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食物都含有少量細菌,如果食材處理、烹飪或儲存不當,都可能會導致細菌繁殖引發疾病。寄生蟲、病毒、毒素和化學品也可能汙染食品,引起疾病。
食物中毒的症狀隨汙染物的來源、人體是否脫水、是否發生低血壓等而不同。通常包括:
腹瀉
噁心
腹痛
嘔吐
脫水
當出現明顯的脫水症狀時,你可能會感到:
頭暈眼花(特別是在站立時)
心跳加快
食用受汙染的食物後是否生病取決於微生物的量、你的年齡與健康程度。高危人群包括:
老年人:年老後你的免疫系統可能不會再像從前那樣,迅速有效地對傳染性微生物做出反應;
嬰兒和年幼的孩子: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
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愛滋病或者接受放化療的癌症患者,他們本身免疫能力下降;
如果你出現了食物中毒,正確的處理方法為:
休息和喝大量的水;
一般情況下,不推薦使用止瀉藥物。因為它們可以緩慢的從你的體內清除微生物或毒素,若腹瀉情況嚴重應及時就醫;
嬰兒或兒童腹瀉是不應該自行給於藥物治療,因為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副作用。
食源性疾病常會在48小時內自行改善,若症狀持續超過此期限最好及時就醫,若糞便中出現鮮血請立刻就醫。
如果出現下列情況請立刻急診:
症狀嚴重:如嚴重的腹痛或水樣瀉,或在24小時內即出現血便。
患者屬於高危人群。
懷疑肉毒中毒:肉毒中毒是一種潛在致命的食物中毒,是由於攝入含有某些孢子汙染的食物而造成的。肉毒中毒的症狀通常在食入被汙染食物後12到36小時後出現,包括頭痛、視力模糊、肌肉無力甚至癱瘓。有些人也會伴有噁心嘔吐、便秘、尿瀦留、呼吸困難、口乾等。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要立刻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