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訊 | 楊國楨:《海洋文明論與海洋中國》韓文版

2021-02-23 民間歷史文獻資訊網

進入海洋世紀,海洋的地位日益提高,「未來文明的出路在於海洋」這句名言,得到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和贊同。認識海洋,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經略海洋,治理海洋,保護海洋,為人類社會發展創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舞臺。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海洋人文社會科學悄然興起,不斷產生新的成果,作出新的貢獻,成為人類知識和學術積累的新增長點。

海洋人文社會科學的建設,國際上還處在實驗階段,還沒有形成公認的範式,而在後發海洋國家,如亞洲海洋國家,方才起步,需要幾代學人的不懈努力。後發海洋國家當然有必要學習發達海洋國家研究前沿的理論、概念和方法,吸收發達海洋國家學科建設的成果和經驗。與此同時,更要加強海洋人文社會科學本土化的努力,結合本國海洋實踐的經驗,進行理論創新,構建自已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

奉獻給讀者的這本書,展示了我多年來對海洋世界、海洋中國的歷史與現狀的思考。

首先,我從歷史學的視野閘釋海洋文明的概念內涵,認為西方「海洋文明論」否定海洋文明的多樣性,宣揚海洋代表西方、現代、民主、開放,大陸代表東方、傳統、專制、保守,這是一套西方中心主義的話語體系。無論是「海權論」還是「陸權論」,都是西方建構的陸海對立的地緣政治理論,無視東方海洋發展的歷史事實,是片面的。海洋文明存在於「海-陸」一體的結構中,與陸地文明並非二元對立,有必要打破海洋文明與陸地文明孤立、隔絕闡述的局限性,從人類文明的全局來重新認識,提出「海洋文明是源於海洋活動生成的文明類型」,「海洋文明是海洋文化有機綜合的文化共同體」,「海洋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個小系統」,「海洋文明是一種文化發展的過程」,「海洋文明一種長期的、綜合的文化累積」的《海洋文明論》。這樣「改造海洋文明的概念內涵,有助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拓展視野,有助於對海洋人文世界的深入認識,為人類文明的世界歷史進程提供新的闡述」。對於人文海洋世界的研究方法,我提出「以海洋為本位」,在地理基礎上是以海洋空間為本位,在研究對象上是以海洋社會為本位,以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海洋活動的人群為本位。

其次,論述海洋中國的歷史進程,在西方國家主導的全球化來臨之前,中國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與歐亞大陸沿海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互通,可以稱之為東方國家主導的古代全球化、早期全球化進程。海洋史的研究進展,改變中國是大陸國家的刻板印象,樹立中國既是一個陸地大國,又是一個海洋大國的形象。

第三,論述現代新型海洋觀,即公平分享海洋利益,可持續地利用海洋資源,人與海洋和諧共處。中國倡議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亞太再平衡」「海洋連邦論」是迴然不同的戰略構想。海洋已經成為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發展空間,不應屬於特定的國家和地區,而應屬於全人類共同享有的開放空間,我們要超越任何單一中心主義,從強調「單一主體性」向「多元化」的觀念轉變。

我相信,這樣的分析,不僅對中國而且對東方國家向海洋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研究,都具有參考價值和現實意義。感謝金昌慶教授把這本書翻譯成韓文,讓讀者了解中國學人在海洋文明論和海洋中國研究的進展,為促進中韓兩國的學術交流做了一件大好事,在此表示衷心的謝意。

楊國楨

2019年1月5日

(本資訊經出版方授權發佈。)

