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葬、骨灰鑽石葬、你會怎麼選擇?

2021-02-19 念世情生命紀念鑽頭髮鑽骨灰鑽石

導語:寒冬逝去春來到,在這春暖花開的三月末,即將迎來中國又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它是祭祖或掃墓的重要日子。社會文明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紀念故人是否改變。近年來,各殯葬單位在優化傳統祭奠方式的同時,也在積極探索一些新型節能環保、綠色生態的新紀念方式。

公益生態葬

近幾年來,民政部倡導推行生態葬,海葬、散灑等公益活動,全國多數陵園響應民政部號召,結合自身墓地推出的生態葬,如:樹葬、花壇葬、草坪葬、壁葬、室內葬等等,相對於傳統墳地墓葬,生態葬節約土地,費用較低,在清明節、中元節等傳統節日祭掃也更加文明環保。

生活水平的提高讓我們不再滿足普通生態葬,高科技的殯葬也在以不同程度上改變我們的祭奠方式,生態葬發展出現了更多的網絡新名詞,即指高科技泛濫之後演變出來更強大或者更先進的技術以及創新,同時也出現了「殯葬黑科技」。如生態葬或散灑者可以得到一個陵園單位給出GPS定位的坐標牌,一串數字不但顯示了經緯度還顯示了海拔高度,讓親屬以後有跡可循,心裡不再落空。

網絡祭祀

網絡祭祀,家屬在網站上為逝者註冊一塊虛擬"墓碑",並附其生平簡介等相關信息,輸入祭掃人的名字,選擇鮮花、香燭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託思念。或者可以關注其微信公眾號,還可以在微信中為懷念的親友創建一個燭光祈福館,永久保留生前的音容笑貌。同時你還可以通過微信發送祈福館到朋友圈,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共同為愛祈福。

代客掃墓

對於那些離家較遠、假期短,無法親自到已故親人墳頭上緬懷的人來說,如何祭祀先人確實是一件令人糾結的事情:清明不掃墓,有違傳統;要去祭掃,又存在很多客觀原因不能祭祖。市場經濟條件下,有需求便有市場,「代客掃墓」應運而生。據了解,「代客掃墓」服務內容包括三鞠躬、念祭拜詞、打掃墓碑、描字、清理附近雜草、上供品、鮮花、燃冥幣等,並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呈現。

 

可攜式骨灰

其實早在十七世紀的歐洲就出現了一種隨身攜帶以寄託生者對亡者哀思的珠寶——「哀悼珠寶」。到1725年時逐漸演變成為一種鑲嵌亡者髮絲的珠寶,19世紀時,哀悼珠寶以英國最為流行,常以黑色珠寶來呈現,除了常見的金銀材質外,還會應用一些黑色的寶玉石材質,比如黑玉、瑪瑙、黑玻璃、黑珊瑚、黑琺瑯、黑曜石等。

骨灰鑽石

骨灰鑽石(又被稱為生命鑽石),它是採用HPHT技術用模擬地底超高溫高壓環境的壓機將石墨的碳原子結構結晶並重組成鑽石,2011年念世情紀念鑽進入中國大陸,它的出現被殯葬媒體一致評為是「殯葬黑科技」。

因受歷史因素影響,骨灰鑽石在國內還未大範圍普及。以親人骨灰或毛髮訂製的鑽石用做懷念,是一種獨一無二的紀念方式。不管從價格還是意義上來說,都是非常珍貴的,把愛帶在身邊,永不遺忘。這樣方便了那些遠在他鄉、異國的家人們,把思念轉換成永恆!

結束語

社會發展會成為新事物的推動主力,雖然短時間內全面普及生態葬會面臨一定的困難,但相信將來生態葬成為主流殯葬即將指日可待。從土葬到火葬,再從火葬過渡到生態葬,生活環境的改善和思想觀念的進步會促使80、90後甚至00完成這一場殯葬方式改革接力。


