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君愛草原,每年不到草原策馬揚鞭一番,這一整年都過得不舒坦。每次離開草原前,都忘不了買上些蘑菇,草原的蘑菇種類繁多,各地的叫法也不一樣,但有一種價格不菲,味道鮮美,叫法一致的蘑菇,叫做白蘑,據說是草原最好的蘑菇。後來知道,白蘑就是口蘑,但它和我們在超市買到的口蘑很不一樣,這到底是咋回事呢?
過去,出了長城,就是塞外(包括部分河北,內蒙和東北),這裡有茫茫的草原。草原盛產蘑菇,草原的蘑菇,自然是槓槓滴。但由於交通不便,這些蘑菇採集後,都運到離北京較近的河北張家口集中販賣,久而久之,張家口成了塞外蘑菇的集散地。所以,當時管張家口賣出的蘑菇,都叫「口蘑」,這裡的「口」就是「張家口」的意思。
所以說,口蘑並不是指一種蘑菇,而是塞外很多種蘑菇的統稱。如青腿子蘑、黑蘑、雞腿子、水晶蕈、水銀盤、馬蓮杆、蒙西白蘑等。
內蒙白蘑是口蘑中的極品,是生長在蒙古草原上的一種白色的野生蘑菇,一般生長在有牛羊骨或牛羊糞多的地方。夏秋產白蘑的時節,一場細雨過後,再經過一兩天烈日的暴曬,放眼望去,草原上便有了一圈圈白色的白蘑群,十裡之外就可以聞到蘑香。
白蘑菌肉肥厚、質地細膩、異常鮮美。野生的白蘑,菌蓋潔白,褶細、氣味極清香,而且體型巨大,傘蓋能長到20釐米,菌肉厚實,傘柄粗壯,直徑能有5-6釐米。不過,現在別說是這種大白蘑,只要是野生的白蘑,也很難吃到。市場上一斤幾千元幹白蘑,也少有大規格的白蘑出現。
▲幹制的白蘑最好吃
▲名菜「燴南北」用的食材是內蒙白蘑和冬筍
我們平時吃的新鮮口蘑,並不是傳統所說的口蘑,而是人工栽培的「雙孢菇」,雙孢菇在植物分類上是口蘑屬的一種,所以,叫口蘑也沒錯。但雙孢菇並不是我國源生的,所以更不是我們塞外的野生菌類。
雙孢菇人工栽培始於法國路易十四時代,距今約有300年。是世界食用菌生產中最大的菇種,全球產量以美國第一,我國第二位。我國從1935年開始引進並人工栽培。雙孢菇是西餐中最常用的蘑菇,現在也逐漸成為中餐中的常用菌類。
▲烤制的去柄雙孢菇,裡面生出的汁液鮮美至極
▲用雙孢菇烹製的「燴南北」
▲《舌尖上的中國2》捧紅了不少食材,口蘑便是其中一種。
了解更多食材
點擊本頁左下角「閱讀原文」
或在首頁輸入數字「1」
看食材君為您匯總的精選文章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