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為什麼要關閉20座核電站,只用煤炭發電?

2021-02-13 電力工程技術官方

德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通過立法來表示至2022年,將全面退出核電的國家,實際上德國的核電機組技術和運營業績在世界範圍內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那麼德國放棄核電的原因有哪些?我國應不應該學習德國現在就放棄我國核計劃?

通過下文做一個簡單分析

1、我們知道,自從20世紀初期,德國搭乘上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快車以來,一路狂飆,且大有取代司機英國的架勢。對於能源的需求是很大的,無論是在電氣還是冶金、化學都需要大量的能源,而德國沒有英國廣闊的殖民地,本土資源貧乏因此德國就必須通過進口來獲取能源和革新技術來充分利用能源。

2、二戰中二希特勒研製原子彈的計劃雖然落空,技術人才、設備和資料也被美國一鍋端走,但是畢竟底子實力還在,外加德國人嚴謹認真的態度和德國先進的製造業,還有技術巨頭西門子,德國的核電技術一直在世界上極具競爭力。

從上面看來德國發展核電,是一條光明大道啊,為何放棄呢

1、德國人心裡的陰影面積太大了。受二戰影響德國人對於「核」一直持有反對態度,德國人對於二戰的反思深刻程度遠遠大於我們的鄰國日本。

核電雖然是和平利用核能,但是畢竟有造原子彈的可能,再加上上世紀美蘇兩國冷戰,籠罩造全世界上空的核陰雲,德國的反核勢力就把核電也當做了發對的對象。

2、德國人的齊心程度真的是震驚世界的,德國幾次反核都是全國性的,跨區域的,這被一些有政治企圖的政治家看到,覺得,恩,這是個機會,反核竟然能反出一個政黨——綠黨。

德國的反核遊行

從此德國反核有了實際和精神上的雙重領袖,在綠黨的反核宣傳下,德國人反核情緒進一步高漲,而綠黨的支持率也越來越高,1998年,德國綠黨終於成了執政黨。上臺以後綠黨開始兌現自己的承諾,開始關閉德國境內的核電站,當時德國的核電站仍然承擔著全國30%的電力供應。

綠黨旗幟

儘管國際能源署和德國很多專業人士覺得當下當時放棄核電簡直是娜扎、金剛葫蘆娃等小孩子幹的事,綠黨還是一意孤行關停了3座,導致德國全國油氣價格上漲,能源緊缺,這時綠黨覺得似乎這時關停有些不妥,2005年在一篇反對聲中,綠黨匆匆下臺。

3、領導畢竟是敏感的,有著常人沒有敏感性,新上臺的默克爾政府提出一個更優的方案,在發展可再生能源前暫時使用核電。在2014年相關的文件中要求,德國綠色可再生能源產量,在2030年應提高至全國發電量的75%。這也為全面關閉核電站做準備。

所以德國是要逐步全部關停核電,但是不是用煤炭來代替,而是選擇可再生能源。如果有比核能綜合性能更優的能源,當然是選擇更優的能源,這是歷史進程決定的,不是個人決定的,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放棄核電還不成熟。

