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787年憲法頒布的背景
1.邦聯制給美國帶來的問題:美國獨立後建立了鬆散的邦聯制國家,各邦實際處於獨立狀態,中央政府權力弱小,不能解決全國性的問題,這是美國制定1787年憲法的根本所在。
2.啟蒙思想從理想到現實:美國的建國者深受啟蒙思想的影響,面對建國初美國面臨的嚴峻局面,他們既要維護自己的理想——追求自由,又要建立穩定的社會秩序,美國的建國先驅需要做出更加現實的選擇。
3.國際競爭壓力下的變革:美國獨立後,面臨著在北美有著重要影響力的英國和西班牙的有力挑戰,美國必須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保障美國的國家利益。
4.內部穩定政局的必然:隨著美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美國的階級分化也日趨嚴重,不同社會階層的矛盾也日趨尖銳,謝司起義給美國的精英敲響了警鐘。
美國1787年憲法確立的原則
1.聯邦制原則: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美國採用聯邦制,聯邦政府與州政府實行分權。聯邦政府與州政府的權力都是由憲法賦予的,各州保留了一些自治權。
2.中央集權原則:美國1787年憲法明確規定聯邦政府擁有國防、外交等一切大權,把美國由一個鬆散的邦聯,變成一個統一的聯邦制國家,從而加強了中央集權。
3.分權制衡原則:美國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分別由國會、總統和最高法院行使,三者獨立平等,但互相制約。
4.民主原則:總統、議員均由民主選舉產生並有任期限制,對選民負責;人民對政府進行制約與監督。
5.憲法至上原則:美國憲法以及國會通過的法律的效力高於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規定。
歡迎關注 微信公眾號
gh_d930ff38bf7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