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上午,豔陽高照,晚報市民記者團第二站走訪了市內的公園、廣場,監督甩鞭健身行為規範執行情況。
自8月9日晚報組織市民記者團首站參觀了市太極體育中心後,市民對晚報組織開展的市民記者團活動給予了充分肯定。晚報市民記者團第二次活動召集令發出後,很多市民踴躍報名,晚報選出10名成員,分別走訪了市區的龍源湖公園、焦作火車站廣場、人民廣場等甩鞭專屬區,監督甩鞭行為。
22日9時許,晚報市民記者團成員來到市龍源湖公園南側西洋亭廣場的甩鞭專屬區。偌大的一片空地上,除了修剪樹木花草的工作人員外,只有一些散步的遊客。「現在,甩鞭愛好者都在規定的時間來這裡活動。」該公園一位工作人員說。據了解,以前,市龍源湖公園北面有幾處空地被甩鞭愛好者佔據,由於甩鞭行為影響了到此遊玩的市民,公園管理處專門為甩鞭愛好者設立了一個活動場地,甩鞭愛好者也自覺遵守公園的規定。
「我在龍源湖公園附近的小區居住,飯後經常來公園散步,之前也見過好幾次甩鞭傷人的事情發生,並且他們甩鞭時發出的響聲很大,影響周圍居民的休息。自從晚報對此現象進行報導後,甩鞭愛好者就自覺地在公園規定的時間、區域內活動,既不影響附近的居民休息,又很安全。給晚報點個讚!」聽到晚報市民記者團來此了解甩鞭行為規範執行情況,一位在龍源湖公園散步的市民伸出大拇指說。
隨後,晚報市民記者團成員來到人口比較密集的焦作火車站廣場。「阿姨,這裡是甩鞭專屬區嗎?」見到焦作火車站廣場東北部甩鞭專屬區內空無一人,市民記者團成員王夢媛走到一位正在附近休息的大娘身邊,疑惑地問。「沒錯,就是這裡。我是住在附近家屬院的居民,對這兒了解得很。」大娘說。她告訴晚報市民記者團成員,自從我市規範甩鞭行為後,焦作火車站廣場甩鞭擾民的問題已經幾乎沒有了,目前,困擾附近居民的是廣場舞問題。「一到晚上,焦作火車站廣場上到處都是跳廣場舞的,在家裡開著電視,都能聽見外面跳舞播放的音樂。」這位大娘說。
晚報市民記者團走訪的最後一站是人民廣場西南側的甩鞭專屬區。該廣場空曠的甩鞭專屬區內,有一個面板立在醒目位置,上面寫著甩鞭的時間、區域等具體細節。晚報市民記者團成員竇成章說,雖然我市規範甩鞭行為後收到了一些效果,但不應僅靠甩鞭愛好者的自律,還需甩鞭愛好者協會出面,分片承包進行管理。比如,讓家住人民廣場附近的甩鞭協會成員監督在此甩鞭的愛好者。除此之外,還可以由協會出面,組織成員一起進行甩鞭活動,在活動中加深彼此的交流溝通。「這樣既鍛鍊了身體,也可以形成一個交朋友的平臺。」竇成章說。
走訪過程中,市民記者團成員在監督甩鞭行為的同時,也遇到了熱心市民的圍觀。不少在公園、廣場休息的市民看到晚報市民記者團成員後,紛紛上前詢問。市民的熱情讓晚報市民記者團成員內心暖暖的同時,也不禁嘆服晚報的影響力。「看來晚報真是深入人心啊,到哪兒都有『粉絲』。」晚報市民記者團成員王秀英笑呵呵地說。
圖 人民廣場的甩鞭專屬區內,一個宣傳面板立在醒目位置,上面寫著甩鞭的時間、區域等具體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