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校食堂,特別是中小學、幼兒園食堂不得加工製作四季豆。建築工地食堂、旅遊景區供餐單位、養老機構食堂、醫院食堂、單位食堂等集體用餐單位不宜加工製作四季豆。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和指導,嚴防群體性中毒事件。
二、其他餐飲經營單位要嚴格把好四季豆採購關,建立和掌握中毒應急預案及處置流程,嚴格執行徹底煮熟、煮透等安全的烹調加工方法,並留樣備查,確保消費者食用安全。
三、廣大群眾要謹慎購買、加工、食用四季豆。家庭烹飪要煮熟煮透,切忌急火快炒,嚴禁涼拌食用。四季豆的正確烹調方法為先充分煮熟,再徹底炒透。豆莢煮熟以後由硬變軟,顏色由鮮綠變為暗綠,聞起來沒有豆腥味。由於毒素在豆莢的頭尾部含量很高,烹飪四季豆前,最好完全摘除四季豆的兩頭。
四、各地要加強預防四季豆中毒相關知識宣傳,向公眾宣傳正確食用四季豆的知識,掌握正確的烹調方法。
五、食用四季豆後如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痛、頭暈、四肢麻木、出冷汗等不適症狀,應儘早到醫療機構就診。
四季豆是豆科菜豆的栽培品種,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葉酸等,營養價值高,味道鮮嫩可口而廣受歡迎,但因食用加工不當的四季豆而引發的食物中毒事件常有發生。
生的或未煮熟的四季豆含有大量的紅細胞凝集素和一類特異皂苷,這兩種生物毒素分別具有紅細胞凝集和溶血的作用,進入人體後發揮生物作用而致病。紅細胞凝集素是一種毒蛋白,主要存在於種子中,能破壞紅細胞而發生凝血,引起強烈嘔吐;四季豆中的特異皂苷主要存在於豆莢外皮中,此類皂苷對胃腸道黏膜有強烈的刺激性,引起胃腸道局部充血、腫脹甚至出血性炎症。中毒症狀多發生在進食後30分鐘至5小時,發病初期多感胃部不適,繼而以噁心、嘔吐、腹痛為主,部分病人會出現頭暈、頭痛、畏寒、四肢麻木等症狀,重者可致流涎、出汗、瞳孔縮小、血壓下降、神志恍惚或昏迷。預防四季豆中毒的最有效措施是徹底加熱,四季豆中的紅細胞凝集素和特異皂苷等在燒熟煮透下可被破壞。集體用餐不宜加工食用四季豆,謹防集體性中毒事件發生。來源:雲南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