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昌平過冬至,又是習俗滿滿的一天 !

2021-02-14 愛上昌平

冬至,

俗稱「冬節」「長至節」

或「亞歲」等。

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

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

養生即是保暖,

身體暖暖的,氣血才會順暢,

才可避免許多疾病的發生。

保暖強調的是頭和腳。

泡湯沐浴是最好的選擇 。

九華山莊的「中式皇家宮廷藥浴特色浴」。在九華有很多御醫傳人,他們專門為顧客調配特色藥浴配方,加上溫泉水一起使用,有很好的養生功效。

這裡的藏藥養生會館提供的藏藥養生產品,養生功效也是極好的,在幽靜私密的藏藥會館裡做做spa,伴隨著氤氳香氣的薰香,靜心休憩一番,一季的疲憊也煙消雲散。

人們常把腳稱為「人之根本」,正因為腳是三陰經交匯的地方,所以比較怕冷,最好的活血驅寒方法,就是泡腳,通過泡腳讓體內氣血循環起來。同時還能刺激五臟六腑的反射區,幫助排出寒溼之氣。

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

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

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

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

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陽坊勝利涮肉為清真餐飲,採用傳統的銅鍋炭火,30多種中草藥秘制調料和清湯涮食的飲食方式為主。地道的大盤肉、羊上腦、雪花肥牛,別提有多嫩了,肉切的很薄,入鍋即熟,入口即化。

還有很多新鮮的當季配菜。菌類全拼、時蔬和甜蒜等都是是不錯的選擇 。吃多了涮羊肉,時不時吃一點爽口的青菜也是十分舒服的。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飲食風俗,

南方喜食湯圓麻餈等 ,

中國北方多數地方有吃餃子的習俗。

說到吃餃子,

那當然少不了我們大昌平的

五色餃子宴,分別用白蘿蔔、紫甘藍、菠菜、胡蘿蔔、心裡美蘿蔔的菜汁和面,包上酸菜、茴香、韭菜等各種餃子餡,不僅口味不同、營養豐富,顏色和模樣也十分地招人喜愛。

居庸關村四季養生宴尤推冬瓜湯鍋養生宴,冬瓜可以中和羊肉微微的羶味,品嘗肉質鮮嫩的羊肉時味蕾還能感受到冬瓜獨特的淡淡清香,實屬美味。羊肉溫而不燥,冬瓜寒而不涼,正是冬季裡滋補身體的養生佳選。

冬至小貼士 

1、留意防寒保暖。在氣溫降到0℃以下時,要及時添加衣服。

2、合理調理飲食起居,不酗酒、不吸菸,不過度勞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心情要穩定、愉悅,切忌發怒、煩躁和精神抑鬱。

4、進行適當的禦寒練習,如平常堅持用冷水洗臉等,加強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

5、隨時留意病情變化,定期去醫院檢查,必要時服用藥物,控制病情的發展,防患於未然。

6、首選溫補類食物,如羊肉、雞肉、牛肉、鯽魚等,均是冬至適宜食物。

7、冬至應該儘量開窗換氣,保證室內擁有一定量的新鮮氧氣。

小愛祝大家冬至快樂 !!

