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星關遇到消費爭議時,該如何解決?

2021-02-15 雲上七星

今天就是「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了,每年的這一天,老百姓都想看一看過去一年,自己在消費的過程中有沒有被「坑」,也想了解一下,被「坑」了之後該如何維權?

既然是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那麼,我們首先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它包含了哪些內容?遇到消費爭議時,又該如何正確解決呢?

1、安全權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2、知情權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3、選擇權

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鑑別和挑選。

4、公平交易權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5、獲得賠償權

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6、受教育權

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消費者應當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務的知識和使用技能,正確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7、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受到尊重的權利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其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享有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

8、監督權

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當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遇到爭議時,應理智對待,尋求正確的解決途徑,避免錯誤處理方式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其中,消費者在向有關行政部門進行投訴時,投訴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有明確的被投訴人。

2、有具體的請求、事實和理由。

3、屬於市場監督管理機關管轄範圍。

總監製 | 葉榮 

監製 | 黎秀禹  終審 | 向昆鵬

主編 | 穆立坤  編輯 | 李丹

記者 | 付娟  周海東

▶七星關2500多輛車被強制拖走!別再這樣停車啦……

▶貸款買車?這個你一定要知道!!

▶老畢節人,你還記得這個嗎?

相關焦點

  • 在澳洲遇到消費糾紛該如何維權 ?
    可當遇到消費糾紛,特別是對華人來說,不完全熟悉澳洲的條條框框,就會處於被動的境地。小A(化名)是中國在澳留學生,前段時間就遇到了一件很不快的事情。回國探親的機票提前買好,但因臨時有事兒無法成行。想退改籤,卻被告知,機票是不可退的,改籤要補很大一筆費用!小A投訴無門,只能忍氣吞聲。
  • 每日處警知識(第28期):消費糾紛該如何處置?
    4.對不能自行和解的,告知向工商、衛生、物價、質量監督等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處理,或者向消費者協會投訴、依法提起訴訟等方式解決。5.對因消費糾紛引起的打架鬥毆、損毀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情節輕微的,依法進行調解。
  • 關於消費糾紛如何處理,你該知道的更多......
    網絡支付發達的今天,帶動了消費方式的多樣變化市場火熱的背後買賣雙方糾紛也日趨增加婆說婆有理 公說公有理 從12345系統「消費維權」欄數據顯示多數情況下消費糾紛都能得到解決 但也不乏例外今天就讓小編帶你走進12345中的那些「315」這是今年伊始至3月初,12345
  • 醫療保險諮詢臺丨醫保卡無法正常消費,如何解決?
    此種情況需要參保人本人持身份證到社保卡發卡行網點處理;二是參保人就醫的醫療機構不支持異地消費。此種情況需要參保人聯繫就醫地醫保部門,確定支持異地消費的定點醫療機構名單,到指定定點醫療機構消費即可。三是就醫地系統未升級。全省異地個人帳號融合支付平臺上線後,各地市均需要與該平臺對接完成升級工作。因部分地市工作開展進度較慢,導致部分異地定點醫療機構升級改造未完成。
  • 在韓國,消費被「坑」怎麼辦?
    每年的今天,本平臺也會推送消費者權利有關的文章,教在韓國的中國人在遇到消費糾紛時,通過法律途徑維權的方法。建議大家收藏本文,或許,有一天會幫助您。在韓國,應該要去哪裡維權?不少人在韓國遇到消費糾紛後,詢問本人能不能通過報警的方法處理。但警察並不是管消費糾紛的政府部門,因此去了也只能被打道回府。
  • 交通事故賠償,雙方存在分歧,該如何解決?
    交通事故發生之後,導致受害人人身損害的,如果賠償權利人和賠償義務人雙方就賠償問題能夠協商一致,可以通過調解方式解決;但是若雙方就賠償問題無法協商一致的,那只能通過訴訟的途徑解決。交通事故訴訟,是指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審理案件解決賠償爭議的活動。
  • 電腦故障分析:使用電腦遇到橙屏故障的詳細解決方法
