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27日,"2014廣東合作社質量提升工程年"公益活動走進陽西縣上洋鎮,專家調研團就西瓜生產、銷售,以及合作社運營等問題與社員交流。活動得到當地政府支持。
自上世紀80年代起,陽西縣開始大規模種植西瓜,目前上洋鎮為主栽區,年均種植面積3萬畝以上。當地農戶從11-12月開始播種,主要是黑美人、小麒麟等品種,畝產3000-5000斤。4-5月陽西西瓜上市,此時海南剛結束銷售,其他產區的西瓜尚未上市,市場處於空檔期,價格可超過1元/斤。
調研團認為,長期連作、缺乏科學施肥機制,導致當地土壤缺少有機質,有益微生物數量減少,有害線蟲和微生物大量繁殖,是西瓜種植產生各種問題的主因。
"改良土壤,改善西瓜生長環境是當務之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員彭慶務說,在晚造種植水稻進行輪作基礎上,還要重視施用有機肥,堅持基肥與追肥相結合。他提醒瓜農,不能偏施氮肥,否則西瓜在結果期徒長葉,易引起枯萎病和疫病發生;結果期要注意補鉀、鈣和硼。
彭慶務老師在講課。
深圳市芭田生態工程股份公司代表張志武開出西瓜營養套餐,即基肥以優質有機肥為主,每畝施用芭田精製有機肥或生物有機肥2-3袋,約80-120公斤/畝,另加芭田胡集鈣鎂磷肥200-400公斤/畝,整地時施入,和土混勻。
西瓜白粉病是瓜農最頭疼的問題。種植大戶姚兆炯介紹,白粉病擴散迅速,發現病症後三天內病斑就會連成片,葉面布滿白粉。葉柄和莖上的白粉較少,病葉枯黃、捲縮,植株逐漸枯死。彭慶務說,白粉病重在預防,一旦發病,初期可用8%氟喹唑、25%苯醚甲環唑倍液防治,約5天一次;中後期可用醚菌酯、乙嘧酚等防治。用藥時要噴施葉背。中農立華廣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廖華星建議,巴斯夫翠澤是防治白粉病不錯的選擇,但也要多種農藥輪流使用。
(江樹鋒)
記者、專家組成的調研團與上洋鎮西瓜種植大戶座談,交流種植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彭慶務老師觀看瓜農嫁接西瓜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