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阻抗:糖尿病的背後真正元兇

2021-02-23 糖窩窩糖尿病在線


  當你的飲食充斥著「空熱量」,以及可以被大量快速吸收的糖分、液體熱量(汽水、果汁、運動飲料等),和精緻的碳水化合物(麵包、義大利麵、米、馬鈴薯)時,細胞就會慢慢對胰島素產生抗性或變得麻痺,於是需要更多胰島素來維持你血糖的平衡。值就是所謂的胰島素阻抗。胰島素水平偏高是這個疾病的第一個指標,可惜的是,多數醫生從不檢測這一點。你的胰島素水平越高,胰島素阻抗就越嚴重。隨著問題惡化,你的身體會開始失去肌肉、生出脂肪,造成發炎,快速老化和退化。事實上,胰島素阻抗是最中重要的單一現象,會引發快速老化和未老先衰,以及最終印發包括心臟病、中鋒、失智症和癌症等疾病。

  過高的胰島素水平會指揮你的身體將脂肪囤積在腹部周圍,久而久之,你的身體就會變得像蘋果一樣圓滾滾。此外,胰島素是一種肥胖的荷爾蒙,因此會造成更多發炎現象和氧化壓力,而帶來各種有害結果,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高三酸甘油酯、性慾低落、不孕、血液粘稠、癌症風險大增、阿茲海默症。

  低血糖症通常是胰島素阻抗的初期徵兆。如果你跳過正餐不吃,或者吃進太多糖或精細碳水化合物便會經歷血糖的劇烈起伏,於是感到焦慮、急躁、疲倦,甚至引起心悸或者恐慌發作。囫圇吞進一個肉桂麵包或牛飲5、600cc的汽水,都會造成糖分和胰島素的急劇升高,讓精神頓時增強百倍,然後又隨著血糖的直線下降而癱軟下來。最後,你的細胞會對胰島素產生抗阻,血糖開始居高不下,胰島終於無力製造足夠的胰島素去對抗高血糖和你那依然麻痺的細胞,這時候你就越過了糖尿病那條臨界線。

  糖胖症是可以預防、治療和逆轉的。但解決辦法絕非是更好的新藥或療程。糖胖症無法靠一顆藥丸或者手術治癒。像梵蒂雅這種阻斷劑藥物根本無法達成他們宣稱的效果,甚至可能造成傷害。美國過去十年來胃部鏡道手術平均每年一萬人增加到二十萬人。但在全世界體重過重的時期以人口當中,有多少人可以做胃部鏡道手術?又有多少人復重?

  我們目前的解決方法、診斷方法,還有治療方法,仍然是照十九、二十世紀的那套準則,只看源頭的疾病,無視生物學以及社會、政治和整個經濟大環境的複雜關係,不是從根本去解決目前的慢性流行病。

  慢性病往往源自生物機制的失衡,而這種失衡來自於我們的基因和環境的交互作用。首先,必須把焦點放在那些幹擾人體系的元兇上(不良飲食、壓力、毒素、細菌、過敏源)我們必須認識和解決居住環境的影響,而失衡的生物系統網絡。我們必須利用新的地圖去探索慢性病,他根據的是全新的慢性病治療模式,稱為功能醫學。他是在治療疾病的元兇,不是只治療風險因素;他治療的是整個系統,而非症狀;它是在打造健康,而非單純的治療疾病。事實上,如果你把重點放在健康的打造上,不是只去治療疾病,疾病就會自己痊癒,自動消失,彷若健康的副作用一樣。

糖尿病在線微信公眾號tangniaobing_tww(糖窩窩糖尿病在線),關注您健 康!