賞秋推薦 |第十五屆溫泉節|長峪城 |找間民宿

村Mall旅遊圈|濱河森林公園銀山塔林 

一卡通| S2線 |白浮泉|豬蹄宴 |

春餅 |旅遊日曆 |大嶺溝

相關焦點

  • 荷蘭鯡魚節是哪一天?有什麼習俗活動?
    荷蘭鯡魚節是哪一天?有什麼習俗活動?時間:2015-05-27 13:22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荷蘭鯡魚節是哪一天?有什麼習俗活動? - 基本介紹每年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就是荷蘭人的鯡魚節,並已經沿襲了上百年。
  • 昌平社區青年匯招募社工啦!
    很多小夥伴都知道在昌平的各個社區每周都會定期推出一系列優質的暖心活動公益、環保、DIY、文化娛樂…參加過這麼多活動你了解昌平社區青年匯嗎?你知道社區青年匯都能做些什麼?快跟隨小青君進段視頻,一探究竟!以下你將看到的是《讓愛啟航》音樂視頻MV,描繪了昌平社區青年匯幫助一位來到北京創業打拼的青年走出低谷,鼓舞青年奮發向上!昌平社區青年匯不僅能鼓舞青年人奮發向上更能豐富更多昌平人的日常生活讓生活在昌平的小夥伴們倍感充實!
  • 這些昌平的「寶貝」明天齊亮相
    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2項,北京市級非遺項目3項,昌平區級非遺項目21項(含2019年底推薦待批項目11項)。在「顯擺」之前先給大家玩一個拼圖闖關遊戲一共10關,每關一個「昌平寶貝」點擊下方圖片,來挑戰一下吧~
  • 雞西人以前都是這樣過冬的,滿滿的回憶,看著好溫暖!
    這幾天的朋友圈想必被大雪和路滑刷屏了這樣的雪不禁讓人感嘆冬天真的來了你還記得小時候的冬天嗎小時候很少有人家去商場賣衣服,天氣一冷,家裡就會出現各種顏色的毛線球和細長的毛衣針,心靈手巧的媽媽們親自為家人織起過冬的衣物。
  • 戰「疫」中挖到的「寶」——記阿城區金城街道昌平社區卡點值守志願者孫佳
    戰疫初期,從1月27日至3月22日孫佳一直以志願者的身份戰鬥在抗疫一線,宣傳防疫、樓道消殺、隔離值守、重點排查、幫隔離人員購買生活必需品、倒垃圾等,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無畏的身影,尤其時常請戰連夜堅守卡點的情形刻進了所有戰友的心裡,他們親切地叫他「拼命三郎」。在市場社區值守的空檔,他還穿插在戶口所在地亞溝全店村和居住地金都街誠信社區的萬博小區做臨時志願者,參與抗擊疫情。
  • 元宵習俗∣轉棗樹
    爺爺奶奶住的這間小土屋裡裝了滿滿一屋子的歡聲笑語。奶奶從鍋臺旁端出了剛蒸好的玉米餅子,我和妹妹們便開始爭搶著吃起來。儘管燙得小嘴一歪一歪的,還是一臉得意。一會兒功夫,我們便就著餅子吃光了一盆涼拌的白菜葉。那個狼吞虎咽的勁兒,好像肚子被餓了多長時間似的。奶奶把玉米餅子都拾到了箅子上,便開始做蘿蔔條鹹粥,看到我們一如既往的吃相,開始嘮叨:「一個個的,沒有一個有個姑娘樣兒。
  • 金塔:「三個著力」保障困難群眾溫暖過冬
    通訊員 張雪 馮貞入冬以來,金塔縣高度重視,全方位摸排調查,多渠道籌集資金,多舉措精準施策,紮實開展各項救助工作,有力保障了困難群眾溫暖過冬。強化組織領導,著力做到幫扶底數「精準化」。金塔縣把保障困難群眾溫暖過冬作為當前民生大事來抓,按照「全覆蓋、不留死角、不落一戶一人」的要求,對9個鄉鎮和4個城市社區的特困供養人員、困境留守兒童、困難優撫對象、精準扶貧戶、社會福利院等各類對象進行「拉網式」排查摸底,全面掌握缺衣少糧、缺禦寒物資及生活必需品等情況,明確施救對象,建立救助臺帳,切實做到了情況清、底數明、問題準。
  • 陝西岐山縣給殘疾人發過冬福利 老翁領到超短裙
    孫先生的奶奶向記者展示領到的短裙短褲  「鎮上說給殘疾人發過冬福利,領回來竟然是一件超短裙和一件超短褲。」領過冬棉衣卻領回短裙短褲   2016年1月1日,記者來到孫先生家,幾間破舊、低矮的土坯房與四周鄰居磚瓦房形成鮮明對比,家裡一臺老式的電視機算是比較現代化的電器。在一間有蜂窩煤爐取暖的房子裡,一位老人躺在炕上。「這就是我78歲的爺爺,已經在床上躺了8年了。」孫先生說,他的爺爺因腦溢血導致肢體殘疾,生活不能自理。
  • 過年換新鈔,銀行兌換忙,您家發紅包有怎樣的習俗?【話題】
    市民柯先生今天一大早拿著近萬元舊鈔來到銀行,他打算全部換成新鈔。  我們網點今年大數是換出去了1029萬元左右,目前我們剩下的都是原來已經預約的客戶的那些新錢,但如果是新預約的可能就沒有足夠的新鈔來兌換了。 傳統紅包VS電子紅包 你更愛哪個?
