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可網上立案 湖北省武漢市江漢法院開設訴訟服務「智能超市」

2021-02-22 法報湖北



作者:法制日報記者 劉志月

實習生 何正鑫 通訊員 王田甜

「掃掃二維碼,就能知道案子立案登記情況,比以前方便多了。」

10月19日,站在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人民法院訴訟服務智能自助區,湖北惠平律師事務所律師袁鬥鬥邊指導助手立案登記邊說。

「以前登記立案需要排長隊,現在網上遞交立案材料後就能收到簡訊通知,通過二維碼還能看到案件進展情況及相關卷宗材料。」袁鬥鬥說。


自9月26日江漢區法院智能自助區正式對外開放以來,這是袁鬥鬥第三次運用智能自助功能辦理業務。

相比袁鬥鬥的輕車熟路,來自江漢區公安分局法制大隊的胡銘還是第一次到自助區辦理業務。

查閱完一起行政案件檔案後,胡銘在自助查詢區試起了與主審法官「一鍵語音通話」的新功能。

「以往得先在大廳查案號,再跑到檔案室查看卷宗,若是需要紙質的文檔,還需要跑到樓下列印,再到相關科室蓋公章才能正式生效,來來回回跑個三四趟,起碼得花上一個多小時,現在幾分鐘就能搞定了。」胡銘說。

《法制日報》記者在現場看到,近200平米的自助區內,設有智能導訴、智能材料收轉區、自助立案、自助閱卷、自助查詢、庭審播放等六大核心功能板塊;當事人在導訴臺驗證身份獲取二維碼後,就可直接到各功能區域辦理業務。江漢區法院辦公室主任韓偉介紹,以往,當事人因不了解案件進度、審判信息不夠公開透明而對法院、對法官不信任、不理解,訴訟服務大廳更是成為這種不滿情緒集中爆發的「重災區」。

基於此,江漢法院訴訟服務智能自助區應運而生,通過全程同步公開案件進度節點信息、庭審實況錄像、卷宗影像資料等,讓案件當事人自由查詢、閱看、列印、掃描、籤收,無需與法官見面即可全自助完成相關訴訟事務。

「信息化運用不單單是機器設備的配置,而是要打造一個平臺,真正惠民便民。」江漢區法院副院長王道瑋說,以前信息化更多用在法院內部管理上,現在更多發揮惠民作用,通過自助服務區、微信平臺等建設讓當事人享受更便捷、高效的訴訟服務,不打官司的人也可以通過服務平臺了解到更多法律知識。

