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點評老師——張老師:
三四年級的同學寫作文常常陷入兩個相反方向的境地:一類同學感到無話可說;另一類同學則是過於囉嗦。
無話可說的同學主要是語言表達能力的不足,不會細節描寫;過於囉嗦的同學的問題主要在於還沒有完全學會書面語表達,常常口語化和書面語雜糅在一起,而且寫作文抓不住重點,沒有區分主次詳略的能力,
所以,比起無話可說的同學,寫作過於囉嗦的同學問題更大。
左宜同學這篇作文就規避了以上兩種問題,既將煎餃的整個過程寫得詳細、具體,同時又不是流水帳式的記錄,也沒有顯得囉嗦與冗餘。
整篇文章最大的優點是順暢,一氣呵成。全文為什麼讀起來十分順暢?因為作者運用了大量的連接詞,比如,於是、一……就……,再,過了一會,不一會兒等,使得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過渡更為自然,流暢。
文中也不乏精彩的細節描寫,比如倒數第二段寫「我」吃自己煎的餃子時,一口下去,兩口下去,這兩口的描寫各不相同,令人看後垂涎欲滴。
還有一些十分生動形象且不落俗套的比喻句,比如「餃子綠油油的,像一隻只綠色的小船在往我嘴邊行駛。」全文詳略安排得當,做煎餃的過程是重點,篇幅也最大,做煎餃之間的準備工作和做完之後品嘗勞動果實是次寫。
最後一段升華主題,從做煎餃這件事得出做事要隨機應變,多動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