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專家發現:魚油能將貯脂細胞轉化為燃脂細胞

2021-02-13 中國水產

點擊上方藍色字,即刻關注

憑藉豐富的維生素和omega-3脂肪酸含量,水產品在保持人體心臟和大腦健康方面的功用上赫赫有名。但是最新研究發現,水產品在降低體重方面也有著重要作用。日本學者研究發現,魚油能將貯脂細胞轉化為燃脂細胞。燃脂細胞能夠幫助對抗肥胖,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燃脂細胞在人體內的含量逐漸減少。

白色脂肪細胞是肥胖背後的元兇,它儲存的多餘能量如果不及時消耗的話會引起遊泳圈和啤酒肚。另一方面,棕色脂肪細胞則主要是進行燃燒脂肪,產生熱量,保持身體暖和。許多和肥胖相關的研究傾向於找出產生更多好脂肪細胞和產生更少壞脂肪細胞的生理機制。最近,在這一領域,從蛋白質,激素甚至是環境方面的研究已經讓人看到了一些希望。

2012年,研究有了新的進展,科學家發現了第三種類型的脂肪細胞——米色脂肪細胞。這些進步為治療肥胖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向。研究人員發現,米色脂肪細胞和棕色脂肪細胞一樣,擁有燃燒脂肪的能力。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棕色脂肪細胞數量日漸減少。

日本京都大學的研究者決定對米色脂肪細胞進行深入的探究:是不是可以通過吃某些食物,再次提高米色脂肪細胞數量?考慮到魚油已經被證明了對健康有諸多益處,研究小組研究了其對老鼠體內米色脂肪細胞梳理的影響。

研究人員對一組老鼠餵食高脂食物,而對另一組老鼠餵食添加魚油的相同食物。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添加魚油的對照組體重減少了5%~10%,脂肪減少了15%~25%。研究小組認為,這是因為消化道油觸發受體,激活了交感神經系統,將白色脂肪細胞轉化為米色脂肪細胞的結果。