相關焦點

  • 上海法院律師服務平臺正式啟用
    從昨日起,上海法院將在全市範圍內全面開通律師服務平臺,上海1325家律師事務所的近1.7萬名律師均可享受到律師服務平臺的快捷服務。  目前,律師服務平臺主要提供網上立案、網上辦理、網上溝通、網上輔助、網上評價5大類服務,共計24項功能。
  • 交流學習增進友誼 分享經驗共同提高——神池縣法院、平陸縣法院到...
    為學習借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經驗,提升訴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11月22日,神池縣人民法院院長王軍、平陸縣人民法院院長鍾立琰等一行12人到朔州中院參觀考察、交流學習訴訟服務中心、信息化建設經驗。朔州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劉文德陪同參觀。
  • 株洲「移動微法院」這波操作太可以了
    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兩級法院通過「湖南網上法院」、微信小程序「湖南移動微法院」、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等網絡平臺,為當事人提供網上立案、網上申訴信訪、「雲上法庭」等「隔空」服務,讓群眾「一次都不跑」就可打好官司,實現了疫情防控和審判執行「兩手抓」「兩促進」。
  • 民生 | 政務服務「春節不打烊」春節期間可24小時網上繳水費
    春節將至,網上政務服務「春節不打烊」窗口,武漢人1部手機就能搞定百件事。
  • 【法治宣傳】市法院緩緩開展憲法宣傳系列活動!
    在第七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增強全社會的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推進憲法實施樹立憲法權威瑞昌法院開展國家憲法日系列活動////『 憲法宣誓,莊嚴承諾 』12月3日上午,瑞昌法院在審判大樓南門廣場舉行憲法宣誓儀式。
  • 【噌噌噌】關於湖南法院今年辦了多少案……(有圖有真相!)
    隔壁朋友天天問小編,說今年立案登記制改革後,你們的收結案件情況到底如何呢?——「噌噌噌」地漲啊!湖南法院今年收結案數「雙增幅」啊啥叫「雙增幅」?——收案、結案都增加啊!!"漲"成啥樣了?這是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記制改革的意見》5月1日起正式實施以來帶來的新變化。從5月1日起,人民法院案件受理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對依法應該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保障當事人訴權,此舉大大暢通了立案渠道,使收案數量激增。今年上半年,全省法院收案總數呈明顯增長趨勢,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均有較大漲幅。
  • 最高法院:共同訴訟18條裁判意見
    ——華懋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與北京市地石律師事務所、世紀創投有限公司委託合同糾紛案(2014)民四終字第29號 最高法院認為,地石律師事務所和創投公司合併起訴,對同一被告華懋公司分別提出不同的訴訟請求,屬於當事人一方為二人以上的情形。
  • 我今天,上法院了!
    提前按網上的攻略準備好各項材料,通過法院門口和機場安檢一樣嚴格的檢查後,我進入了大廳,想著見了審查官如何陳述自己的冤屈。但事實給了我當頭一棒,我上午9點50分在立案大廳門口的取票機上取到了第50號...等到中午12點下班,才叫到了22號,我深知自己的冤屈無法在當日訴說了,也感嘆如今我國嚴格落實依法治國,大家的維權意識也越來越濃,真是好事一樁。
  • 武漢市10月13日停電、停水通知(十四處停電、四處停水減壓)
    【影響客戶】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禾稼村、官塘村、繞嶺村、官塘工業園、野生動物園。【影響客戶】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石馬村、金龍村、丁灣村、金龍水寨、群生村、腳魚湖。完工後,逐步恢復上述區域供水服務熱線:96510   85802180
  • 淅川法院:審判「走雲端」法官溫莉兩天審6案
    14:00點,隨著聲音、圖像一切正常,確認了各訴訟參與人的身份後,在法官溫莉的組織下,由法官、書記員、公訴人、被告人、辯護人等5人參與的「雲間」庭審活動正式開始,法官助理魏徑在一旁做著輔助工作。據了解,「雲庭」就是利用電腦、手機等視頻平臺,通過網際網路開庭審理的一種在線訴訟方式,屬於「網際網路+司法」的新體驗。
  • 智能提速!全市法院首個智能語音識別庭審系統正式上線!<總第438期>
    同時更標誌著興寧區法院成為全市首家引入智能語音識別系統記錄庭審的法院。「現在開庭。」隨著審判長的發話,法庭上的顯示屏上就自動出現了這兩句話,一字不差。在之後的庭審中,語音識別系統同步記錄和顯示著庭審中法官和訴訟參與人說的每一句話,而原本應該十分忙碌的書記員卻一直未碰過電腦鍵盤。一般的語音輸入,記錄時常會出現錯字。
  • 肇慶中院暢通律師參與訴訟綠色通道
    1月12日,肇慶中院聯合市司法局、市律協召開律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座談會,聽取律師群體對肇慶市法院保障律師執業權益工作的意見建議,在充分探討論證後將相關舉措寫入《辦法》。    《辦法》規定,法院建立律師參與訴訟專門通道,為律師提供「一碼通」服務。逐步實現律師使用律師服務平臺生成動態二維碼,通過掃碼等便捷方式快速進入法院訴訟服務場所和審判法庭。
  • 中山法院成功調解一起網絡買賣合同糾紛案
    春節假期過後中山法院全體幹警以嶄新的面貌投入到新一年的審判工作中新春首個工作日
  • 線上開設賭場 兩年非法獲利62萬元!遵義一男子被法院判刑
    網上開設賭場,每局抽3元、4元,兩年下來,他竟然抽了62萬元的服務費。日前,遵義市一名男子因開設賭場罪,被法院判刑。今年4月,遵義警方在工作中發現,有人在網上開設賭場約人打麻將,於是展開調查。最終,警方查明,當地男子陳某,系網上賭局的組織者,陳某還從中抽頭漁利。
  • 太湖法院通過微信成功調解一起租賃合同糾紛案
    近日,太湖法院民庭法官通過微信成功調解一起租賃合同糾紛案件。1月5日,太湖法院立案受理了原告韋某訴被告王某租賃合同糾紛一案。原告訴稱,2019年韋某與王某籤訂房屋租賃合同,合約期滿,韋某要求王某支付所欠租金、水電費並交付房屋。1月7日,承辦法官通過電話與王某聯繫,得知王某在河南務工,不方便收郵件,遂通過微信向王某送達了傳票等應訴材料,王某收到材料後就表示同意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