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當年德國要關閉20座核電站,採用燃煤發電呢?

2021-02-13 德國中文網

  德國的政黨在操弄意識形態,為反核而反核。煤電不可取因為汙染,綠電不可能因為體量有限成本過高,現在說安全問題不要核電,那電的缺口從哪補?那就只剩下買電一途。德國向鄰國法國買電,但別忘了,法國核電佔比各國最高,德國買的電主要是核電廠發的電。

  我們知道,自從20世紀初期,德國搭乘上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快車以來,一路狂飆,且大有取代司機英國的架勢。對於能源的需求是很大的,無論是在電氣還是冶金、化學都需要大量的能源,而德國沒有英國廣闊的殖民地,本土資源貧乏因此德國就必須通過進口來獲取能源和革新技術來充分利用能源。

  雖說核電是清潔能源,但核電站的核廢料現在科技還無法完全無害處理,一般都採取的封閉深埋或找個安全的地方建立核廢料專門的倉庫永久保存,並不能根本永久的解決廢料問題,核廢料其半衰期長達數千年、數萬年甚至幾十萬年。再加上日本地震後福島核電站事故後民眾的呼聲,迫使政府不得不提前開始陸續關閉核電站,到 2022 年前關閉國內所有核電站。

  回歸大自然的發電只有水利發電最環保!無汙染!發展水利發電才是最大的頭等大事!煤炭,氣,油發電都有汙染!還有一點用電發電!用電燒水。用蒸汽發電才是最環保的發電!這種用電發電加注水的資源,燒成蒸汽,蒸汽又可以發熱,又可以發電!

  核廢料的處理,現在除了深埋,沒有其他有效的辦法,萬年的半衰期。所以,核電站的廢料是遺害子孫無窮。如果出點事故,那就更是禍害今人。德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很好,可以保證電的供應。德國人的節能做的好,有效的利用能源。所以,德國可以關閉所有的核電站。

