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陵園推出新服務:逝者骨灰做成項鍊,親屬可隨身佩戴……

2021-03-01 熱點研究室

20日,安徽合肥一家陵園推出了"生命晶石"服務。市民可以將逝去親人的部分骨灰製成項鍊等飾品,隨身佩戴。

陵園工作人員介紹,生命晶石是使用部分骨灰進行高溫負壓的技術處理後,冷卻之後自然凝結成晶體。晶石裡面的骨灰含量基本上可以達到99%,自從推出生命晶石之後,每天大概會有三十多家的親屬諮詢。

因為現在人多地少,墓地越來越貴,把骨灰變成體積更小的晶石,更加環保和節約土地。把親人做成飾品,也更方便祭掃,還可以將其帶在身邊去看沒有看過的世界,完成未完成的心願。

目前,上海、蘇州、濟南等地的殯葬機構都推出了這項服務。

但是,要將去世的親人做成晶石項鍊隨身帶在身上,對於不少人來說還是一件接受不了的事情。

雖然有人覺得這樣做挺好,特別是對於那些和死者感情特別深的愛人、子孫等,將親人隨身攜帶,將會撫平他們內心的傷痛,幫助他們儘快開始新生活。某種意義上,用這種方式,親人就可以一直陪伴在身邊了。

而且,這種方式又不違法犯罪,還對節省土地有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對於人死後該如何處理才能更節省土地,其他國家也有過嘗試,去年日本就曾推出過一款迷你骨灰盒,引發過眾多網友的關注。

這種迷你骨灰盒叫做"Popo",定價為1.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796元),有多種少女風的顏色,用黃銅打造,內部經過精打細磨,盒蓋是旋轉式的,避免骨灰撒落。

同時,這種骨灰盒還配有一個小型皮包,皮包內設置有存放照片的地方,以便人隨時打開回憶逝者的模樣。

當時,日本廠家的宣傳點是,這樣的迷你骨灰盒可以讓人隨身攜帶,帶著逝去的親人去生前最喜歡的地方。

有人覺得,人生太漫長,活著已經夠累了,為什麼對待死亡的時候不能輕鬆一點呢?所以這種迷你骨灰盒,也收穫了不少客戶。

這種喪葬理念和西非國家加納非常相似,當地有人去世之後,加納人會穿著黑色或紅色的服裝大跳抬棺舞,每次都要跳30分鐘以上,全程都是狂歡,沒有人悲傷流淚。

然而在中國,要推行相對而言更輕鬆的喪葬理念,恐怕會很難。

自古以來,中國社會的文化傳統都告訴我們,人死之後要入土為安。所以,人們在死去之後,都希望親人能將自己埋在地下。但是,隨著中國人口的不斷增長,對於土地的需求也水漲船高,要找到一塊墓地,越來越難了。

有數據顯示,我國經營性公墓數量有限,供需缺口正在不斷增大。截至2018年,我國民政部門管理的公墓數量為1367個,較之10年前僅多了59個。

同時,殯葬需求卻在不斷上漲。2018年,我國有火化爐6444臺,火化遺體501.7萬具,比2017年增加19.7萬具,火化率50.5%,比2017年增加1.6個百分點。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和殯葬行業的快速發展,這一數據或許還將上升。

與此相對的,就需要更多的墓地來安放這些遺體。

前段時間,天津的"骨灰小區"就因為將公益性骨灰堂改成住宅樣式,違規存放10萬隻骨灰盒,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如果找不到、買不起一塊墓地,那麼將親人的骨灰製作成晶石項鍊帶在身上,或許也是一種選擇。只是據了解,製作一個1.5-2克拉的骨灰鑽石,價格就高達20-50萬人民幣,不知道就算是想將親人的骨灰做成晶石項鍊,有多少人能買得起呢?

