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初夏,當心食入變形桿菌引起食物中毒!!!

2021-02-13 揚州疾控

變形桿菌食物中毒有什麼臨床表現呢?

變形桿菌食物中毒是由於攝入大量變形桿菌汙染的食物所致,屬條件致病菌引起食物中毒。大量變形桿菌在人體內生長繁殖,並產生腸毒素,引致食物中毒。夏秋季節發病率較高,臨床表現為胃腸型及過敏型。

 

變形桿菌食物中毒可能由於食品中所含菌型的不同、數量多少、代謝產物的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症狀。常見有胃腸炎型和過敏型,或同一病人兩者均有。

1.胃腸炎型潛伏期3~20h,起病急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腹瀉為水樣、帶黏液惡臭、無膿血,一天數次至十餘次。 

2.過敏型潛伏期1/2~2h表現為全身充血、顏面潮紅、酒醉貌周身癢感,胃腸症狀輕。少數患者可出現蕁麻疹。併發症:嚴重者有脫水或休克。

變形桿菌食物中毒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發病原因>

變形桿菌屬腸桿菌科的革蘭陰性桿菌,呈多形性,有周身鞭毛,無芽孢,無莢膜,運動活潑。兼性厭氧,營養要求不高,在營養瓊脂和血瓊脂上均可生長,適宜生長溫度10~43℃。在血瓊脂平板上有溶血現象。根據抗原和生化性能的不同,將變形桿菌分為:普通變形桿菌、奇異變形桿菌、產黏變形桿菌和潘氏變形桿菌。引起食物中毒者主要為前三種。

 

<發病機制>

本病發病與否及病情輕重與攝入的細菌數量(一般認為達105個/g以上)、產生的毒素以及人體防禦功能等因素有關。變形桿菌還可產生組氨脫羧酶,可使肉類中組氨酸脫羧基成為組胺,組胺攝入量超過100mg引起類似組胺中毒過敏症狀。

變形桿菌食物中毒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據進食可疑食物、共食者集體發病和臨床表現等可作出初步診斷。變形桿菌食物中毒可能由於食品中所含菌型的不同、數量多少、代謝產物的不同,而出現不同的症狀。常見有胃腸炎型和過敏型,或同一病人兩者均有。

 

1.胃腸炎型潛伏期3~20h,起病急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腹瀉為水樣、帶黏液、惡臭、無膿血,一天數次至十餘次。有1/3~1/2患者胃腸道症狀之後,發熱伴有畏寒,持續數小時後下降。嚴重者有脫水或休克。

 

2.過敏型潛伏期1/2~2h,表現為全身充血、顏面潮紅、酒醉貌、周身癢感,胃腸症狀輕。少數患者可出現蕁麻疹。

 

變形桿菌食物中毒應該如何治療?

<治療>

一般不必服抗生素,僅需補液、解症等對症處理。重者患者可給氯黴素、諾氟沙星等抗菌藥物。

藥物治療:

1.胃腸炎型①對症治療:該病大多為自限性,不經治療,一兩天內能自行恢復;②抗菌藥物治療:對重症者可選用諾氟沙星0.2g/次,4次/d,或用氯黴素0.25~0.5g/次,4次/d,口服;

2.過敏型以抗組胺療法為主,嚴重者應用氫化可松或地塞米松靜脈滴注;

3.腹痛嚴重者,可給予解痙止痛藥治療;

4.嘔吐嚴重者,可給予止吐藥治療;

5.腹瀉嚴重者,給予止瀉藥治療;

6.高熱者,給予物理降溫或服用解熱鎮痛藥;

7.出現脫水、酸中毒者,應及時輸液,糾正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失調;

8.注意防止休克、心衰等嚴重併發症。

 

