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服務:骨灰安葬儀式的基本流程

2021-02-22 明月風水墓地

—— 場地準備 ——

提前到墓地清穴、擦碑、打掃周邊環境。

在墓前插立大黃傘,既可以作為下葬的標誌,又可防雨防曬等情況;準備若干座椅,有老人參加時萬須注意此項。

進入墓穴之神道,或墓穴前面及周邊,可根據家屬需要,進行個性化裝飾,例如鋪設地毯、擺放鮮花、氣球輓聯,甚至帷幕布置等。關於下葬儀式中地毯、輓聯、鮮花、帷幕、授帶等的顏色,目前沒有統一的規定或說法,一般可多用黃色(富貴之色),逝者是年過七十的老人則仍可用大紅(生命之色),但這些都須先與家屬溝通,以免臨時起意見上的分歧和爭執。這些都須在下葬前布置妥當。

若儀式在室內進行,拜祭廳布置可參照家奠禮儀式場景;若在墓園內墓穴前進行,則可布置得寬鬆一些。

如果下葬儀式規模較大,都應在前一天準備到位,開始前再仔細檢查;如果規模較小,則可在儀式開始前幾小時準備完畢。


—— 禮儀人員安排及物品準備 ——

★司儀一名
★襄儀兩名
★護靈若干名(相當於儀仗隊守護在儀式場面周圍,場面大時使用)
★遮陽傘、遺像、靈位牌
★家屬自備供品(水果、鮮花、酒、香燭等)
★水盆、擦手巾
★跪墊數塊
★放音設備,磁帶(哀樂或逝者生前喜愛曲目)
★隨葬物品

—— 您身邊的安葬專家 ——

    葬經有云:葬者,藏也,乘生氣也。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則為生氣。
    現今去往陵園的比較多,那麼如何定向?最精髓的朝向問題卻被忽視的一乾二淨,不懂的人以為墓碑的朝向好就行了,坐北朝南,非也。
    最精髓的在於骨灰盒的擺放,隨葬品的配比,什麼可以用什麼不能用?用什麼棺床?殯葬用品目前種類繁多,各網站都有銷售,那麼應該選擇什麼呢?
    曾有陵園的安葬師傅連位置都擺錯了,男女主次長幼不分等,更有甚者連骨灰盒都擺反了,那麼何來風水?何來庇護子孫?選擇墓地主要的是為了保佑後人,庇護子孫,逝者安息,生者前行。專注行業十餘年的我,可以負責任地跟您說,每個墓穴的位置都不同,骨灰盒擺放才是決定風水的關鍵點,收水口,左右砂等。
    除此之外,安葬的日子和時辰都很關鍵,不是您看看黃曆,或者讓非專業人士給您選一個就可以了,要根據逝者的命理,家中子女人數等,甄選適合的日子和時辰,每個日子不同,每個時辰不同,安葬封穴時迴避轉身的犯太歲的屬相也不同(血緣關係親屬除外)。
    此道之精髓,為方便廣大逝者家屬,本著逝者安息生者前行的宗旨,至今安葬千餘逝者,暖穴、拜山神、喊月臺、羅盤定位、主持流程、淨穢、接送骨灰車的肅清等,經驗豐富。