相關焦點

  • 腸道菌群檢測 用試紙就能揪出糖尿病元兇
    多家醫學研究院落戶江北中歐迷你矽谷用試紙就能揪出糖尿病元兇南報網訊(記者 顧小萍 通訊員 程守勤 崔玉豔)通過一種特殊試紙進行腸道菌群檢測,就能找出肥胖、糖尿病真正病因。昨天在「2018南京江北新區—北歐創新周」活動現場,新近成立的中歐糖脂代謝研究院宣布了這一未來重要研究。
  • 醫院下令:糖尿病是吃出來的!打死也不能吃!4種加重糖尿病「元兇」,
    醫生:糖尿病是吃出來的!4種加重糖尿病「元兇」,你卻每天吃! 1、蝦米 蝦米的含鹽量較高,不利於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此外,蝦米中膽固醇含量也很高,食用過多會導致動脈血管粥樣硬化,引發心血管併發症。因此糖尿病患者以及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硬化的人,均不宜多吃螃 蟹。
  • 奉勸大家:糖尿病患者,若不戒掉這3種「漲糖王」,胰島素可能也白打了
    現如今患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主要原因還是應該歸結到生活習慣上,尤其是經常暴飲暴食,吃過多含糖量高的食物最容易導致血糖升高,久而久之,就引發了糖尿病。當糖尿病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很多人就要依靠打胰島素來控制血糖了。可有些患者早晚各打一次血糖照樣只升不降,甚至還有的人引發了糖尿病併發症。這是為什麼呢?歸根到底還是這類人沒有管住嘴。
  • 德國 | 兩款糖尿病保健品!
    點擊德國之家微信關注我喲☀德國大師兄|境外自媒體團隊帶你了解真正的德國風情與產品感受德國製造的魅力……
  • 廁所有螞蟻聚集,提醒你家裡有人患糖尿病!謠言還是真相?
    關於糖尿病,到底還有多少謠言至今迷惑大眾呢?大數據說糖尿病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發布的第8版糖尿病地圖顯示:目前全球有4.25億糖尿病患者,在所有國家中,糖尿病人數最多的就是中國達1.14億。冷冰冰的數據警示我們我國糖尿病病情的險峻。
  • 號外號外:胰島素注射居然不用針了!
    •中國成年人糖尿病的發病率超過11%•中國糖尿病的總人數超1億!(處在糖尿病前期的人群更加龐大)眾所周知,胰島素不能口服,只能採用注射給藥。傳統胰島素皮下注射方式的弊端,讓糖友們「想說愛你不容易」。適用於各種類型胰島素的注射(傳統注射方式1種注射裝置只能使用1種對應的胰島素);5. 無針注射裝置反覆使用不低於8000次使用壽命,校準後可再延續使用8000次,3年的成本費用只是有針注射器和耗材的50%;6.
  • 雞心螺毒液: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但這個對於魚類而言的壞消息,卻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新的研究表明,這種海洋生物產生的「武器化胰島素」相比於傳統的藥物對於高血糖治療更加有效。  在捕食中,一些雞心螺會分泌胰島素,同時伴有其他有毒成分。當魚類遊過時,這些有毒物質會使它們的血糖大幅下降,使魚類進入血糖過低的狀態。這些不知所措的魚類就輕易地成為了雞心螺的獵物。這也是海洋生物學家將其稱為「武器化胰島素」的原因。
  • 妊娠糖尿病如何預防?
    妊娠期血糖控制方法如下:妊娠合併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又有哪些呢?其中包括:糖尿病家族史、異常分娩史、肥胖孕婦、大於30歲孕婦、空腹尿糖陽性、妊娠糖尿病史、多囊卵巢症候群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妊娠糖尿病的發生。
  • 好消息:二型糖尿病90%能自愈,錯過機會就太可惜了!
    隨著醫學界對於糖尿病研究的深入,糖尿病的神秘面紗也被層層揭開,專家認為,只要採取正確的調養方法,90%的二型糖尿病是可以實現臨床治癒的,既在不用藥,只靠規範生活方式的方法,實現血糖平穩以及降低併發症風險。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綜合症,在解放初期,國民的飲食都比較粗糙,大都吃的是五穀雜糧,這樣反而有利於健康,易消化。
  • Diabetes:西班牙科學家發現控制胰島素合成分泌的重要因子
    最近還有研究表明GATA6突變與成年人糖尿病的發生有關,這些患者不存在或存在輕微的外分泌不足,這表明GATA6可能不僅參與胰腺的發育過程,還對人類β細胞的功能有影響。為了研究GATA6對成年人胰腺內分泌功能的影響,來自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分子生物學和再生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構建了在胰腺中GATA6特異性失活的小鼠模型,這些小鼠出現了葡萄糖不耐受等糖尿病症狀。
  • 中醫:糖尿病是醫療騙局 驚醒無數人!瘋狂轉發~
    Follow 全民較真(id:qqjiaozhen)溫馨提示: 1、正確使用胰島素
  • 厲害了「word」蘋果,糖尿病吃蘋果「降血糖」?怎麼吃?
    據說,蘋果是水果界的真正的老大。
  • 嚴勵:綜合飲食管理與合理用藥,規避糖尿病治療中的血糖波動
    在正常人體內,胰島細胞能夠根據血糖變化和生理需求來調節胰島素的分泌,且機體各組織對胰島素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從而維持自身的血糖穩態,這對於保護各種重要器官如腦、心臟等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義。對於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進餐後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抵抗(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以及血糖吸收後轉化為糖原等過程受阻等問題,從而容易引起血糖波動現象。
  • Nature:糖尿病研究重要發現
    PDF原文下載方法:首先關注本微信號,然後回覆:「糖尿病123」就可以獲知下載地址和密碼了最近,美國Cedars-Sinai 醫學研究中心帶領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發現了一個新的遺傳突變,似乎能保護人們遠離2型糖尿病。
  • 腦胰島素抵抗: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其靶向性
    在阿爾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病(PD)患者的大腦中觀察到胰島素信號的損傷,即使是在那些非糖尿病患者中。
  • FDA批准首個「人工胰臟」控制1型糖尿病
    據臺灣「中央社」9月29日報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28日核准上市的「人工胰臟」堪稱第一型糖尿病患福音,這是全球第一個類似裝置,有助患者持續監控血糖,並視需要自動導入胰島素。據報導,第一型糖尿病患通常是孩童時期即已確診,他們一天得多次注射,或使用管子導入的藥物泵,來提供救命的胰島素。
  • 耶魯大學研究發現:同時攝入代糖與碳水化合物可能會引起胰島素抵抗
    代糖對血糖影響較小,熱量較低,不僅在食品工業中的應用日漸廣泛,還廣受糖尿病患者的青睞
  • FDA批准Jardiance用於降低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心血管死亡
    FDA藥品評價與研究中心代謝與內分泌產品部主任Jean-Marc Guettier博士指出: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利用這些降低心血管死亡風險、有助於人們延長壽命的抗糖尿病藥物,這對於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來說是重大進步。
  • 專家提醒:1型糖尿病事出有因,無非因為三點!怎麼去治療他呢?_患者
    糖尿病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1型糖尿病,另一種是2型糖尿病,與前者相比更難治療,會縮短患者的平均預期壽命,所以很多人想知道1型糖尿病的平均預期壽命是多久?1型糖尿病婦女的預期壽命可達68歲,而健康婦女的預期壽命可達81歲,而婦女的預期壽命為13歲。1型糖尿病患者壽命縮短的原因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可以看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必須經常檢測血糖,並選擇良好的血糖控制方法。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更有效的方法是注射胰島素。許多人認為注射胰島素是傷害的來源,因此他們想知道1型糖尿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