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7日是85路駕駛員唐福麟最難忘的一天。
那天是楊高公交迎接新巨龍的日子。為了創建品牌路線,也為了緩解陸家嘴至長島路間的高客流量,楊高公交公司引進了一批青年牌JNP6180G車型的巨龍車,又稱新巨龍。
「迎新」的當天晚上,第一輛車從浙江出發,上海的公交迷不約而同地驅車前往發車地,而後一路追隨新車,連夜駛回上海。
新巨龍車堪稱當時最高檔的一款車型,長18米,核定載客可達163人,聚集了歐洲最先進的配置,不僅有空調和防側滑的電子剎車系統,中門還設有輪椅專用踏板,一旁預留輪椅置放,還配備了電子動態顯示牌。一輛車的 「身價」將近200萬元,絲毫不遜於豪華大巴。
由於新巨龍車的車廂特別長,兩邊的車尾都是盲區,並且轉彎時內輪差較大,很容易蹭到馬路牙子,非常考驗司機的水平。所以,能開巨龍車的,都是老司機。
唐福麟是經過層層篩選後脫穎而出的幸運兒。因為曾經開過14米老巨龍、行車記錄優異,被列入新巨龍司機的名單。在新車還沒到位之前,他就跟著青年廠派來的帶教師傅在場內跑圈,幾輪下來,公司裡精選出的三十幾個老司機被篩減到了二十幾個,最後能真正上車的也就十來號人。
司機是百裡挑一,乘務員的選拔也絕不馬虎,全國交通運輸系統的勞模代表張豔是85路巨龍車首批乘務員之一。她說,當時公交部門要在車上推出「1+2」航空服務模式,即1輛車配備1名駕駛員和2名乘務員,要求駕駛員安全行駛公裡數不得低於30萬公裡且有14米巨龍車駕駛經驗,乘務員不僅對身高、相貌有要求,還要擅長景點介紹、換乘諮詢、提攜行李等便民服務技能,要求特別高,儘管如此,大家依舊爭著做巨龍車的司乘人員。
新上線的巨龍車上不僅有暈車袋、風油精、便民袋、充電寶、餐巾紙等,今年疫情防控期間還增加了口罩、洗手液等物品。有的小車迷為了體驗一把品牌線路,情願在車站等上兩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