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深圳一女子近日為做B超喝水憋尿,一次性飲水3.2L後出現噁心嘔吐、手腳抽搐等症狀,家人跟她講話都沒有意識,就診後醫生診斷為「水中毒」,搶救4小時才脫險。
無獨有偶,家住重慶的張女士之前因為聽信網上流傳的「喝水養生洗腸法」,一個上午空腹喝下了4L白開水,沒多久就因嘔吐、嗜睡、神志不清被送往醫院急救。醫生診斷為低鈉血症,也就是俗稱的「水中毒」。
醫生提醒,不要一次性飲用過量的白開水,否則容易增加水中毒風險。醫生建議,在生活中一次勿過多飲水,可以少量多次飲水,在飲食上也勿暴飲暴食,生活規律,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
有讀者提問一次性喝了2L水會不會「水中毒」?醫生認為,如果沒有腹脹、頭暈、噁心等症狀,腎功能很好,是不會引起水中毒。但是,過量喝水會加重腎臟、心臟負擔。「水中毒」是指機體攝入水量超過了排水量,以至於水分在體內滯留。正常情況下,人體細胞被鈉和水平衡的溶液所包圍,細胞內和細胞外保持著平衡。一般認為,喝大量的水可能導致出現水中毒的症狀,有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強調,這種情況十分罕見,但當時人體內含鹽水平極低就有可能出現。
世界衛生組織2003年提出的飲水標準是,在25攝氏度環境中,沒有運動在比較安靜狀態下,人每天的飲水量分別是:兒童1升、成年男性2.9升、成年女性2.2升、孕婦要達到4.8升、哺乳期女性3.3升。在高溫或強體力勞動的情況下,不同群體的飲水量標準要提高到4.5升/天。超出這個範圍有水中毒的危險,而短時內一口氣喝水超過3L會出現水中毒現象。
所以,平時不要等渴了再去喝水,喝水一定要慢慢喝,不要一次喝的過多,最好不要喝生水,一定要喝白開水,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綜合:人民日報微博、新浪、百度
微信編輯 | 李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