明月網至今已安葬上萬戶家庭,擁有完善的安葬體系和專業的安葬團隊,如有需要,敬請諮詢24小時服務熱線:400-135-8678

立即掃一掃 預定明月網安葬儀式

相關焦點

  • 明月網:安葬指導
    除此之外,安葬的日子和時辰都很關鍵,不是您看看黃曆,或者讓非專業人士給您選一個就可以了,要根據逝者的命理,家中子女人數等,甄選適合的日子和時辰,每個日子不同,每個時辰不同,安葬封穴時迴避轉身的犯太歲的屬相也不同(血緣關係親屬除外)。
  • 骨灰安葬日期的講究和選擇
    死者遺體火化後,安葬的日期一般也有講究的,那麼骨灰安葬選擇什麼日子好呢。
  • 安順殯儀館:領取骨灰必須有墓位證?
    安順市民政局:並未要求必須要有墓位證才能領取骨灰,同樣提倡骨灰樹葬、拋撒等方式,但必須向當地民政部門申請,「整個過程,我們要監督,防止喪屬未按照申請方式,處理骨灰。」貴州省民政廳:未曾發文要求購買公墓才能領取骨灰,「我們也不可能這樣做,這會讓人誤認為民政部門通過這種方式推銷公墓。」個別地市實行了「骨灰跟蹤制度」,以監督骨灰的去向。
  • 明年1月起,這樣安葬親人,最高補貼2420元
    近日,市民政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了《關於開展節地生態安葬獎補工作的通知》,從2020年1月1日起,對參與不保留骨灰和標誌物的節地生態安葬承辦人進行獎補,引導更多的市民移風易俗, 讓生命在自然中延續。據介紹,受「入土為安」傳統觀念的影響,市民在為去世的家屬進行安葬時,絕大多數選擇公墓安葬,再加上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土地資源日趨緊缺,這些都促使墓地需求不斷增長。
  • 麗水三位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
    什麼叫節地安葬,就是為了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鼓勵引導人死後用樹葬、海葬等不佔地或者少佔地的方式安葬骨灰。昨天,老白就到溫嶺參加了一起海葬儀式。昨天下午,在台州溫嶺海事碼頭,為全省各地的30位逝者舉行了海葬儀式。我們麗水有三例參加海葬,其中蓮都兩例,縉雲一例。這是我市首次組織參加集體海葬。在舉行了簡短莊重的儀式之後,家屬帶著骨灰上船,船往東海開去。
  • 錦州市四區實行免費獎補節地生態安葬 樹葬、花(壇)葬、草坪葬免費且一次性獎補1500元
    限四區戶籍   三種葬法免費並獎補節地生態安葬,就是以減輕群眾安葬負擔、節約土地資源、保護自然環境、推動移風易俗、倡導社會文明為導向,鼓勵和引導人們不佔或少佔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實行樹葬、花(壇)葬、草坪葬,就是將骨灰裝入可降解骨灰罐(盒)直接埋入地下,地表不留墳頭、不設碑,可在適當位置設置姓名標識牌。
  • 骨灰變鑽石?創新葬式知多少
    逝者的骨灰被放在可降解的骨灰罈中,深埋於花叢之下,每個花壇葬穴位僅佔地約0.05平米左右。花壇中的石碑上可鐫刻所有逝者的姓名,方便後人前來祭掃。佔地不過1平米,卻能安葬幾十穴骨灰。通過樹木生長的方式將「生命」延續。草坪葬
  • 禮韻傳千年,佑澤福萬家——石家莊市殯葬管理處||骨灰移靈 暫厝儀式
    為進一步推行移風易俗、生態節地的環保理念,促進人與自然、與社會的和諧相處,倡導文明祭祀,提供優質服務,留住青山綠水,共建美麗家園,石家莊市人民紀念堂將對紀念堂內聚英閣與長安廳兩處進行改造升級
  • 彌渡殯葬改革丨新街鎮首例和第二例亡故人員實現骨灰節地安葬
    彌渡網外賣兩公裡免配送費,點擊文字下單自2020年5月31日零時全縣全面推行殯葬制度改革以來,新街鎮抓實全程跟蹤服務    出現亡故人員後,各村殯葬管理協會第一時間組織人員入戶開展全程跟蹤服務,督促遺體火化後,繼續跟蹤骨灰規範安葬事宜,按照不亂埋亂葬、不超平方面積安葬、不硬化磕頭臺的「三不」原則,督促骨灰節地安葬。
  • 來生願做一棵樹——寧波市鄞州區省級樹葬示範點第四屆集體樹葬安放儀式順利舉行
    ✦各界人士參加樹葬安放儀式生態樹葬在莊重肅穆的儀式中,利用可降解骨灰盒,將逝者骨灰盒葬於樹下40到50公分處,不設墓室,不留墓碑,不留墳頭,通過鮮花、黃絲帶、紙鶴、思念卡等進行追思。✦樹葬流程自國家民政部、發改委等部門在2016年和2018年先後發布的《關於推出節地生態葬的指導意見》和《關於進一步推動殯葬改革,促進殯葬事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來,生態殯葬已成為促進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事業。
  • 親人的骨灰可以.....
    「生命晶石「服務大蜀山文化陵園工作人員介紹,「生命晶石」即「骨灰晶石」,是通過壓力高溫升華等尖端技術,將骨灰製作成「體積小、形態美」的類寶石產品,通過藝術化的設計,成為情感寄託載體。「生命晶石」技術最早出現在美國,然後傳入日本等人口密集地,並得到很好的發展和應用。
  • 骨灰鑽石葬:讓公墓陵園墓地不再是逝者唯一的歸宿
    前不久,念世情生命紀念鑽的小鄧,接到一個客戶諮詢骨灰鑽石的電話,「自己愛人的骨灰已安葬在陵園墓地有十餘年了,公墓管理費也臨近到期,不知道安葬墓園已多年的骨灰能否訂製成骨灰鑽石……」與客戶的交流時了解到,她即將出國與女兒團聚,不忍心把愛人孤零零的留在國內的公墓陵園裡。
  • 攸縣:以獎補機制為引擎,加快推進生態安葬事業發展
    實施節地生態安葬是保護生態環境,節約土地資源,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事業的一項重要舉措。
  • 真·骨灰拌飯!女子要將她媽的骨灰配烤雞吃掉
    她留下了母親的一份骨灰,沒有安葬,而是每天用手指蘸一點吃進肚子……臨近聖誕,她決定做一桌聖誕大餐,把母親的骨灰灑在烤雞和布丁上,吃下去。她說只有這樣,才能感受到母親一直陪在她身邊。據英國鏡報報導,今年5月,帕森斯的母親多琳(Doreen)因為胸部感染氣道梗阻,突然身亡。帕森斯非常愛她的母親。
  • 把親人骨灰做成項鍊、戒指!玉林人你能接受嗎?
    花葬、海葬、草坪葬,骨灰還可以製作成生命晶石。記者從自治區民政廳了解到,3月29日~4月5日,全區將開展綠色清明主題宣傳周活動,提倡公益殯葬。此外,今年將首次推介將骨灰製作成晶石。 據了解,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這種新型葬法已被引入。什麼是生命晶石?
  • 「骨灰變寶石」,把摯愛帶在身邊!
    日前,這種可以將摯愛製作成飾品攜帶在身邊的新型葬法被引入上海,生命晶石工作室近日正式在上海益善殯儀館掛牌服務。灰白色的骨灰,經晶石化後,因所含微量元素的不同而顏色形態迥異,有的晶瑩透明,猶如琥珀,有的多色交雜,猶如雨花石,有的則與普通石頭相仿。
  • 寵物骨灰鑽石:寵物火化後骨灰的別樣紀念
    對於許多人而言, 寵物已經是生活中的親密夥伴, 寵物火化殯葬服務也越來越「人性化」。殯葬公司不僅提供無害化處理, 還有專車運輸寵物屍體, 為寵物舉行告別儀式, 火化後還為寵物準備精美的骨灰罈,主人可以自行選擇留存寵物骨灰作為紀念,亦可以選擇不留存,用更加環保的方式處理。隨著寵物殯葬行業興起和發展,寄託寵物主哀思的產品也越來越多。從價格昂貴的骨灰鑽石,到吊墜項鍊類的小產品,種類繁多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