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圓片區草前村村民: 「書記,戰'疫'我們要加入!」

2021-02-19 漳州國家高新區

春節,對於草前村支部書記來說一直是個忙碌的代名詞。往年,他一到這個時間就忙於置辦年貨、走訪親友、一家團聚;而今年,因為新型冠狀病毒,他終日紮根在防疫一線,更是忙得不可開交。

農曆大年二十七下午,陳建順在靖圓辦開完會後就急匆匆地趕回了村裡,連夜召集村幹部,開了個緊急會議。

陳建順嚴肅地向村幹部們傳達了靖園辦這次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緊急會議的精神,並告訴大家「這次的疫情來勢洶洶,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提前做好準備。」

那一夜,陳建順和草前村村委會主任謝清旺立即就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進行了工作部署。

第二天,草前村村裡多了五個小藍帳篷和五面鮮紅的黨旗,村幹部們坐鎮其中,勸阻外來人員進入和本村村民外出,提醒村民防控疫情,普及防護措施,提高村民思想認識。

看著村支書陳建順衝鋒陷陣、紮根一線,村民陳志銀也坐不住了。雖然今年已經65歲了,但是作為村裡黨員攻堅先鋒隊的隊長,一直以來,只要哪裡有難題哪裡就有他的身影。當天,陳志銀聯繫好其他黨員攻堅先鋒隊隊員,告訴大家現在是防疫的重要時期,作為黨員就要作表率、當先鋒,引導村民共同戰「疫」。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後,他找到了陳建順。「書記,讓我們黨員攻堅先鋒隊也加入這場戰鬥吧。」似乎生怕陳建順拒絕,陳志銀連忙補充解釋說,別看我老陳有些歲數了,但是攻堅克難可是專業戶。

陳建順似乎早有預料一般,拉著陳志銀道:「老陳啊,我就知道你肯定來。行,你要加入也可以,但是可絕不能逞強,畢竟我們已經不是二十多歲的小夥子了,免疫力比較差,一定要做好防護,絕不能被病毒趁虛而入,給組織添亂。」

自那天起,勸導站裡多了陳志銀帶著口罩忙前忙後的身影。

村裡的防疫工作開展得井然有序,原本不了解疫情的村民也因為村兩委的努力宣傳,開始重視起來,甚至不少村民找到陳建順想要自發組建隊伍,加入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書記,戰『疫』我們要加入!」

據了解,截至目前,草前村一共成立了8支防疫巡邏隊,全是由該村村民自發組建。他們在陳建順的帶領下協助村裡排查湖北籍人員、入戶進行防疫宣傳、巡邏檢查村中情況,並成功勸解本村4個庵門的傳統神明巡遊活動和推遲5戶村民喜宴辦理時間。

像陳建順這樣的村委書記在高新區靖圓片區並不是特例,還有許許多多像他一樣的村支部書記在這場戰「疫」裡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貢獻。

高新區靖圓鎮村管理辦公室負責人吳宗榮向記者介紹,靖圓辦雖然成立還不滿一年,但是大家有信心,也有決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因為他們有一批優秀的村幹部和廣大支持、信賴他們的村民。