<預後>

一般經治療後,預後良好。

相關焦點

  • 細菌性食物中毒有哪些症狀表現呢?
    一般由活菌引起的感染型細菌性食物中毒多有發熱和腹瀉。如沙門氏菌食物中毒時,體溫可達38~40℃,還有噁心、嘔吐、腹痛、無力、全身酸痛、頭暈等。糞便可呈水樣,有時有膿血、粘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起病急、發熱不高、腹痛、腹瀉、嘔吐、脫水、大便為黃水樣或黃糊狀,1/4病例呈血水樣或洗肉水樣。細菌毒素引起的細菌性食物中毒,常無發熱。葡萄球菌腸毒素食物中毒的主要症狀為噁心、劇烈反覆嘔吐、上腹痛、腹瀉等。肉毒中
  • 細菌性食物中毒
    A:細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攝入被細菌和/或其毒素汙染的食物或水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根據病原體不同可有不同的臨床表現。是由於進食被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所產生的腸毒素所汙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種急性疾病。引起葡萄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見食品主要有澱粉類(如剩飯、粥、米麵等)、牛乳及乳製品、魚肉、蛋類等,被汙染的食物在室溫20℃~22℃擱置5小時以上時,病菌大量繁殖並產生腸毒素,此毒素耐熱力很強,經加熱煮沸30分鐘,仍可保持其毒力而致病。該病以夏秋二季為多。是由於進食被大腸桿菌及其所產生的腸毒素所汙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種急性疾病。
  • 食物中毒引起的發燒是怎麼回事呢?
    ,儘量的預防出現食物中毒的情況而引發發熱,小編來介紹一些比較常見的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以及有效的預防食物中毒的方法。1、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們攝入含有細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其發生與不同地區人群的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如在美國,肉、蛋及糕點的攝入較多,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較多見;日本和我國沿海地區居民喜食生魚片等海產品,則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較多見。
  • 細菌性食物中毒
    提到食物中毒,咱都知道它有幾個特點:發病潛伏期短、來勢急劇、常呈暴發性、發病與食物有關、病人有同一飲食史、所波及範圍與食物供給範圍一致等等。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就有所幫助。
  • 細菌性食物中毒怎麼診斷ne1?
    食物中毒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主要是由於有很多食品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 【支招】食物中毒怎麼辦?3招教你急救!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不利於人體健康的物品而導致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通常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包括細菌性食物中毒(如大腸桿菌食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如農藥中毒),動植物性食物中毒(如木薯、扁豆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毒蘑菇中毒)。食物中毒來勢兇猛,時間集中,無傳染性,夏秋季多發。
  • 食物中毒的症狀及自救措施,漵浦人都看看吧!
    食物中毒是指因食物中的有毒物質而引起身體的不良反應,一般包括細菌性(如大腸桿菌)、化學性(如農藥)、動植物性(如河豚、扁豆
  • 食物中毒怎麼辦, 食物中毒的症狀及自救措施
    生活中發生了食物中毒怎麼辦呢?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不利於人體健康的物品而導致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通常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食物中毒。
  • 常見食物中毒症狀有哪些呢?
    生活中食物中毒是個普遍現象,一些剩飯剩菜或許已經變質了但人們還吃導致食物中毒,而且很多的食物不能夠同時使用,一起吃的話可能也會導致食物中毒,如果食物中毒不能夠及時發現的話可能會引起生命危險
  • 如何鑑別細菌性食物中毒
