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2020年成都三診)(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4 年5月,美國最高法院宣布公立學校中的黑白種族隔離制度違反憲法,但南方許多州拒絕有色人種進入白人學校,最嚴重的一起衝突事件發生在阿肯色州的首府小石城。1957年9月2日,該州州長福布斯派出國民警衛隊阻止黑人學生入學,但未成功。23日,在州長的縱容下,上千名種族主義分子包圍學校,毆打黑人記者,並把8名入學的黑人學生趕走。25日,艾森豪總統不得不動用美國陸軍101空降師,「佔領」了小石城,保護黑人兒童入學。
「小石城危機」爆發後,莫斯科電臺在三個月內發布了160條批評美國的評論,大多都面向亞洲和中東。西歐的許多人對美國作為民主榜樣的名聲進一步受損感到惋惜。拉美的記者常常列舉他們自己種族融合的傳統,表達出更明確的批評立場。近東和遠東的記者則對美國虐待少數民族表達了強烈的譴責,如首爾的《韓國日報》稱美國的隔離問題成為世界有色人種對美國民主和美國生活方式產生懷疑和批評的主要原因。這些報導令艾森豪政府大為沮喪。
——據劉緒貽《美國通史》第6卷等
從上述材料中提取相關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某一重大歷史現象,並結合世界近現代史的所學知識加以評述。(要求:簡要寫出所提取的信息及歷史現象,評述需史論結合、邏輯清晰。)
【參考答案】
[示例1]
信息:美國最高法院宣布公立學校中的黑白種族隔離制度違反憲法,但南方許多州拒絕執行並發生了「小石城危機」。(1 分)
現象:美國民權保障事業發展曲折且並非完美。(3分)
評述:美國1787年憲法並未載入民權保障條款,且存在保留奴隸制的「五分之三」條款等重大缺陷。南北戰爭時期,林肯總統宣布廢除奴隸制度,但種族隔離現象依然存在。二戰後,「小石城危機」暴露出美國自由、平等觀念的虛偽性。儘管在自由民權運動的推動下,黑人最終爭取到了法律權利的平等,但種族歧視至今仍然是美國的一大社會問題。(8 分)
[示例2]
信息:蘇聯莫斯科電臺借「小石城危機」面向亞洲和中東批評美國。(1分)
現象:二戰後,美蘇兩國冷戰對峙形勢嚴峻。(3 分)
評述:二戰後,美蘇兩國逐步形成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的全面冷戰局面。蘇聯針對美國「小石城危機」的對外宣傳,實際上是冷戰在文化、輿論領域的延伸。可見,美蘇兩國的冷戰對峙是全方位的對抗,本質上是國家利益和社會制度的激烈競爭,深刻影響著國際局勢的變化。(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