相關焦點

  • 仲良書記的戰「疫」日記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宜興市委組織部第一時間吹響全市黨員幹部集結號,廣大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更是戰鬥在第一線、衝鋒在最前沿,以「帶頭幹、跟我上」的擔當精神全面激發非常時期村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芳橋街道金蘭村黨總支書記蔣仲良書記的《戰「疫」日記》。
  • 戰「疫」中的禾豐村和她的村民們!
    但在疫情面前,高石鎮禾豐村和她的村民們積極應戰,村「兩委」第一時間安排,駐村工作隊第一時間返崗,村民第一時間參與,讓這個村,在這個「安靜」的春節有了不一樣的「熱鬧」。1月26日,在高石鎮黨委政府召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第一次會議後,禾豐村「兩委」迅速成立禾豐村新冠肺炎應急小組,召集村、組幹部安排防疫工作,迅速開展入戶摸排、防疫宣傳、交通勸導。
  • 【戰「疫」人物】徐福全:堅守初心 守護一方百姓平安
    「徐書記,你咋回來了?年三十兒不是才走?」大年初二,元寶山區美麗河鎮四家村民王大娘喊住了從商店路過的徐福全,一臉驚訝。「大娘,電視上說的新冠肺炎聽說了吧?我回村裡看看。您沒事可別出來啊,在家好好呆著。快回吧!」徐福全沒有停下匆匆的腳步,隔著水泥路這樣對老太太叮囑道,此刻作為四家村駐村第一書記的徐福全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防控好疫情,守護好鄉親們。
  • 【戰「疫」先鋒】施建新:「女兒去支援武漢,我要把' 家'守好.」
    無論是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還是堅守在不同崗位的人,抑或是足不出戶的普通老百姓,都與這場戰「疫」息息相關。「沈書記,聽說你們在招志願者?我來報個名。」前些天的一大早,崇明區港西鎮團結村村民施建新來到村委會,向村黨支部書記沈瑋主動請纓,希望參與村裡疫情防控的道口值勤志願服務。
  • 新莊:抗「疫」戰中的「女子別動隊」
    「書記,你派我到最辛苦的崗位上去吧!」宜豐縣新莊鎮宋家村婦女主任朱蘇蘭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主動要求到宋家村路口值守。 宋家村路口是幾個大村的必經之路,值守任務重,她便當起了「攔路虎」,每一個進出的村民,她都會仔細的登記好、測量體溫,遇到不戴口罩的、頻繁出門逗留的村民,她都會嚴肅認真的糾正他們,在疫情面前,她「鐵面無私」的把守著村莊門戶,築起堅實的防線。
  • 老兵戰「疫」——牛心鎮牛鮮村退伍軍人林春吉
    林春吉,1975年12月入伍,1979年7月入黨,1981年1月復員,現任牛心鎮牛鮮村書記、牛鮮村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
  • 抗「疫」人物| 客艙分部黨總支書記邱薇:好點子助力抗「疫」
    疫情爆發,雲南客艙黨總支書記邱薇腦海中第一時間考慮到的是如何保障好隊員的身體健康。一線員工的身心健康是工作的「本錢」,邱薇迅速響應上級部門號召,想出不少創新好點子,「助力」客艙分部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邱薇積極帶動客艙分部兩個支部,將支部書記和空地幹部設為第一責任人,主動深入一線為隊員加油鼓勁,協助隊員解決疫情期間的各項困難,陪伴與關愛時時相隨;收集員工意見,落實公司各級對員工關愛及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強抓落實。現場的每日衛生和後勤保障情況是邱薇最放心不下的事情,她總是要帶著支部書記親自走一走、看一看才踏實。
  • 一位婺源返鄉村民的日記:這次戰「疫」,我重新認識了我們的村幹部
    村幹部將黨旗插上抗「疫」前線      密不透風的「城牆」,終於築成了,所有村民的恐慌消散,可駐守在崗哨上的村委會幾名幹部卻開始了他們異常艱苦的堅守。村幹部對過往的人員造冊登記      村裡有一部分村民菜地緊鄰確診了病情的隔壁村,部分村民執意要出村種菜採菜,態度強硬,幾名幹部和志願者曉之以理,耐心勸說。
  • 防疫之戰,前集村民彰顯大愛!
    ,小編體會到的不只是疫魔帶來的冰寒,還有來自人心的溫暖。作為村民,我們積極配合黨組織下達的各項指示,積極配合防疫工作。                 聽從黨的指揮,絕不給國家添亂。       當小編積極參與到本村的志願者隊後,了解到我們的村民不只是宅在家裡,部分村民更是自發的捐款捐物,著實溫暖了小編一把。
  • 戰「疫」主題徵文|我的爺爺是戰「疫」超人
    為響應國家號召,他開始忙碌起來——有時他在村子門口給路過的村民量體溫;有時他在給進進出出的人作登記;有時他在挨家挨戶給大家做宣傳……無論是颳風下雨還是風和日麗,他總是一如既往的站在抗疫的前線,竭盡所能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就是我的爺爺——我眼裡的戰「疫」超人。有一天,外面刮著大風,風中還夾雜著豆大的雨珠。