相關焦點

  • 德國已關閉了20座核電站?開始用煤炭發電,為什不用核電了?
    當地除了自然資源比較匱乏些,這裡的煤炭資源其實非常豐富,而且德國也是一個貿易大國,有和200多個國家有貿易往來。但是為什麼近幾年以來德國已經關閉了近20座核電站呢?如果說是核電事故的國家,關閉核電站也是合理的,那麼德國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核電站產出的能源不是特別的多嗎?難道德國已經發展的非常快速的,已經不需要核電的地步了嗎?
  • 為何當年德國要關閉20座核電站,採用燃煤發電呢?
    德國向鄰國法國買電,但別忘了,法國核電佔比各國最高,德國買的電主要是核電廠發的電。  我們知道,自從20世紀初期,德國搭乘上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快車以來,一路狂飆,且大有取代司機英國的架勢。對於能源的需求是很大的,無論是在電氣還是冶金、化學都需要大量的能源,而德國沒有英國廣闊的殖民地,本土資源貧乏因此德國就必須通過進口來獲取能源和革新技術來充分利用能源。
  • 全球風力發電容量首次超過核能 風電概念股受關注
    全球風能協會(GWEC)20日發布的最新統計報告顯示,全球風力發電能力在2015年底達到43242萬千瓦,較2014年底增長17%,首次超過核能發電。  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新增風電為6301萬千瓦,創歷史最高,相當於約60座核電站發電量。隨著技術更新,發電成本降低、風電信賴度上升,風電的發展一舉超越了核電。
  • 海外 震驚,德國核電站遭受破壞性的網絡攻擊
    德國一個核電站遭受了破壞性的網絡攻擊,國際原子能機構負責人Yukiya Amano公開證實了這一消息。Amano承認網絡攻擊核電站是一個嚴重的威脅,但他沒有提供兩起事件的更多細節。幸運的是,網絡攻擊對德國核電站所造成的損失沒有迫使核電站關閉,但他們還是採取了額外的預防措施。「已經發生了,造成了一些問題,」Amano說,「德國的核電站需要採取一些預防措施。」
  • 日本核電站再次發生事故,110噸水遭嚴重洩漏,難道這次又要鞠躬?
    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許多新型的發電站應運而生,其中,核電站發電受到了很多國家的追捧
  • 川普辯論拜登,口出:風力發電成本很高,它會殺死所有的鳥類!
    根據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份報告,截至2019年,風能成本創下歷史新低,美國新建項目平均每千瓦時不到2美分,使其與其他發電來源的競爭力越來越強。陸上公用事業規模的風能是目前價格最低的能源之一。隨著其產業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風能和太陽能的價格也變得更加便宜。這就是為什麼太陽能和風能與廉價的天然氣一起擴張,而煤廠和核電站卻在關閉。
  • 【核政策】白俄科學院院長:白俄羅斯不僅需要第二座核電站還需要第三座
    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主席團主席弗拉基米爾•古薩科夫表示,白俄羅斯在20至25年後將需要第三座核電站,而第二座核電站的建設問題還尚在研究之中。
  • 旋轉、跳躍,嗨戰核電站!
    在全國掀起垃圾分類熱潮的同時,全國各地的垃圾發電項目如雨後春筍一般,項目接二連三的建設,那些跟不上環保要求的老舊發電廠又該何去何從呢,德國就有一家廢棄核電站變身的公園案例,真是硬核又刺激,隱盞雲考察現在開始~這座核電廠始建於1972年,位於荷蘭、比利時和德國交界處,由三國合資共花費4億歐元。
  • 中國太陽能發電比煤炭更便宜,外國網友:如果到晚上,還怎麼用?
    根據英國媒體報導,研究人員發現,在中國有22%的城市裡,利用太陽能發電裝置併入電網後,其發電成本要比煤炭發電更低。在中國,商業和工業太陽能系統供電已經比國家電網的供電更便宜,而這也將促進中國商業和工業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普及。  實際上,近年來,中國正在大力推行可再生能源經濟模式,將風能、太陽能與核能等清潔能源逐步大規模投入生產中。
  • 為什麼太陽能發電的成本比風力發電和水力發電高?
    毫無疑問,如果考慮環境成本,可再生能源發電,尤其是風力發電無疑比煤炭發電合算得多。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根據一份新的分析報告,太陽能發電比風力發電甚至比水力發電的成本要高,至少在歐盟是這樣的。  雖然與美國和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歐盟考慮能源成本比較多,但人們很少從這個角度考慮能源成本問題。由可再生能源諮詢公司Ecofys代表歐盟委員會對氣候變化、汙染和資源消耗的經濟成本以及發電廠的流動資金和運營成本進行了研究。
  • 工業革命的餘輝:英國實現零煤電,最大燃煤電廠轉型生物質發電
    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英國爆發,燃煤發電走進人類的歷史。今天,同樣在煤電的誕生地,英國開始在逐步實現零煤電。
  • 被「陳平」抱怨的德州,為什麼停電?
    德州是出產石油和天然氣的地方,現在都要大面積停電,需求太大,發電跟不上。發電為什麼跟不上?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越來越依賴再生能源,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也就是所謂的綠色能源。德州公共事業委員會主席DeAnn Walter上個星期五的時候介紹,風力發電機都凍住了,發不了電。
  • 核洩漏:車諾比核電站的悲劇
    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基輔市以北135公裡的「車諾比核電站」發生的核洩漏是世界核電站史上最嚴重的事故,
  • 圍攻印度首都新德裡失敗後,大批「農民起義軍」將進攻印度核電站
    新德裡各類阻攔設施已設置完畢根據印度方面報導稱,隨著數十萬印度「農民起義軍」圍攻首都新德裡,這些「農民起義軍」試圖圍攻印度核電站,拖延哈裡亞納邦核電站建造工作,因為這個核電站的建造,大量侵佔印度農民的土地。
  • 作為澳洲最大的專營煤炭生產商的兗煤澳洲境遇如何?
    澳大利亞是世界最大的煤炭淨出口國,所有在澳大利亞開採的冶金煤和70%的熱能煤都銷往海外,其中大部分煤炭銷往日本、中國、
  • 罷飲東江水後又要不買內地電——網友:也要用愛發電嗎?
    首先,是前天,港毒分子揚言要罷飲東江水,以擺脫內地對香港的水資源控制。港毒分子還聲稱香港每年花50億港元購水,是在供養內地。然後於昨天又有重大宣布:要拒內地電力供應。這些港汕們聲稱,香港自己能發電,且電力過剩,而大陸才經常停電,幹嘛要向大陸買電?
  • 未來核電站可以隨便組裝,小型模塊化核反應堆來了
    這是一個23米高、5米寬的鋼瓶,部署和使用都比傳統核電站簡單得多。 模塊化小型反應堆的運輸示意圖 幾個小型反應堆組裝在一起就是一個小型核電站,核電站的建設成本將會大幅縮減。
  • 【德媒聚焦】被稱為氣候保護先驅,德國卻沒有成果?!
    但近年來的數據顯示,德國的氣候保護成果乏善可陳,甚至可能無法達到自己的預定目標。德國聯邦環境部長巴爾巴拉·亨德裡克斯(Barbara Hendricks)表示,直至今天,除了主席國斐濟之外,擔任著本屆聯合國氣候峰會"技術主席"的德國仍然享有良好的聲譽。然而,德國目前的氣候政策結果無法給斐濟島的居民帶來希望。
  • 【分享】核能發電已成能源發展首選
    核電發電量約佔全球發電總量16%  1980年聯合國召開的 「聯合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會議」對新能源的定義為:以新技術和新材料為基礎,使傳統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現代化的開發和利用。用「取之不盡、周而復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資源有限、對環境有汙染的化石能源,重點開發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潮汐能、地熱能、氫能和核能(原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