  • 昌平交警拖10輛違停車,一上午扣8輛違法摩託車!
    12月2日上午針對摩託車涉牌涉證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昌平交通支隊回龍觀大隊
  • 南嶽衡山習俗拾趣
    七十年代末,恰逢改革開放興起思想觀念轉變,拜年之風年盛一年,八十年代達至鼎盛。一到正月初一,無論是大街小巷還是鄉間村裡,拜年的隊伍一隊又一隊,少則十幾人多的三四十人,甚是壯觀熱鬧。大家進門拱拱手:恭喜發財!恭喜發財!那時不興發紅包,主人家只有花生瓜子紅薯幹蘿蔔皮, 拜年的隊伍你抓一把我拿一點,開心極了。說過年不得不說年夜飯。
  • 春節習俗:大年初二習俗有什麼
    春節的習俗每個地方都是各不相同的,尤其是大年初二的習俗每個地方更是千差萬別。今天小編來給您分析,大年初二的春節習俗都有哪些呢?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
  • 菲律賓新年竟然有這種習俗!實在太奇葩了吧?
    為了迎接新年,菲律賓人會準備八種圓形的水果,寓意新的新的一年圓圓滿滿,發大財。
  • 昌平查獲一起違規燃放煙花爆竹案件、查獲9.3公斤爆竹!罰了!
    北京市煙花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除夕至初五,全市各有關部門、各級政府堅持「禁放區禁住、限放區安全、社會面平穩」的工作目標,不懈怠不放鬆,黨政領導有力,部門擔當盡職,基層守土盡責,廣大市民群眾充分理解、主動響應,自覺遵守禁限放規定,確保了2021年除夕至初五禁限放效果持續向好。初五晚18時,全市同步開通市、區、街鄉三級指揮部,82萬看護力量到崗到位,開展全市禁限放和社會面秩序維護。
  • 生肖習俗(27):洞房花燭夜
    庚子鼠年的九紫星飛臨正西,九紫屬火,而木又生火,最適宜用土種植物來催旺,例如放一盆多果實的植物、泥種大葉盆景,便可達致木火通明之吉象。另外,也可在該方位多放紫、紅、綠等色來催旺,例如紅色擺設及揮春等等,甚或長期開著一盞紅燈。洞房俗稱「新房」,本身代表特意為新婚夫婦而設的客房。古人有不少詠頌洞房的佳作,如西晉文學家陸機,在《君子有所思行》中有說:「甲等高闥,洞房結阿閣。」
  • [三下鄉] | Day2:今天是元氣滿滿的一天
    美好的一天由美味的早餐開啟。聰明的小分隊對老乾媽的運用得心應手。老乾媽拌蘿蔔是小分隊的得意作品,健脾開胃,酸辣適宜。大鍋方便麵,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無奇。不同口味的泡麵香豔相逢,創造出味蕾與神經之間電光火石般的碰撞。中國人常說:無肉不歡(誤),鮮嫩的雞翅和雞腿在溫熱的油鍋裡中翻滾,炸至金黃,隔壁小孩兒都饞哭了。
  • 新年習俗||正月初五
    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沒有不吃的。從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戶都如此,就連待客也如此。婦女們不宜出門,但也要吃餃子放鞭炮。新嫁女子在這一天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遇事破敗。破五習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窮,迎財神,開市貿易。根據不同地區的風俗不同很多習慣都變掉了。
  • 漫談春節習俗 | 正月十一「子婿日」
    初九慶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子婿由來古早時期的中國習俗,已婚婦女不能無故擅自歸寧,所以大年初二回娘家時,多半由娘家兄弟前來迎接。這一道手續在科技發逹的現代,都己變成電話邀請。
  • 環境商會祝大家:冬至福至快樂至!
    古人認為: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也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冬至俗稱「數九,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冬至大如年,納履添新歲。南北有差異,各地習俗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