高級研究人員Teruo Kawada說,「人們認為日本和地中海地區的食物有助於長壽,但原因是什麼仍需要探討,現在對於『為什麼』我們有了更好的視角」。

該項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上。

相關焦點

  • 科技 日研究魚油可減肥 因分解脂肪轉化為熱量的「米色細胞」
    來源:中國新聞網(2015.12.18)據日媒報導,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河田照雄(食品功能學)等人的科研小組在本月17日發行的英國科學雜誌電子版上發表研究成果稱,通過老鼠實驗證明,攝取魚類中含有的油脂可增加分解脂肪轉化為熱量的「米色細胞」。
  • 研究稱:魚油竟然能幫助戒菸?
    菸草已被國家確定為一級致癌物。有資料表明,長期吸菸者的肺癌發病率比不吸菸者高10-20倍,喉癌發病率高6-10倍,冠心病發病率高2-3倍,循環系統發病率高3倍,氣管炎發病率高2-8倍。有人調查了1000個家庭,發現吸菸家庭16歲以下的兒童患呼吸道疾病的比不吸菸家庭為多。5歲以下兒童,在不吸菸家庭,33.5%有呼吸道症狀,而吸菸家庭卻有44.5%有呼吸道症狀。
  • 魚油軟膠囊對人健康有什麼用?
    深海魚油軟膠囊,是現代比較流行的保健品。它主要是提取於深海的魚體,如三文魚,沙丁魚等比較好。提煉出EPA,DHA來進行精製而成。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的改善作用,主要用於輔助降血脂;魚油的主要成分是EPA和DHA,它們的化學名分別為二十碳五稀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稀酸(DHA)。二者均為不飽和脂肪酸,且分子結構極為接近,因此EPA極易在人體內轉化為高密度脂蛋白(HDL)發揮生理功能。
  • 【保健】澳洲魚油、魚肝油、磷蝦油解讀和對比!
    那麼,我們經常會聽到:澳洲魚油、魚肝油、磷蝦油這些名字,它們到底是什麼?有什麼作用?有什麼區別?下面聽小編一一道來!魚油(fish oil)也就是深海魚油,主要來自沙丁魚、鯷魚(鳳尾魚)、馬鮫魚、鮪魚、野生三文魚等。一些從人工養殖三文魚(或鮭魚)中提取的鮭魚油(Salmon oil),在飼料中可能含0.1%的膽固醇。
  • 魚油軟膠囊保健功效顯著 獲得消費者青睞
    魚油軟膠囊之所以功效顯著,獲得人們青睞,原因得益於不飽和脂肪中所富含的EPA與DHA成分。EPA與DHA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兩大重要組成成分,同時也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但又不可缺少的重要營養素,被稱為人體必需脂肪酸。
  • 科技 臺研究:熱量控制飲食加代餐和魚油 減肥效果更佳
    來源:食品夥伴網(2015.06.20)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臺灣一項研究指出,代謝綜合症患者在為期12周的減肥計劃時,額外使用代餐、魚油,會比只是控制熱量更能甩肉,降低更多降低體脂肪及膽固醇。此次臨床研究針對188位臺灣代謝綜合症患者,分為《熱量控制飲食組》、《熱量控制飲食搭配代餐組》、《熱量控制飲食搭配魚油組》以及《熱量控制飲食搭配代餐及魚油組》共4組進行12周飲食控制計劃,最後共179人成功完成實驗。
  • 喝酒能抗癌!諾貝爾醫學獎有新發現!
    喝酒能抗癌?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3日上午11時30分,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獲得2016諾貝爾醫學獎,以表彰他發現了「細胞自噬」機制。大隅良典在釀酒酵母中發現了細胞自噬的關鍵基因,而這種基因的研究,將會有利於帕金森症、糖尿病、癌症等多種疑難疾病的治療。
  • 每日健康:魚油能改善皮膚炎症反應
    (孫國根)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闞海東教授課題組與陳仁傑副教授帶領林之靖博士和牛越博士研究發現,膳食補充魚油可降低大氣細顆粒物(PM2.5)暴露導致的皮膚炎症反應和氧化應激損傷
  • 【溫馨提醒】:吃魚油不宜過量喲
    魚油來源於深海魚類脂肪的提取物,主要成分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人體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減低血液的黏稠度。  因此,魚油能夠降脂,老年人可以適當服用;同時它對神經細胞有益,對兒童的大腦發育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但是,很多人都把魚油作為日常必備的保健品來服用,有時還加大服用量,認為保健品多吃點對身體沒什麼壞處。
  • 孕期吃魚油和益生菌居然能降低孩子的過敏風險
    不過近期一項來自倫敦帝國學院的研究發現,在孕晚期補充魚油和益生菌也許能降低孩子食物過敏和溼疹的風險。『孕期和哺乳期飲食會影響後代的免疫系統』常見的食物過敏原包括堅果、雞蛋、牛奶、海鮮、小麥等,是由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引起的,會引起皮疹、腫脹、嘔吐等症狀,嚴重時還可能危及生命。
  • 醫學雙語新聞|研究發現:魚油並不利於嬰兒的智力發育
    ,但最近一項研究表明,食用魚油並不利於嬰兒的智力發育。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在懷孕期間服用魚油並不能促進嬰兒的大腦發育。Fish oil has been marketed to women as a prenatal supplement.魚油作為一種孕期補充劑,一直針對女性銷售。
  • 花錢不多功效極高:這6種食物可以幫助細胞再生
    新生細胞的質量取決於當時可用的建材。這樣說很好理解吧?吃對食物,再生的細胞可以比其更替的老細胞更健壯。  我們知道,炎症是身體對受傷、感染、刺激或不平衡的一種反應。遵循抗炎飲食,有助於保護細胞、促進再生。抗炎飲食的要點是什麼呢?
  • 記憶的危險:ABC-DLSCLs細胞淋巴瘤起源於記憶B細胞
    Melnick執行主編:王建祥 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翻譯: 魏小磊 馮茹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血液科活化B細胞樣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activated B-cell lik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s, ABC-DLBCLs)是具有臨床侵襲性和複雜表型的惡性腫瘤,其轉化發生的機制目前尚不明確。
  • 50餘位醫學大咖齊聚MTP,打造中國醫學工程轉化智囊團
    「2016北京國際醫學工程轉化高峰論壇」在科技氛圍濃厚的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MTP)園區落下帷幕。
  • 失明者的希望:用智齒細胞修復角膜! 葉子口腔科普
    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近日在2015年2月23日出版的《幹細胞轉化醫學》(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 新的充電方式:熱電池將熱量轉化為電能
    NUST-MISIS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新型的高能效裝置,被稱為熱電池,它可以將熱量轉化為可用電力。這種新的可攜式電池可以應用於幾乎任何表面,包括衣服,能直接從身體表面發電。 熱-電化學電池的應用將熱能轉換成電能的現代熱-電化學電池(熱電池)已經在實踐中作為開發的標準和基礎。
  • 重大突破:真正的人造卵母細胞!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17日的Nature雜誌上(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為理解卵子形成進程提供了新的藍圖,也為實現人體ESCs和ipsCs轉化提供了技術鋪墊。  紐約人類生殖研究中心主任,卵母細胞生物學家David Albertini(未參與該項研究)評價道,「這是真正的一項突破性成果。」
  • 新發現!復旦大學闞海東課題組:膳食補充魚油可改善大氣顆粒物汙染導致的皮膚損害
    既往研究發現,大氣PM2.5汙染與炎性皮膚病、溼疹、皮膚老化、色素沉著等相關。膳食補充魚油是一種簡易可行的個體化預防措施,但其能否降低PM2.5暴露引起的皮膚健康損害尚不清楚。該課題組設計了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招募65名健康志願者,隨機分成2組,一組持續服用4個月的魚油(2.5g/天),另一組持續服用4個月的安慰劑,通過比較2組PM2.5暴露對皮膚炎症和氧化應激相關標誌物的影響,評估膳食補充魚油對PM2.5皮膚健康效應的幹預作用。
  • Cell:科學家提出腫瘤細胞「幹細胞指數」概念 未來有望開發出抑制癌症進展的新療法
    ,同時也能幫助指導癌症患者採用更加合適的療法進行治療,並且鑑別出開發新藥的靶點。目前大家都認為,健康細胞接受轉化形成的生長中的腫瘤包含以下兩種特徵,即缺少它們所擁有的的特徵,並會以一種無序的方式進行繁殖;這個過程也可以被認為是專門的缺失,腫瘤細胞會不斷逐漸分化開來,一般情況下,癌症幹細胞亞群會驅動腫瘤的生長,而研究人員所提出的「具備幹細胞指數」(stemness indices)就能提供一種測量方法來指示有多少腫瘤細胞會與幹細胞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