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一年中秋之際,我們又開始懷念記憶裡最美好的人,多希望他們能在我們身邊再陪我們賞月吃飯。當想起蘇軾那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之時,怎樣才能夠真正體會到古人悽美詩句的真正含意。如何才可以使逝去的他/她留在身邊,讓愛永不止步,讓我們來找一找答案。
前不久,念世情生命紀念鑽的小鄧,接到一個客戶諮詢骨灰鑽石的電話,「自己愛人的骨灰已安葬在陵園墓地有十餘年了,公墓管理費也臨近到期,不知道安葬墓園已多年的骨灰能否訂製成骨灰鑽石……」與客戶的交流時了解到,她即將出國與女兒團聚,不忍心把愛人孤零零的留在國內的公墓陵園裡。
自女兒出國後,女兒時常牽掛著媽媽,曾多次提出希望媽媽能過去與女兒一家團圓,可是她一直眷念自己的丈夫,直到現在女兒懷孕了不得不需要媽媽的關愛與照顧才答應過去,而且還將會在國外定居,所以她利用這次墓地管理費到期的節點想把丈夫一起帶過去。無意中聽女兒說在國外有人把骨灰做成鑽石,便試著在國內搜尋骨灰做鑽石的代理。經網上查閱對比之後,了解念世情是最早進入大陸專業訂製骨灰鑽石的公司,擁有深厚的團隊力量和成熟的訂製經驗,當得知安葬在墓園的骨灰,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少骨灰裡面的碳元素含量時,最終決定將愛人的骨灰送到念世情做成骨灰鑽石。幾個月後,她將帶著丈夫骨灰培養的鑽石一起去國外和女兒一家團圓,共同迎接新生命的誕生。
據了解,國內的公墓沒有永久性,且墓地管理費也逐年遞增,部分陵園公墓已繳納的多年管理費用已超過當時的購買墓地價格,服務質量也參差不齊,管理費用並沒有發揮它真正的作用。高昂的墓地續交管理費對於普通的家庭來說也是難以接受的現實。
自2011年以來,念世情進入大陸市場首次提出鑽石葬。這種新型的殯葬方式一開始並不被人們所接受,不可否認它是與中國傳統的入土為安的殯葬觀念有所違背。近幾年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思想的進步,人們開始慢慢改變傳統理念,接受新型的殯葬方式。如新的生態葬、鑽石葬、海葬的接受人群數量的增加,讓購買墓地不再是逝者的唯一歸宿,這樣不僅節約了購買墓地與續繳墓園管理的費用,還緩解了國內土地緊張的局勢,不但綠色環保,還體現了殯葬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