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午,用餐的客人不是很多,稀稀疏疏的坐在角落。
一位長者走進麵館,與父輩相近的年紀,深陷的眼眶和鬆弛的皺紋,看起來有點滄桑又有點落寞。衣服上布滿粉塵,應該是附近的裝修工人。
長者站在麵館中央,打量四周,有點不知所措。店家走過來招呼,問長者要點份什麼。長者看看店家,看看牆上的價目表,依舊茫然。
店家看出長者的窘迫,主動介紹有牛肉麵有拌麵,想吃點什麼?
長者背對著站在我們桌子邊,背有些佝僂,褲子上像擰麻花似的交織著粗糙的補丁,毫無章法的針腳不免讓人心酸。
我還沉浸在琢磨長者的褲子上,只聽長者問了一句:「牛肉麵是什麼面?」本來也不喧鬧的麵館瞬間安靜下來,接著大家不約而同的爆發出一陣笑聲。店家也被這特別的問題弄懵了,友善的笑笑說:「牛肉麵就是牛肉麵啊。」
長者大概被大家的反應困擾的更尷尬了,含糊的不知該說什麼。店家進一步耐心講解,牛肉麵有湯的和幹的,邊說邊指了指牆上的圖片示例,「那種湯的牛肉麵9塊,幹的10塊,要不來一份湯的?」
長者聽到這,終於下定決心似的應承著要一份湯的牛肉麵。坐在離收銀臺最近的位置,正對著玻璃隔間背後忙碌做面的廚師。
隨著時間一點一點滑向正午,用餐的客人陸陸續續多起來,麵館更加熱鬧了。有人呼喊店家拿幾瓶啤酒,被店家和氣的婉拒了,店裡禁止飲用啤酒。客人也通情達理,沒有過多計較,將啤酒的要求換成了飲料。
在等餐的過程中,有客人習慣性的點菸抽起來。店家給其他客人送餐的時候看見了,對著他的方向善意提醒到「麻煩不要餐館抽菸」,可能覺得連續駁了兩位客人的面子並不是明智之舉,加了一句緩和的話「這會兒人太多了,影響其他顧客用餐,等人少一點可以抽。」客人坐在位置上停頓了下,拿著煙出去站到門口抽完了才進來。
我們的飯也端過來了,我的炒麵和他的牛肉麵,味道很不錯,吃飯間隙偶爾聊幾句。旁邊突然伸過來一直手,取桌子上的小碟子。我們都抬起來看,長者動作立刻停住,趕忙謙卑的問道「你們吃蒜嗎?」我們回覆說不吃之後,長者安心的端走了那盤蒜。
我們吃罷飯準備結帳,聽到長者問店家:「老闆,牛肉麵能加面嗎?」店家說吃之前可以加面,吃完以後加面是要另外收錢的。長者看看面前乾淨的只剩湯渣的碗,看看店家,還想問點什麼。店家一邊忙著給忙著招呼客人點餐,一邊忙著結帳。怕長者沒聽懂,皺著眉頭又重複了一遍。
長者猶豫著沒有說話也沒有動,仍然呆在座位上,不知如何是好。一碗帶湯的牛肉麵想要滿足一位體力從業者的果腹需求,實在有點困難,可是如果花錢再點一份,好像又過於奢侈。
我們先一步結帳離開,看了眼桌子上剩下的面,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