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漢字表發布:11月30日,在韓國首爾舉行的「東北亞名人會」第十次會議發布《中日韓共用常見808漢字表》新書,成為名人會十年歷史中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孫中山先生當年在日本籌措革命經費時,由於語言不通,就與友人宮崎滔天通過文字進行筆談。如今只要認識這808個共同常用漢字,中日韓三國的人們也能夠通過文字無障礙交流。」漢字表發起者、中國人民大學前校長紀寶成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這一提議是2010年由紀寶成在奈良舉行的第五屆東北亞名人會上首次提出的。此後四年間,中日韓三方最終於2013年10月編製成總共808個繁體漢字的《中日韓共用常見八百漢字表》,按繁體漢字的unicode編碼排序。
字表選定根據中國《現代漢語常用字表》、日本《常用漢字表》和韓國《教育用基礎漢字》三種資料編制。808字中屬於《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中常用字的有 801字,屬於次常用字的7字(姊貯祭泣昔卒韓);屬於日本「教育用字」的710字,其餘98字均見於日本《常用漢字表》;屬於韓國初中漢字的801字, 屬於高中漢字的7字(央區團局寫茶點)。
「字表所選漢字基本覆蓋了三國漢字的高頻區,符合『共同常用』的標準。」課題組成員、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古代漢語教研室主任趙彤副教授說,漢字是表意文字,在特定場合,即使語言不通也可以藉助漢字實現簡單交流。據保守估計,掌握共用字表中 的漢字後,街面上80%的漢字招牌、簡單漢字說明都能看懂。
三國代表提出,下一步要共同做好「中日韓共同常用八百漢字」的推廣,將漢字 表在中小學教育、旅遊、重要集會、城市道路、公共場所乃至企業產品說明書上使用。韓國前國際放送交流財團(阿里郎國際廣播)社長孫智愛表示將「身體力 行」:「漢字表不僅要在大學層面推進,同時還需瞄準更年輕的群體。讓韓國的孩子能有更多中國和日本的朋友。」
《中日韓共用常見808漢字表》新書發布儀式結束後,韓國書法家樸元圭向與會的中國國務院前副總理曾培炎、韓國前總理李洪九以及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分別贈送了用中國甲骨文書寫的三人姓名的書法作品。三位領導人也在印有808個漢字的書法牆下揮墨,分別寫下了「和」、「平和」與「溫故創新」,表達了對漢字表推動三國文化交流、排除溝通障礙所給予的期望。
在30日下午的名人會分組討論中,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章新勝指出,應推動中日韓聯合大學的建立,把808個漢字融入到學生課程中去,推廣使用。
感謝閱讀!這裡是華語地區首屈一指的政經資訊新媒體觀察者網。
24小時滾動更新,每日獨家熱點評論,私人定製外媒內參,政治波普情趣閱讀,不同凡響資訊體驗!
長按炫彩二維碼免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ID:guanchacn)
回覆:招聘 了解如何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