  • ​樂善有恆,大愛無疆——響石鎮龍鳳村村民攜手戰「疫」
    疫情在,使命就在連日來,面對疫情,無數奔赴一線的工作人員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冒著各種風險堅守崗位投身於這場必須打贏的疫情防控阻擊戰然而抗擊疫情不止在一線在響石鎮龍風村出現了一幕幕感人的畫面猶如和煦的春風溫暖人心2月13日下午,響石鎮龍鳳村村支書黃位相懷揣著
  • 榜樣 | 抗「疫」戰「貧」路上的一朵馬蘭菊
    在相公鎮柳泉村時常會看到一位穿著藍色制服棉襖的女青年,她就是全鎮唯一在抗疫戰線上的巾幗女書記——相公鎮柳泉村駐村第一書記、縣文化和旅遊局幹部賈經鷹。作為80後的她,自駐村以來,勤懇履職、緊扣重心,強化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作,深挖資源發展蘋果、核桃、雞牛羊等種養業,增加群眾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
  • 戰「疫」前線,華盾安達與你同在!
    2020年2月8日,農曆正月十五元宵佳節,全民戰「疫」已半月有餘,本該是舉國歡慶、闔家團圓的時刻,卻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離開親人甚至離開家鄉,他們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
  •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戰「疫」一線 疾風勁草
    一線,他們用堅持築起「護城河」;用忠誠當好百姓的「守護人」,他們是戰「疫」一線的疾風勁草。  戰「疫」一線,疾風勁草用行動踐行著初心。認識和評價一個黨員幹部,不僅要看他怎麼說,更要看他怎麼做;不僅要看他平時的言行,更要看他關鍵時刻的表現。歲寒知松柏,危難見道義。逆風而行,無怨無悔,不分晝夜,嚴防死守,他們用行動為初心做了最好的注釋。
  • 戰「疫」一線的「紅色守衛者」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林芝市玉普公安一級檢查站全體幹警、鄉派出所幹警、鄉衛生院醫務人員請戰,為林芝市「東大門」構築起一道堅實安全屏障。玉普鄉派出所所長巴桑羅布(臨時黨支部書記)說:「人民公安為人民,把好關卡是我們「疫」不容辭的責任,關鍵時刻!危難時刻!我們是黨員,我們是突擊隊員,我們先上,疫情不退、我們也不退!」。
  • 百川戰「疫」 之 建安裡戰「疫」
    自從戰「疫」打響之後,項目經理林全平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他每天七點多到崗,布置好項目當天的工作後,在小區門口值守,對進入小區的人員車輛進行問詢、登記、消毒,一點都不含糊,這一幹就是一天,晚飯簡單地吃上幾口,就又返回項目部值班,直至晚上12點才回到家中。第二天又是如此。俗話說「虎將手下無弱兵」,林經理帶領的團隊也都是個個能打硬仗。
  • 霞浦海島鄉——煙臺村小西洋片區,村組織換屆選舉志願者服務及進村入戶調查輔助.
    吃過早餐後我們就起身出發——小西洋片區。又是一個漫漫長路的旅程。 到達碼頭,在等待輪船的過程中同學們被這一覽無際的大海深深的吸引,留下我們寧職院暑期實踐隊的身影。 半小時的歷程之後終於到達了小西洋片區,同學們紛紛下船。 跟隨陳書記到達村子裡,開始準備選舉工作。
  • 【戰「疫」· 社區】明通路社區:小小口罩 情「疫」綿綿
    「今天入戶,64號王奶奶拉著我說,之前常要去藥店買藥,現在一下子要戴口罩出門,家裡沒有,外面也買不到,咋整呵,愁死了。我趕緊把自個帶去的口罩拿給老人了。」「我也是,前天信息登記,樓上劉師一家四口人,口罩也沒有,門也出不了,吃飯都成問題了,我也拿了兩個給他。」  「這樣也不是辦法,我們三送兩送,社區也鬧口罩荒了。」
  • 【社區典型】戰「疫」線上,準媽媽申請入黨 ---記軍秀園社區網格員遲佳
    我的眼前是黨員志願者風雪無阻門崗值守的身影;我的身後是網格黨員積極參與防控巡查的鼎力支持;我的身邊還有在大年初二,就以公司名義捐款一萬元用於疫情救助的第三網格黨支部書記付維舉同志這樣的榜樣;還有同在戰『疫』線上的戰友們,大家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核查掉了隊。我希望成為他們中的一員,成為黨組織信賴的力量。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薩爾達坂村村民:家門口就業,穩穩的幸福
    10月28日清晨,在位於經開區(頭區)兩河片區的薩爾達坂村,伴著徐徐升起的暖陽,村裡的公交車即將出發,這輛車上的乘客曾經大多是村民、家庭婦女,現如今他們是司機、企業職工和技術工人。      今年薩爾達坂村創新工作方法,村委會和經開區(頭區)農牧局駐兩河片區薩爾達坂村「訪惠聚」工作隊結合村民的家庭實際、個人需求以及村民掌握的技能,為他們推薦適合的就業崗位,幫助他們創業,拓寬增收渠道。蘇萬崗(右)給準備乘車的村民進行測溫44歲的蘇萬崗駕駛著村裡的S503路公交車往返於西山農場和薩爾達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