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見菌

2021-02-12 遇見預一

原因食品:多為動物性食品,在牛乳及肉類中生存時間較長,在含有10%~15%食鹽的醃肉中能生存2~3月。

抵抗力:對外界的抵抗力較強,在水中能存活2~3周,糞便中能存活1~2月,對熱耐受力較差,溼熱65 ℃經15~20分鐘或70 ℃經5分鐘即被殺死,加熱至100 ℃立即死亡。

好發季節:夏秋季,7~9月常發,但全年可發生。

大腸埃希菌屬俗稱大腸桿菌,在自然界中存活力較強,是腸道正常菌群,僅有少數菌株能直接引起腸道感染,這些菌株又稱為致瀉性大腸埃氏菌

常見原因食品:牛奶、家禽、牛羊肉類製品 。

好發季節:夏秋季。

原因食品:受汙染的海產品或醃菜、涼拌菜等鹽漬食品。

抵抗力:抵抗力較弱,56 ℃經5分鐘或90 ℃經1分鐘即可被殺死;對酸敏感,在1%食醋中5分鐘即死亡,在自然界淡水中生存不超過2天,在海水中則能存活近50天。

好發季節:夏秋季與海產品上市旺季。

原因食品:主要為肉製品、剩米飯、糯米糕、燻魚、奶及奶製品、含奶冷食等。

汙染來源:葡萄球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如空氣、土壤及各類物品。

中毒機制:活菌不中毒,腸毒素作用於迷走神經的內臟分枝,而致嘔吐,作用於腸道使水分的分泌與吸收失去平衡而致腹瀉。

肉毒梭狀芽胞桿菌生長繁殖產生肉毒毒素,是肉毒中毒的致病因素,具有強烈的神經毒性,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強的急性毒物