相關焦點

  • 海洋公園大熊貓盈盈與樂樂首次成功自然交配
    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執行總監Michael Boos表示,雄性及雌性大熊貓分別在七歲及五歲開始性成熟。盈盈生於2005年8月16日,與大牠8日的樂樂在2007年4月來港,2011年開始嘗試自然交配,可惜未曾成功。
  • 發布會參考(下)丨海洋廢棄物「來自於海洋、傾倒於海洋」 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 不可混為一談
    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8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公報》,中國海洋廢棄物2018年的傾倒量為20067萬立方米,相比於2017年的15771萬立方米,增長約27.24%。個別媒體在報導時,將海洋廢棄物(Waste)等同於海洋垃圾(Trash),錯誤地將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總量當作是海洋垃圾的入海總量,這是概念混淆。
  • 海洋汙染
    海洋汙染(marine pollution)通常是指人類改變了海洋原來的狀態,使海洋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 【世界海洋總部大廈】外觀猶如海洋波紋
    挪威正興建世界海洋總部大廈(World Ocean Headquarters),這座閃爍著微光的藍色建築是為海洋研究基金會REV Ocean組織打造的新總部大樓,呼應了聯合國為保護全球海洋而發起的「我們的海洋,我們的未來」行動倡議。
  • 關於海洋垃圾
    製作球鞋和球衣的海洋塑料垃圾由Parley for the Oceans 從馬爾地夫海岸上回收而來,與阿迪達斯推出聯名款是為了喚起人們對海洋塑料汙染的關注。  海洋垃圾(Marine Debris/ Litter)是指海洋和海岸環境中具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經加工的固體廢棄物,這些海洋垃圾一部分停留在海灘上,一部分可漂浮在海面或沉入海底,故主要分為海面漂浮垃圾、海灘垃圾和海底垃圾。
  • 伊貝詩讚助國際海洋清潔日 踐行海洋環保公益
    【C2CC美妝手機報】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在全球範圍內,蔚藍的海洋正遭遇史無前例的生態危機。原油洩漏、垃圾傾倒、工業排放……當沿海大陸成為各國各地區發展工業的首選地時,乾淨的海洋註定離我們漸行漸遠。
  • 海洋環保科普(1)|我國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如何?
    2018年,各地區、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協調推進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海洋環境保護職責調整實現平穩過渡,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良好成效,為進一步做好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 不可忽視的海洋汙染
    2017年9月,中國大洋45航次科考隊在東太平洋海域開展拖網採樣作業,對海洋新興汙染物微塑料進行監測。接我國首次將海洋微塑料監測拓展至大洋領域,此次作業也是我國首次在東太平海域獲取海洋微塑料樣品。華東師範大學河口海岸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李道季教授領銜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海洋微塑料監測和生態環境效應評估技術研究」今年1月已啟動相關研究,投入經費1600萬元,這也代表了國家層面對微塑料研究的支持。
  • 為了拯救全世界的海洋,這兩個澳大利亞的小夥子做了個海洋垃圾桶
    (好架勢!...)海洋這麼大,他們的 Seabin 真的能用上嗎?垃圾收集率又如何呢?先別說整個海洋吧,Seabin 能否把一個碼頭的垃圾清理乾淨呢?風和洋流使得海洋垃圾在海洋和每一個碼頭漂浮,碼頭和遊艇俱樂部是海洋垃圾的重汙染地區,這些碼頭、港口和遊艇俱樂部無疑是收集海洋垃圾的好地方。因此兩個小夥子決定從碼頭開始試。
  • 海洋資訊(1410)| 颱風季來臨:海洋防災減災,迎戰汛期「大考」
    目前,由東海局組織研發的颱風路徑集合方法、風暴潮嵌套計算與東海區高解析度颱風風暴潮模型系統已經完成,近岸溫鹽流數值預報系統框架已構建完成並在蘇北海域開展試運行,聯合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開發的三沙灣生態數值預報模型也已初步建成,極大地提升了東海區海洋預警報能力。今年上半年,南海及華南沿岸整體受海洋災害影響較輕。
  • 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促進海洋科技成果落地山東
    中國科學院-山東省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11月15日在青島舉行,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聚集高端創新資源,依託山東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打通成果轉移轉化過程中「政產學研金服用」全鏈條通道,在山東布局高端合作項目。
  • 『海洋汙染』| 食用海鮮當心後果 塑膠汙染愈發嚴重
    海洋塑膠垃圾急速增長,若人類不改變行為模式,到2050年,以重量計算,海中的塑膠垃圾將比魚還要多。
  • 世界海洋日,我們在行動
    世界海洋日終於來了你關注過賴以生存的海洋麼你發現過海洋所蘊含的豐富價值麼你審視過全球性汙染和對魚類資源過度消耗等問題
  • 「海洋吸塵器」成功了!小至一公釐的海洋垃圾也能收集
    荷蘭(Netherlands)非營利組織海洋清理行動本月2日宣布,透過「海洋吸塵器」在太平洋垃圾帶成功收集到第一批塑膠垃圾,大至汽車輪胎
  • 行業資訊|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發布《2017年遼寧省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日前,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正式發布《2017年遼寧省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 另闢蹊徑:海中求寶,海洋紡織業嶄露頭角
    工作人員當時介紹,這些布匹正是用海洋生物纖維、海洋生物塗層、海洋生物色素織造而成!  「目前,紡織行業面臨石油天然氣資源枯竭、棉花與糧食爭地矛盾突出、不可降解廢棄紡織品的環境汙染等問題,開發可再生、可降解、綠色環保的紡織材料新來源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 海水淡化產業與海洋領域改革開放被劃重點,山東下一步的海洋發展方向是什麼?
    ,聽取今年以來省委海洋委工作情況匯報,審議《關於海洋強省建設工作督查情況的報告》《關於支持海洋戰略性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山東省海水淡化產業發展三年推進計劃》等文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會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海洋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我們加快海洋強省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黨中央關於海洋發展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 海洋深層水:理想的健康飲用水
    正當地球表面的淡水資源受到汙染越來越嚴重時,科學家們已把目光瞄向海洋深層水的開發與利用上,海洋深層水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 海洋——經濟發展的不竭源泉
    繼完成西沙灣、青山灣永久性攔沙堤建設之後,目前半月灣沙灘修復也提上議事日程,正委託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編制可行性報告。落實海洋生態補償工作,在外走馬埭碼頭附近海域實施增殖放流,共投放蟶苗1399萬粒、菲律賓蛤子苗1000萬粒,放流黃鰭鯛苗80萬尾,總投資68.48萬元。至此,近年來已開展漁業增殖放流13次。  打非治違持續推進。
  • 海洋環保同樣重要! 2017深海能源大會海洋環保分論壇等你來!
    一、會議名稱2017深海能源大會海洋環保分論壇二、分論壇主題海洋環境保護的實踐與探索:分享海洋資源勘探開發環境保護技術研究與示範經驗,積極推進國家海洋環境保護實踐探索,構建海洋生態文明,為「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提供海洋環保支撐。議題範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