相關焦點

  • 骨灰變鑽石?創新葬式知多少
    相比較發達國家千奇百怪的殯葬創意,中國的新型葬式才剛剛起步,不過隨著殯葬改革的推行,現在上海越來越多的墓園開始研發推廣綠色環保的節地生態葬,市民也逐漸接受這種有別於傳統「厚葬」理念的形式。目前本市各大經營性墓地90%以上為節地墓型,除了傳統墓碑小型化,其中有近20%左右的創新型葬式供市民選擇。
  • 骨灰鑽石葬:讓公墓陵園墓地不再是逝者唯一的歸宿
    前不久,念世情生命紀念鑽的小鄧,接到一個客戶諮詢骨灰鑽石的電話,「自己愛人的骨灰已安葬在陵園墓地有十餘年了,公墓管理費也臨近到期,不知道安葬墓園已多年的骨灰能否訂製成骨灰鑽石……」與客戶的交流時了解到,她即將出國與女兒團聚,不忍心把愛人孤零零的留在國內的公墓陵園裡。
  • 葬、樹葬、壁葬…… 節地生態葬漸成紹興新風尚
    今年3月21日,蔡女士徵得其他家人同意後,帶著父母的骨灰,來到位於浙江溫嶺的中國海事碼頭,參加了由省裡舉辦的海葬儀式,將父母的骨灰撒進大海。  記者日前從紹興市民政局殯葬管理處了解到,近年來「節地生態葬」在紹興已經漸成新風尚。
  • 把思念與愛隨身攜帶 南京首推「生命晶玉」生態葬
    點上方藍字「哈爾濱殯葬」快速關注4月2日,南京雨花功德園舉行「生命晶玉」生態葬推廣會,並現場向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趙汝軍夫婦贈送兩座生命晶玉葬
  • 「自然葬」、「鑽石葬」聽說過嗎?一分鐘帶你了解各國殯葬新方式!
    而安放骨灰,只要2500元-3100元左右。「自然葬」包括為回歸自然而撒骨灰,以及為了保護環境而不在墓地構築人工建築物。瑞典:建液態氮殯儀館瑞典女生物學家蘇珊娜·威-馬薩克幾年前成立了充滿科幻色彩的液態氮殯儀館,據介紹,專業人士會先把遺體置於零下18攝氏度的環境中冷凍,然後放在可降解的棺材裡;接著,再把棺材放入零下196攝氏度的液態氮裡,輕輕搖動,遺體會分解成直徑為約5毫米的小顆粒。
  • 「骨灰變寶石」,把摯愛帶在身邊!
    生命晶石的新式葬法也與中國倡導的文明殯葬新風尚相呼應。2月29日,民政部等九部委聯合下發的《推進節地生態葬的指導意見》,明確倡導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主演《流星花園》臺灣明星許瑋倫許瑋倫早在2008發生車禍驟逝,結束她28年的生命,不過她的家人為了永留她生命的美好,當時取出她一小部分的骨灰送往美國製成「生命鑽石」,4隻金黃色的鑽戒已陪伴許家人,每顆造價將近臺幣50萬元,許爸爸表示希望透過鑽石的光芒永遠懷念她。許家人至今仍無法對瑋倫的離去釋懷,許媽媽曾說,家中瑋倫的閨房到現在還維持原狀,每次想收拾整理,一進門就不能自已。
  • 骨灰變晶石——「生命晶石」是鑽石嗎?
    從這點來說,直接稱呼「生命晶石」為鑽石,似乎並不貼切。但有沒有可能真的將骨灰變成鑽石呢?答案是肯定的,寶石行業中已經存在「骨灰鑽」的先例了。他們使用大型儀器和相關技術,從骨灰中提取足夠的碳元素,通過模擬天然鑽石形成的條件,提供極高溫度和極高壓力的環境,將提取出的碳元素轉變為鑽石。該公司也提供將頭髮或家中寵物的骨灰做成鑽石的服務,並且有多種顏色選擇。
  • 在武漢,他們以這樣的方式回歸自然...揭秘最低廉的安葬方式:生態環保葬.
    環保葬,又叫生態葬或節地葬,是一種新的喪葬形式,主要以樹葬、壁葬、草坪葬和花壇葬為主。把骨灰盒埋在樹下、壁櫃中,或將骨灰直接撒入樹叢或草坪中,並採用可降解的材料使之不會對土地產生汙染或破壞。為了深入了解環保葬,編編來到位於武漢市東部組群新城陽邏經濟開發區內的萬福淨土陵園,在這裡我們看到了環保葬的幾種不同形式。
  • 你了解花葬、樹葬嗎?
    我們平時說的節地生態葬,是指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價值導向,採用樹葬、花葬、草坪葬,以及骨灰立體安葬等不佔或少佔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安葬骨灰的安葬方式。節地生態葬是殯葬改革的主要內容,目的在於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和精神文明建設。很多人對新型、環保的節地生態葬好奇,到底哪些屬於節地生態葬呢?節地生態葬包含節地葬和生態葬兩種:塔葬、壁葬、一穴安放3個及以上骨灰為節地葬,花葬、樹葬、草坪葬、不保留骨灰為生態葬。塔葬、壁葬:在骨灰樓(塔、壁等)以格位存放骨灰的立體安葬形式。