相關焦點

  • 把親人骨灰做成項鍊、戒指!玉林人你能接受嗎?
    花葬、海葬、草坪葬,骨灰還可以製作成生命晶石。記者從自治區民政廳了解到,3月29日~4月5日,全區將開展綠色清明主題宣傳周活動,提倡公益殯葬。此外,今年將首次推介將骨灰製作成晶石。 據了解,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這種新型葬法已被引入。什麼是生命晶石?
  • 合肥首次推出!親人的骨灰可以.....
    近日劉女士將父親的一部分骨灰製作成了「生命晶石」這也是合肥首次推出
  • 骨灰做成項鍊、戒指!廣西首次推廣,欽州人你能接受嗎?
    你能接受親人的骨灰做成飾品嗎   點擊查看生老病死,是每個人的一生都會必經的階段,身邊至親的離世帶來的,可能會是很長一段時間的傷心難過,愛,或許會截止於生死之際生命晶石的出現,提供了另一種殯葬選擇,可以永遠保存,大家就可以在家中紀念,不用清明節湧向墓園祭掃,有些長居外地或者國外的子女,可以將生命晶石隨身攜帶,感覺逝去的親人就在身邊。早在兩年前,浙江也推廣過這樣的骨灰處理方式,但是,大家對於這種事物的接受程度確實不一樣的——
  • 骨灰做成項鍊、戒指!廣西首次推廣,北海人你能接受嗎?
    花葬、海葬、草坪葬,骨灰還可以製作成生命晶石。記者從自治區民政廳了解到,3月29日~4月5日,全區將開展綠色清明主題宣傳周活動,提倡公益殯葬。此外,今年將首次推介將骨灰製作成晶石。 據了解,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這種新型葬法已被引入。生命晶石即骨灰晶石。經過高溫晶石化後,會形成像雨花石般的石頭,體積約佔原骨灰的10%。
  • 骨灰鑽石葬:讓公墓陵園墓地不再是逝者唯一的歸宿
    前不久,念世情生命紀念鑽的小鄧,接到一個客戶諮詢骨灰鑽石的電話,「自己愛人的骨灰已安葬在陵園墓地有十餘年了,公墓管理費也臨近到期,不知道安葬墓園已多年的骨灰能否訂製成骨灰鑽石……」與客戶的交流時了解到,她即將出國與女兒團聚,不忍心把愛人孤零零的留在國內的公墓陵園裡。
  • 一分鐘帶你了解各國殯葬新方式!
    在除去「顆粒」中的重金屬後,便可把「顆粒」裝進一個由玉米澱粉做成的可降解容器,埋入墓園地下。墓園中將種植各種植物,遺體留下的「顆粒」可以給這些植物提供生長所需的養分,讓逝者在大自然中獲得另一種形式的「重生」。
  • 生態葬、骨灰鑽石葬、你會怎麼選擇?
    近年來,各殯葬單位在優化傳統祭奠方式的同時,也在積極探索一些新型節能環保、綠色生態的新紀念方式。公益生態葬近幾年來,民政部倡導推行生態葬,海葬、散灑等公益活動,全國多數陵園響應民政部號召,結合自身墓地推出的生態葬,如:樹葬、花壇葬、草坪葬、壁葬、室內葬等等,相對於傳統墳地墓葬,生態葬節約土地,費用較低,在清明節、中元節等傳統節日祭掃也更加文明環保。
  • 明月服務:骨灰安葬儀式的基本流程
    在墓前插立大黃傘,既可以作為下葬的標誌,又可防雨防曬等情況;準備若干座椅,有老人參加時萬須注意此項。進入墓穴之神道,或墓穴前面及周邊,可根據家屬需要,進行個性化裝飾,例如鋪設地毯、擺放鮮花、氣球輓聯,甚至帷幕布置等。
  • 骨灰變晶石——「生命晶石」是鑽石嗎?
    IGI官網:http://www.igiworldwide.comIGI上海分部聯繫方式:諮詢電話:021-38760730電子郵箱:shanghai@igiworldwide.com清明節前後,一則關於「骨灰變晶石」的新聞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上海市殯儀服務中心推出殯葬新形式——將逝世親友的骨灰經過燒制轉變為「生命晶石」。
  • 「骨灰變寶石」,把摯愛帶在身邊!
