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評論員 李勤餘
湖南23歲女生在長沙叫貨拉拉搬家,結果在跟車途中跳窗身亡。此事一經媒體曝光,立刻引發輿論高度關注。原因在於,該事件中的疑點確實不少。
根據女生家屬的說法,需要搞清楚的問題至少有兩個。一是從出發地點到目的地,不到十公裡的路程,司機多次繞道而行,而且三次偏航;二是司機聲稱女生是自行跳窗身亡,但女生是後腦勺著地。
也就是說,當下公眾最關心的問題是,從出發到出事的六分鐘裡,貨拉拉的貨車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對此,貨拉拉發布聲明稱,「目前長沙警方對該事件的調查仍然持續,尚未形成定性結論」。言下之意,就是貨拉拉也不知道事件真相,只能等待警方調查的結果。
點擊圖片 ↑ 查看此前報導
但事情本不應該這樣。女生的多位家屬表示,貨車內並沒有安裝錄音錄像設備。如果這一說法屬實,那麼不僅為調查增添了難度,也說明貨拉拉的安全存在漏洞。
如果貨車內安裝了錄音錄像設備,那麼貨拉拉完全可以公布相關證據,向社會說明真相。涉事司機到底是否清白,也就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此前,在部分網約車平臺發生安全事故後,採取的第一個應對措施就是在車內安裝相關設備。2018年,滴滴出行的官方公告就聲稱,錄音功能能夠起到「震懾作用」,車內衝突率較一個月前下降了48%。
進而言之,繞道而行、三次偏航的情況如果屬實,貨拉拉方面到底有沒有能夠主動幹預、保障乘客安全的辦法?如果沒有,豈不意味著行車全程處於無人監管的「黑箱」狀態?
既然是網約車,既然載貨的同時也載人,就應該嚴格遵循網約車輛的營運安全標準,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一系列問題,都指向貨拉拉平臺的安全保障能力。這絕不是一句「等待調查結果」可以搪塞過去的,平臺方面理應給出詳盡的解釋。
有一句老話說得好: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輕微事故、未遂先兆以及事故隱患。如果網約車平臺根本沒有把乘客的安全放在心上,放任自流,那麼事故的發生,只是時間問題。
完全可以想像,如果涉事司機確實對該事件負有責任,那麼平臺方面一定會受到嚴肅處理。然而,這對花季少女的生命而言已無足輕重。更重要的是,總等到事故發生後才想起整改的必要性,意味著事故隱患永遠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