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19日報導 境外媒體稱,中日韓三國正朝著本月23日和24日在東京召開外長會談的方向進行最終調整。
日本《朝日新聞》8月18日報導稱,圍繞中國公務船多次進入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周邊海域等問題,日中關係惡化,三國外長會談幾乎被取消。在關鍵時刻,各方就繼續對話達成一致。不過,中國公務船在釣魚島周邊的活動並未停止,會談將很難呈現友好氣氛。這次外長會談將由岸田文雄外相主持,中國外長王毅和韓國外長尹炳世將出席會談。對安倍首相的拜訪也在調整之中。
▲資料圖片:中國萬噸海警船
報導稱,圍繞三國外長會談,各方一度就「8月下旬舉行」達成一致。但隨著日中關係惡化,會談具體日程一直沒有眉目。再次調整之所以實現,是因為進入釣魚島海域的中國公務船減少,中國擔憂的稻田朋美防衛相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也沒有發生,「與日本對話的門檻降低了」(中國外交相關人士語)。
報導稱,對中國政府而言,為使本國主辦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在9月成功舉行,必須得到日本的合作。
《日本經濟新聞》8月18日報導,日中韓三國就本月23日和24日在東京召開外長會談進入最終調整階段。中國將採取既對話也挑釁的軟硬兼施策略。
報導稱,這將是2011年以來日中韓外長會談時隔五年再次在日本舉行。日方的考慮是,希望在9月G20峰會在中國召開之際舉行日中首腦會談,為年內在日本舉行日中韓首腦會談鋪路。
據日中有關人士透露,雙方正在為王毅外長訪日之際與安倍晉三首相和岸田文雄外相舉行會談進行調整。日方要求中方控制在釣魚島周邊的「挑釁」行為,並對中國在東海油氣田開採設施安裝雷達等軍事化活動表達擔憂。可以認為,日方還將要求中方遵守海牙仲裁庭作出的否定中國對南海主張的裁決。
▲7月25日,外交部長王毅在寮國萬象出席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期間,應約會見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外交部)
報導稱,中國同意進行調整的目的在於,為確保本國主辦G20峰會取得成功,與日本方面表現出對話姿態。不過,中國在海洋權益問題上讓步的可能性很低。
臺灣《旺報》8月18日文章稱,見面三分情,正當中日為釣魚島主權在東海爭吵不休之際,中國外長王毅將訪問日本並出席中日韓三國外長會談,這將暫時為中日雙方稍解劍拔弩張之勢,也可能為「薩德」系統導致的中韓緊張局勢帶來轉機。
文章稱,王毅之所以願意赴日出席會談,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將在9月舉辦G20峰會,不希望在會前讓局勢持續緊張;另一方面則可向日方表明,中國對釣魚島領土主權寸土不讓的立場;三方面也是為了向韓方表達中國持續反對美在韓部署「薩德」系統的嚴正態度。
日本也是打著精細的算盤,一方面希望中國不再持續派遣公務船和漁船進入釣魚島「領海」;另一方面也希望促成首相安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G20峰會期間的雙邊會談。
韓國也有其小算盤,北京目前對「薩德」系統的部署極端不悅,中韓外長見面,將有機會解開雙方的心結。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氣氛很重要。歡迎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