    【推薦閱讀】資料下載QQ群:562718785(軟體下載、精美PPT模板下載)使用電腦時,我們除了經常遇到藍屏故障之外,不少用戶還遇到過橙屏故障情況
  • 給父母贍養費該如何計算?
  • 消費警示 | 昌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消費警示
    2次以上的主體名單予以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提示廣大消費者注意消費安全。5.一定要與培訓機構籤訂書面合同,合同內容要完整、詳細,對教學的時間、報名費、課時費、資料費、缺補課方式以及將來容易出現的問題都在協議合同中體現出來,並將口頭承諾寫進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以便發生消費爭議時依據合同維權。6.發生消費糾紛,消費者首先應與培訓機構協商,如不能解決,應收集好付款發票、籤訂合同等有關證據,及時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
  • 計程車跨界「打劫」外賣行業後又該如何存在?
    「每天乘車人數還不到疫情前的一半,現在空載時可以送外賣,收入多了保障。」司機普遍對新業務表示支持。隨著90後00後的長大,「懶人經濟」正在趨向蓬勃發展。外賣市場在不斷的擴大,計程車送外賣也算是外賣配送行業的一種創新之舉,既可以讓個體產生更大的效益也減少了社會資源的浪費,尤其是對老齡化嚴重,外賣配送人員不足的日本來說,此項政策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一邊是計程車缺少客源,而另一邊外賣行業缺少配送員,這就給計程車與外賣行業的融合提供了條件。
  • 巴林右旗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預付卡消費警示
    為提示預付卡費消費風險和預防預付卡消費陷肼,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巴林右旗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預付卡消費警示:    1、消費警示範圍。預付式消費行為是指消費者先支付價款,經營者在以後一段時期內分次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服務的行為。由於消費者先付款,經營者後履行義務,消費者承受較大風險。
  • 市井 | 預付卡消費陷阱多,充值時要注意……
    近日,多位市民向8890便民服務平臺反映,健身房的私教課程卡還有幾千元未消費,健身房卻關門了;美髮店的充值卡沒消費過幾次,店主就把店面轉讓給別人了
  • WeLegal峰會|華為、騰訊、京東方等十多位法總講透爭議解決與合規的門道
    劉海龍劉海龍具有特大型國企法務部門負責人、集團企業法務總裁任職經歷,兼任最高人民檢察院諮詢專家、中國法律顧問協會聯盟聯席主席、中國政法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多家仲裁機構仲裁員,20年專注法務管理,擅長用管理的方法解決法律問題,獲評「改革開放40周年卓越法務管理獎」,所帶團隊榮膺「中國最佳戰略型法務團隊」。
  • 臨邑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預付式儲值消費警示
    近年來,預付式消費在為消費者帶來實惠和便利的同時日益成為消費投訴的熱點問題,預付卡式消費,在餐飲、美容美髮、洗浴、住宿、健身等服務行業廣泛使用
  • 遇到裝逼的韓國計程車,你可以...
    前  言有一位讀者給昨天的文章下面留言,說自己被韓國的計程車司機遇到了不尊重的待遇,於是想要舉報計程車司機,但不知道該怎麼做。
  • 《第一消費》五大行手機銀行轉帳匯款免費 您會使用嗎?
    五大行的新動作引起了普遍關注和熱議,那麼,就這一話題,市民們是如何看待的呢? 涿州電視臺生活頻道《第一消費》欄目,關注百姓生活消費,衣食住行,吃喝玩樂方方面面,搭建商家百姓紐帶橋梁,發布最新最快資訊信息!
  • 預付卡消費存風險 消費者選擇請謹慎
    (二)看優惠幅度:充值金額越高,商家承諾的優惠幅度越大,但商品或服務的單價低於市場均價時,風險可能越大,消費者需謹慎。     (三)看經營狀況:簡單的說就是看商家的生意好不好,服務是否到位,管理是否規範,消費者在辦卡前可單次消費體驗一下,若經營狀況不佳,經營風險相對較大。
  • 烏拉特後旗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1年1號消費警示 預付卡消費存風險,消費者選擇需謹慎
    近年來,預付卡式消費在餐飲、美容美髮、健身、照相等多種服務行業廣泛使用,成為新興消費業態,預付卡形式消費似乎具有一定的便利性和價格優惠,但背後也存在較大的風險
  • 如何解決問題(精悍短文)
    02、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小時候,我媽告訴我隔夜的水不能喝,我問她:「早上6點燒的水,下午3點能喝嗎?」我媽說能喝。我又問:「晚上9點燒的水,早上6點能喝嗎?」我媽說不能喝。我說:「同樣幾個小時的水,同樣的儲存環境,晚上溫度低更利於保存,為啥後者不能喝?」我媽想了想,把我打了一頓。
  • 【普法視頻】 辦卡後商家跑路,預付卡消費陷阱多,怎樣維權?
    健身卡才用一半,健身館關門了洗車卡只洗三次,洗車店關門了飯店充值卡僅吃了一次,餐館關門了交的培訓費還沒上完一學期培訓機構的老闆找不到了……類似情況在生活中很常見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就辦了不少預付卡這些預付卡究竟是餡餅還是陷阱?辦卡中存在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