,追蹤患者過去14天的行動。比利時、西班牙、俄羅斯及中國等一些國家則動用人臉辨識系統、監視器及監控無人機來偵測群眾的動向,看他們是否違反保持社交距離政策。看到這些國家的做法,多倫多大學生物倫理學教授鮑曼(Kerry Bowman)表示,這不是「加拿大方式」,數位追蹤會在加拿大衍生很多問題。英國牛津大學一項研究建議政府使用應用程式來跟蹤電話用戶的GPS位置,允許他們報告是否感到不適,以及如果對該病毒測試呈陽性,可以隨時提醒做好隔離。
採用數位追蹤的國家當局都認為,這不是為了跟蹤或懲罰,是要幫助人們與健康和社會服務聯繫起來。鮑曼認為,這種做法不可行。「這會變得非常像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所撰寫的《1984》一書的世界。我們擔心大流行病會成為楔子,政府權力過分擴張。」版權聲明:若該文章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
電郵:canadanewstoday01@gmail.com
小編微信ID:CanadaTodayMedia
微信號:今日加拿大
英文ID:CanadaNewsToday
(長按上面二維碼可加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