  • 「鑽石葬」這種殯葬新模式 你聽說過嗎?
    去年,上海首枚用親人的骨灰做成的鑽石交付。如今,成都也出現了這種可以將親人骨灰做成鑽石銘記的鑽石葬。不過,一位從業者告訴記者,「諮詢的人很多,但真正做的幾乎沒有。」成都市民李緗婷養了一隻博美犬漂漂,從小學六年級開始,陪了她18年。最近,漂漂被查出渾身是病,時日無多。為讓漂漂繼續陪伴自己,李緗婷找人剪下漂漂的兩克毛髮,委託專門的公司做成鑽戒。
  • 骨灰安葬日期的講究和選擇
    死者遺體火化後,安葬的日期一般也有講究的,那麼骨灰安葬選擇什麼日子好呢。
  • 寵物骨灰鑽石:寵物火化後骨灰的別樣紀念
    殯葬公司不僅提供無害化處理, 還有專車運輸寵物屍體, 為寵物舉行告別儀式, 火化後還為寵物準備精美的骨灰罈,主人可以自行選擇留存寵物骨灰作為紀念,亦可以選擇不留存,用更加環保的方式處理。隨著寵物殯葬行業興起和發展,寄託寵物主哀思的產品也越來越多。從價格昂貴的骨灰鑽石,到吊墜項鍊類的小產品,種類繁多層出不窮。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其中比較獨特的一類:骨灰鑽石。
  • 原 創|:鑽石恆久遠,這種黑科技讓死者也能光彩奪目,真正永垂不朽!
    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會選擇船棺葬,有些特殊的死亡方式的話,會選擇水葬,如難產、暴死等。東北的鄂溫克人在人死後,將屍體掛在樹上,風乾後埋葬,這叫「風葬」。但是現在,有一種黑科技在國外流行啦!結果顯示,所有的鑽石都通過了鑑定。只是它來自你的至親摯愛。最早的一枚骨灰鑽石產生於二零零六年,這顆鑽石的研究成功花費了三年的時間。
  • 你知道嗎?
    談到選擇樹葬的原因,他們這樣說。家屬莫先生我們從肇慶市殯儀館了解到,樹葬這類型的節地生態葬既環保,又能寄託家屬對逝者的哀思,覺得這種方式不錯,所以就選擇了樹葬。肇慶市常青仙樂園管理中心主任趙江平從2013年開始肇慶市就推行綠色生態葬(樹葬),今年已經是第七個年頭,目前共有130名先人選擇這種葬法。
  • 把親人骨灰做成項鍊、戒指!玉林人你能接受嗎?
    花葬、海葬、草坪葬,骨灰還可以製作成生命晶石。記者從自治區民政廳了解到,3月29日~4月5日,全區將開展綠色清明主題宣傳周活動,提倡公益殯葬。此外,今年將首次推介將骨灰製作成晶石。 據了解,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這種新型葬法已被引入。什麼是生命晶石?
  • 骨灰做成項鍊、戒指!廣西首次推廣,欽州人你能接受嗎?
    你能接受親人的骨灰做成飾品嗎   點擊查看生老病死,是每個人的一生都會必經的階段,身邊至親的離世帶來的,可能會是很長一段時間的傷心難過,愛,或許會截止於生死之際生命晶石的出現,提供了另一種殯葬選擇,可以永遠保存,大家就可以在家中紀念,不用清明節湧向墓園祭掃,有些長居外地或者國外的子女,可以將生命晶石隨身攜帶,感覺逝去的親人就在身邊。早在兩年前,浙江也推廣過這樣的骨灰處理方式,但是,大家對於這種事物的接受程度確實不一樣的——
  • 「長眠大海」,蘭溪已有八位逝者選擇這種方式告別世界
    還有一個多星期就是清明節了,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殯葬觀念也不斷地更新,生態葬也越來越受到居民的青睞。
  • 親人的骨灰可以.....
    近日劉女士將父親的一部分骨灰製作成了「生命晶石」這也是合肥首次推出
  • 【惠民】你知道嗎?在遼源選擇這兩種節地生態葬式葬法不花一分錢!
    幾年來,我市在改變焚燒封建迷信殯葬祭祀用品陋習的同時,積極推行樹葬、海葬等節地生態葬式葬法。  樹葬  樹葬是指將骨灰直接撒於樹下或使用可降解容器將骨灰埋於樹下,並以樹為碑,不留墳頭、只作標記,讓生命在綠色中延續的生態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