汙染來源:土壤、食品、飼料、人畜糞便。

食物未經徹底消毒,並存放在缺氧環境中,殘留芽胞能迅速繁殖並產生毒素,引起食物中毒,是細菌性食物中毒中最嚴重的一種。

原因食品:火腿、香腸、罐頭食品,以及家庭自製的發酵食品,豆漿、面醬、臭豆腐等。

原因食品:米飯、奶類、肉類、蔬菜、點心、調味品和涼菜等。

產毒物質——腸毒素

嘔吐型腸毒素:耐熱,我國多見,主要原因食品為米飯。

腹瀉型腸毒素:不耐熱,歐美常見,主要原因食品為蛋白性食品及果汁。

我國發現的一個新的食物中毒菌。

原因食品:發酵玉米面、變質銀耳。

中毒物質:米酵菌酸,耐熱,毒素通過消化道黏膜吸收,經血液散布全身。米酵菌酸目前尚無特效解毒藥物

相關焦點

  • 細菌性食物中毒預防知識
    人們吃了含有細菌或細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非傳染性疾病稱為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食物中毒一年四季都有發生,但以氣候炎熱的季節發生較為頻繁。
  • 細菌性食物中毒
    A:細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攝入被細菌和/或其毒素汙染的食物或水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根據病原體不同可有不同的臨床表現。是由於進食被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所產生的腸毒素所汙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種急性疾病。引起葡萄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見食品主要有澱粉類(如剩飯、粥、米麵等)、牛乳及乳製品、魚肉、蛋類等,被汙染的食物在室溫20℃~22℃擱置5小時以上時,病菌大量繁殖並產生腸毒素,此毒素耐熱力很強,經加熱煮沸30分鐘,仍可保持其毒力而致病。該病以夏秋二季為多。是由於進食被大腸桿菌及其所產生的腸毒素所汙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種急性疾病。
  • 細菌性食物中毒
    提到食物中毒,咱都知道它有幾個特點:發病潛伏期短、來勢急劇、常呈暴發性、發病與食物有關、病人有同一飲食史、所波及範圍與食物供給範圍一致等等。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就有所幫助。
  • 如何鑑別細菌性食物中毒
    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如何鑑別細菌性食物中毒,各位準備報考的小夥伴們趕快練習起來吧!引起食品汙染的細菌主要分為致病菌和非致病菌,其中致病菌和條件致病菌可引起人類感染性疾病和食物中毒。在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中,經常會有對食品的生物性汙染知識點的考察,而這一類考察又常常通過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病例題進行考核,通過描述中毒者的臨床表現來對可能的病原菌進行判斷和選擇,那面對各類細菌導致的細菌性食物中毒,我們應該怎樣來區別和記憶呢?
  • 細菌性食物中毒怎麼診斷ne1?
    食物中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主要是由於有很多食品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 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和特點
    從今天開始我們來介紹每一類食物中毒的類型,並重點了解下每一類食物中毒的特點和防治策略,防患於未然。
  • 考點 | 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症狀有哪些?
    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症狀有哪些?夏天,北方高溫,南方梅雨季節,各個地方溫度又高,空氣又潮溼。正是大多數細菌繁殖所需要的條件。各地在防暑、防洪的同時,也要注意食物中可能存在的健康風險。下面具體說幾種常見的細菌汙染。首先是沙門氏菌,沙門氏菌是腸桿菌科的重要菌屬,以汙染動物性食品為主,特別是肉類,其次蛋類、乳類、熟食也均可被汙染。
  • 常見食物中毒症狀有哪些呢?
    生活中食物中毒是個普遍現象,一些剩飯剩菜或許已經變質了但人們還吃導致食物中毒,而且很多的食物不能夠同時使用,一起吃的話可能也會導致食物中毒,如果食物中毒不能夠及時發現的話可能會引起生命危險
  • 細菌性食物中毒有哪些症狀表現呢?
    一般由活菌引起的感染型細菌性食物中毒多有發熱和腹瀉。如沙門氏菌食物中毒時,體溫可達38~40℃,還有噁心、嘔吐、腹痛、無力、全身酸痛、頭暈等。糞便可呈水樣,有時有膿血、粘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起病急、發熱不高、腹痛、腹瀉、嘔吐、脫水、大便為黃水樣或黃糊狀,1/4病例呈血水樣或洗肉水樣。細菌毒素引起的細菌性食物中毒,常無發熱。葡萄球菌腸毒素食物中毒的主要症狀為噁心、劇烈反覆嘔吐、上腹痛、腹瀉等。肉毒中
  • 秋季來臨,謹防食物中毒之沙門菌屬篇
    細菌性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見的種類,全年皆可發生,但在夏秋季發生較多。
  • 2017年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預警
    近日,安寧市氣溫高、溼度大,各類微生物生長繁殖較快,細菌性食物中毒進入高發期。
  • 食物中毒引起的發燒是怎麼回事呢?
    在夏天的時候天氣比較炎熱,很多的食物如果沒有得到好良好的儲存也很容易發生黴變,當人體吃進去大量的黴變食物以後,很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食物中毒,最好是能夠平實注意飲食衛生
  • 【支招】食物中毒怎麼辦?3招教你急救!
    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飲食不當,就容易出現食物中毒的現象。那麼食物中毒怎麼辦呢?學會急救方式很重要。
  • 請問食物中毒會出現什麼症狀?
    就因如此食物中毒也就屢見不鮮了,有些人不太清楚食物中毒會出現什麼樣的症狀。導致食物中毒的細菌主要又有哪些,今天小編就主要和您說說食物中毒酒精會出現什麼症狀,一下就是相關的資料。食物中毒是指因進食被細菌或其他毒素汙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一類急性疾病。發病一般在就餐後數小時,常有大批人同時發病。因感染的病原菌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狀。
  • 食物中毒主要症狀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人都曾經有過食物中毒的經歷。食物中毒以後患者會感覺非常難受,上吐下瀉就是最主要的症狀。當然,除了上吐下瀉,食物中毒患者還有很多其它的症狀。那麼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食物中毒的症狀吧。食物中毒者最常見的症狀是劇烈的嘔吐、腹瀉,同時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會因上吐下瀉而出現脫水症狀,如口乾、眼窩下陷、皮膚彈性消失、肢體冰涼、脈搏細弱、血壓降低等,最後可致休克。
  • 臨床藥師提醒:關於志賀氏菌 你要了解這幾點
    而引發該疾病的「罪魁禍首」就是志賀氏菌。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下關於「志賀氏菌」的相關知識。志賀氏菌是革蘭氏陰性桿菌,又稱為痢疾桿菌,分布廣泛,具有高度傳染性,對人類和動物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志賀氏菌病是一種主要由志賀氏菌引起的急性直腸一結腸炎,臨床上患者表現出水樣腹瀉,裡急後重。
  • 食物中毒怎麼辦, 食物中毒的症狀及自救措施
    生活中發生了食物中毒怎麼辦呢?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不利於人體健康的物品而導致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通常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食物中毒。
  • 食物中毒預防基本知識
    比如說,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汙染了的食物就會進入消化道,就會引發細菌性食物中毒。2、選擇新鮮和安全的食品。購買食品時,要注意查看其外觀,是否有腐敗變質。尤其是對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綠綠的外表誘人,要查看其生產日期、保質期,是否有廠名、廠址、生產許可證號、QS標識等。不能購買過期食品和沒有廠名廠址的產品。否則,一旦出現質量問題無法追究。
  • 食物中毒怎麼辦?專家支招食物中毒解救方法!
    導語:出現食物中毒症狀時首先應立即停止食用中毒食物,馬上向急救中心120呼救,送中毒者去醫院進行洗胃、導瀉、灌腸。有一些本來就有基礎病的老人,如冠心病、高血壓等要特別注意護理,血液黏稠物增多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
  • [關注]初夏,當心食入變形桿菌引起食物中毒!!!
    變形桿菌食物中毒是由於攝入大量變形桿菌汙染的食物所致,屬條件致病菌引起食物中毒。大量變形桿菌在人體內生長繁殖,並產生腸毒素,引致食物中毒。夏秋季節發病率較高,臨床表現為胃腸型及過敏型。 變形桿菌食物中毒可能由於食品中所含菌型的不同、數量多少、代謝產物的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症狀。常見有胃腸炎型和過敏型,或同一病人兩者均有。1.胃腸炎型潛伏期3~20h,起病急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腹瀉為水樣、帶黏液惡臭、無膿血,一天數次至十餘次。 2.過敏型潛伏期1/2~2h表現為全身充血、顏面潮紅、酒醉貌周身癢感,胃腸症狀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