    日前,這種可以將摯愛製作成飾品攜帶在身邊的新型葬法被引入上海,生命晶石工作室近日正式在上海益善殯儀館掛牌服務。灰白色的骨灰,經晶石化後,因所含微量元素的不同而顏色形態迥異,有的晶瑩透明,猶如琥珀,有的多色交雜,猶如雨花石,有的則與普通石頭相仿。
  • 麗水三位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
    什麼叫節地安葬,就是為了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鼓勵引導人死後用樹葬、海葬等不佔地或者少佔地的方式安葬骨灰。昨天,老白就到溫嶺參加了一起海葬儀式。昨天下午,在台州溫嶺海事碼頭,為全省各地的30位逝者舉行了海葬儀式。我們麗水有三例參加海葬,其中蓮都兩例,縉雲一例。這是我市首次組織參加集體海葬。在舉行了簡短莊重的儀式之後,家屬帶著骨灰上船,船往東海開去。
  • 把思念與愛隨身攜帶 南京首推「生命晶玉」生態葬
    據悉,「生命晶玉」是通過現代科技,將逝者骨灰高溫液化自然冷卻後形成的一種結構穩定的骨灰結晶體,不會受潮和風化變質,可以長久保存。      當天,記者在雨花功德園桂苑看到,一對巨型的蝴蝶雕塑揭幕,這座名為「蝶戀花」的雕塑將成為「生命晶玉」生態葬所在地。
  • 骨灰變鑽石?創新葬式知多少
    逝者的骨灰被放在可降解的骨灰罈中,深埋於花叢之下,每個花壇葬穴位僅佔地約0.05平米左右。花壇中的石碑上可鐫刻所有逝者的姓名,方便後人前來祭掃。一段時間後,骨灰罈將溶解在土壤中,逝者回歸自然,土地可循環使用。樹葬
  • 寵物骨灰鑽石:寵物火化後骨灰的別樣紀念
    對於許多人而言, 寵物已經是生活中的親密夥伴, 寵物火化殯葬服務也越來越「人性化」。殯葬公司不僅提供無害化處理, 還有專車運輸寵物屍體, 為寵物舉行告別儀式, 火化後還為寵物準備精美的骨灰罈,主人可以自行選擇留存寵物骨灰作為紀念,亦可以選擇不留存,用更加環保的方式處理。隨著寵物殯葬行業興起和發展,寄託寵物主哀思的產品也越來越多。從價格昂貴的骨灰鑽石,到吊墜項鍊類的小產品,種類繁多層出不窮。
  • 蘭溪20名逝者魂歸大海
    12月2日上午7時,20戶逝者家庭在參加完簡短的告別儀式後,便啟程前往舟山普陀山,將逝者骨灰送往大海,完成他們的遺願。這是蘭溪啟動海葬至今,單次海葬規模最大、參與者最多的一次。茫茫大海中,伴隨著鮮花和音樂,承載著逝者骨灰的降解陶罐被緩緩放入海中。聲聲汽笛聲,表達了親人們對逝者的聲聲祝願,希望他們一路走好。鄭昊安的爺爺,生前便與幾個好友相約,決定用海葬的方式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今天我參加了集體海葬儀式的整個過程,對生態安葬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相比傳統的喪葬方式,海葬確實更環保。」鄭昊安說。「阿姨生前很喜歡聽廣播,有一次偶然聽到國家在推行海葬。
  • 紹興20名逝者在舟山集體海葬……
    近日,諸暨市民政部門陪同逝者家屬赴舟山開展第15次集體海葬儀式,20名逝者在舟山蓮花洋「入海為安」。在舟山市沈家門碼頭邊,「新天恆」號殯葬專用船船艙內,家屬面向花圈、輓聯,集體默哀,與親人做最後的告別。隨著汽笛鳴響,「新天恆」號駛向舟山蓮花洋觀音神像附近海域。
  • 承接遺體接運、化妝、整容、冷藏、火化、骨灰寄存等一站式殯儀服務!
    公墓及殯儀館共佔地117.3畝,建築面積11900平方米,總投資1.33億元,主要包括殯儀館、城區公墓、服務中心三大部分。殯儀館項目佔地7.3畝,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總投資1326萬元,於2016年1月開工,2018年8月竣工。殯儀館以生態化、文明化、園林化、功能合理化為建設目標,內設置有辦公區、火化區、骨灰寄存區等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