    引起食品汙染的細菌主要分為致病菌和非致病菌,其中致病菌和條件致病菌可引起人類感染性疾病和食物中毒。在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中,經常會有對食品的生物性汙染知識點的考察,而這一類考察又常常通過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病例題進行考核,通過描述中毒者的臨床表現來對可能的病原菌進行判斷和選擇,那面對各類細菌導致的細菌性食物中毒,我們應該怎樣來區別和記憶呢?
  • 食物中毒的症狀及自救措施
    天熱了,食物很容易發生變質,不小心發生了食物中毒怎麼辦?今天《生活妙招網》小編給大家講解一下食物中毒的症狀及自救措施。
  • 食物中毒主要症狀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人都曾經有過食物中毒的經歷。食物中毒以後患者會感覺非常難受,上吐下瀉就是最主要的症狀。當然,除了上吐下瀉,食物中毒患者還有很多其它的症狀。那麼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食物中毒的症狀吧。食物中毒者最常見的症狀是劇烈的嘔吐、腹瀉,同時伴有中上腹部疼痛。食物中毒者常會因上吐下瀉而出現脫水症狀,如口乾、眼窩下陷、皮膚彈性消失、肢體冰涼、脈搏細弱、血壓降低等,最後可致休克。
  • 秋季來臨,謹防食物中毒之沙門菌屬篇
    細菌性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見的種類,全年皆可發生,但在夏秋季發生較多。
  • 如何預防、處理食物中毒
    什麼是食物中毒          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汙染的食品或者把含有毒有害物質當作食物攝入後出現的急性
  • 食物中毒? 腹瀉、嘔吐、發熱? 最大「嫌兇」是TA!
    生活中處處藏著意外,誰能想到:打個雞蛋做個糖心蛋,會有危險;吃個沒煮熟的雞腿,也可能會引起無休無止地腹瀉和嘔吐……沙門氏菌屬腸桿菌科,革蘭氏陰性腸道桿菌,是一大群寄居於人類和動物腸道中的生物學性狀相似的革蘭陰性桿菌,並不斷隨著人和動物的排洩物分布於土壤、水和腐物中。
  • 村民哄搶榴槤結果食物中毒!提醒:這5種食物要慎吃,易引起中毒
    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然而今年食品安全事件確層出不窮,全國各地已經發生了數起食物中毒事件。今日,在廣西又爆發了一起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原因是8月26日一艘裝滿榴槤的貨船,在廣西防城港市萬尾金灘海域發生側翻,當地村民蜂擁下海打撈漂浮在海面的榴槤,未料,村民食用了打撈上來的榴槤後,出現了群體性腹痛、腹瀉、嘔吐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狀,所幸症狀不是很嚴重。食物中毒輕則只是出現嘔吐、腹瀉症狀,重則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甚至會危及生命,因此,頻發的食品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 食物中毒的症狀和處理
    食物中毒的症狀隨汙染物的來源、人體是否脫水、是否發生低血壓等而不同。 如果你出現了食物中毒,正確的處理方法為: 休息和喝大量的水;一般情況下,不推薦使用止瀉藥物因為它們可以緩慢的從你的體內清除微生物或毒素,若腹瀉情況嚴重應及時就醫;嬰兒或兒童腹瀉是不應該自行給於藥物治療,因為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副作用。 食源性疾病常會在48小時內自行改善,若症狀持續超過此期限最好及時就醫,若糞便中出現鮮血請立刻就醫。
  • 食物中毒怎麼辦?不同類型,治療方法有所不同 What to do with food poisoning?
    食物中毒是因進食受汙染的食物而引起的疾病。通常情況並不嚴重,大多數人在幾天之內無需治療即可好轉。在大多數食物中毒的情況下,食物會被細菌(例如沙門氏菌或大腸桿菌(E. coli))或病毒(例如諾如病毒)汙染。
  • 細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見菌
    大腸埃希菌屬俗稱大腸桿菌,在自然界中存活力較強,是腸道正常菌群,僅有少數菌株能直接引起腸道感染,這些菌株又稱為致瀉性大腸埃氏菌。常見原因食品:牛奶、家禽、牛羊肉類製品 。好發季節:夏秋季。肉毒梭狀芽胞桿菌生長繁殖產生肉毒毒素,是肉毒中毒的致病因素,具有強烈的神經毒性,是目前已知的毒性最強的急性毒物。汙染來源:土壤、食品、飼料、人畜糞便。
  • 【提醒】四季豆易引起食物中毒
    為有效預防和控制食用四季豆導致食物中毒事件發生,近日,雲南省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雲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食用四季豆安全風險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