相關焦點

  • 德國已關閉了20座核電站?開始用煤炭發電,為什不用核電了?
    當地除了自然資源比較匱乏些,這裡的煤炭資源其實非常豐富,而且德國也是一個貿易大國,有和200多個國家有貿易往來。但是為什麼近幾年以來德國已經關閉了近20座核電站呢?如果說是核電事故的國家,關閉核電站也是合理的,那麼德國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核電站產出的能源不是特別的多嗎?難道德國已經發展的非常快速的,已經不需要核電的地步了嗎?
  • 德國為什麼要關閉20座核電站,只用煤炭發電?
    我國應不應該學習德國現在就放棄我國核計劃?通過下文做一個簡單分析1、我們知道,自從20世紀初期,德國搭乘上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快車以來,一路狂飆,且大有取代司機英國的架勢。對於能源的需求是很大的,無論是在電氣還是冶金、化學都需要大量的能源,而德國沒有英國廣闊的殖民地,本土資源貧乏因此德國就必須通過進口來獲取能源和革新技術來充分利用能源。
  • 工業革命的餘輝:英國實現零煤電,最大燃煤電廠轉型生物質發電
    第一次工業革命在英國爆發,燃煤發電走進人類的歷史。今天,同樣在煤電的誕生地,英國開始在逐步實現零煤電。
  • 罷飲東江水後又要不買內地電——網友:也要用愛發電嗎?
    然後於昨天又有重大宣布:要拒內地電力供應。這些港汕們聲稱,香港自己能發電,且電力過剩,而大陸才經常停電,幹嘛要向大陸買電?香港的電力公司集發電、輸電、配電、售電於一體,這一點與大陸不同。中華電力有三個發電廠,龍鼓灘發電廠,青山發電廠和竹篙灣發電廠,其中龍鼓灘發電廠是天然氣發電廠,青山發電廠是燃煤發電廠,而竹篙灣則是作為備用發電廠使用的。
  • 【富裕國家如何看待燃煤】
    根據發達國家所組成的國際能源理事會協相關報告,2001年中國燃煤需求約為6億噸油當量(約合25千兆焦耳),是美國石油消耗產出能源的三分之二;到2011年中國燃煤需求量增加了三倍,為美國石油消耗產出能源的整整兩倍。以一次能源而言,中國國內燃煤使用所得要比中東地區石油產出消耗所得還要多。
  • 海外 震驚,德國核電站遭受破壞性的網絡攻擊
    德國一個核電站遭受了破壞性的網絡攻擊,國際原子能機構負責人Yukiya Amano公開證實了這一消息。Amano承認網絡攻擊核電站是一個嚴重的威脅,但他沒有提供兩起事件的更多細節。幸運的是,網絡攻擊對德國核電站所造成的損失沒有迫使核電站關閉,但他們還是採取了額外的預防措施。「已經發生了,造成了一些問題,」Amano說,「德國的核電站需要採取一些預防措施。」
  • 燃煤發電產業升級支撐我國節能減排與碳中和國家戰略
    [摘要]為應對氣候變化,實現我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必須繼續推進燃煤發電的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的高速發展。
  • 旋轉、跳躍,嗨戰核電站!
    在全國掀起垃圾分類熱潮的同時,全國各地的垃圾發電項目如雨後春筍一般,項目接二連三的建設,那些跟不上環保要求的老舊發電廠又該何去何從呢,德國就有一家廢棄核電站變身的公園案例,真是硬核又刺激,隱盞雲考察現在開始~這座核電廠始建於1972年,位於荷蘭、比利時和德國交界處,由三國合資共花費4億歐元。
  • 核洩漏:車諾比核電站的悲劇
    事故原因是:由於電站採用的核反應堆存在嚴重的設計缺陷,加上工作人員違規操作,使4號反應堆發生蒸汽爆炸,核反應與化學反應交替進行,使事故規模進一步擴大,大量放射性物質外瀉,附近數十萬居民不得不遷移,造成長期棄耕禁牧。       強烈的核輻射嚴重影響著北方的白俄羅斯、蘇聯西部、東歐地區、北歐的斯堪地納維亞半島、烏克蘭等地。
  • 【核政策】白俄科學院院長:白俄羅斯不僅需要第二座核電站還需要第三座
    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主席團主席弗拉基米爾•古薩科夫表示,白俄羅斯在20至25年後將需要第三座核電站,而第二座核電站的建設問題還尚在研究之中。
  • 川普辯論拜登,口出:風力發電成本很高,它會殺死所有的鳥類!
    對於拜登的指責,川普稱 "我們是能源獨立的國家,我比你更懂風能:風力發電成本很高,它會殺死所有的鳥類,很不穩定,存在許多問題……排放的廢氣比天然氣還要多。根據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一份報告,截至2019年,風能成本創下歷史新低,美國新建項目平均每千瓦時不到2美分,使其與其他發電來源的競爭力越來越強。陸上公用事業規模的風能是目前價格最低的能源之一。隨著其產業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風能和太陽能的價格也變得更加便宜。這就是為什麼太陽能和風能與廉價的天然氣一起擴張,而煤廠和核電站卻在關閉。
  • 【分享】核能發電已成能源發展首選
    核電發電量約佔全球發電總量16%  1980年聯合國召開的 「聯合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會議」對新能源的定義為:以新技術和新材料為基礎,使傳統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現代化的開發和利用。用「取之不盡、周而復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資源有限、對環境有汙染的化石能源,重點開發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潮汐能、地熱能、氫能和核能(原子能)。
  • 王乃彥院士:發展核能供熱,緩解大量燃煤造成的大氣汙染
    中國電力科技網「核能發電技術創新高峰論壇」於2018年6月5日在福建福州召開,葉奇蓁院士、王乃彥院士任論壇主席,26位專家對核能利用創新技術發表演講
  • 全球風力發電容量首次超過核能 風電概念股受關注
    全球風能協會(GWEC)20日發布的最新統計報告顯示,全球風力發電能力在2015年底達到43242萬千瓦,較2014年底增長17%,首次超過核能發電。  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新增風電為6301萬千瓦,創歷史最高,相當於約60座核電站發電量。隨著技術更新,發電成本降低、風電信賴度上升,風電的發展一舉超越了核電。
  • 日本核電站再次發生事故,110噸水遭嚴重洩漏,難道這次又要鞠躬?
    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許多新型的發電站應運而生,其中,核電站發電受到了很多國家的追捧
  • 圍攻印度首都新德裡失敗後,大批「農民起義軍」將進攻印度核電站
    新德裡各類阻攔設施已設置完畢根據印度方面報導稱,隨著數十萬印度「農民起義軍」圍攻首都新德裡,這些「農民起義軍」試圖圍攻印度核電站,拖延哈裡亞納邦核電站建造工作,因為這個核電站的建造,大量侵佔印度農民的土地。
  • 2019年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二氧化碳排放配額分配實施方案(試算版)
    日前,生態環境部公布了《2019年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含自備電廠、熱電聯產)二氧化碳排放配額分配實施方案(試算版)》。該試算方案中提供了兩套分配方案,方案一按常規燃煤機組,燃煤矸石、水煤漿等非常規燃煤機組(含燃煤循環流化床機組)和燃氣機組分別設定行業基準值;方案二按照300MW等級以上常規燃煤機組、300MW等級及以下常規燃煤機組,燃煤矸石、水煤漿等非常規燃煤機組(含燃煤循環流化床機組)和燃氣機組分別設定行業基準值。
  • 臺灣中南部空汙加劇 媒體人黃創夏:蔡英文讓臺灣人「用肺發電」
    因為臺中環保局還有各地環保局立刻通知臺電的臺中火力發電廠以及南臺灣的興達火力發電廠,依據「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治辦法」,要求燃煤火力電廠降載1340百萬瓦的發電。說穿了,就是環保單位和當局心知肚明,讓全臺灣雲霧繚繞的原因就是不斷攀高發電量的火力發電廠。
  • KEPCO韓國電力公司中止今後海外燃煤火電項目
    圖片說明:本月15日,出席韓國國會產業通商資源中小風險企業委員會會議的韓國電力公社、韓國水力原子能、韓國電力交易所、韓國南東發發電組織的國政監察會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