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秋高氣爽,正是吃葡萄的好時機。不過,最近朋友圈有消息傳出:葡萄不能與牛奶同吃,因為葡萄會強化腸胃的酸度,牛奶難以消化吸收,嚴重者還有可能導致腹瀉。這是真的嗎?最近,記者帶著疑問採訪了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教授李定文。
「這個並沒有確切的科學依據。」李定文說。他表示,人體的消化吸收代謝系統非常複雜,不能等同於實驗室裡簡單的化學反應。而且,食物學界早已形成科學共識,食物之間並不存在相剋關係,可以食用的食物混在一起吃,絕對不會產生致病毒素。
不過李定文同時指出,中醫把食物分為「寒熱溫涼」四氣,講究合理科學的搭配,比如葡萄性偏涼,陽虛體質、脾胃虛寒的人不要吃太多。一般人都可食用葡萄,但糖尿病患者應少吃。貧血、高血壓、水腫、神經衰弱、疲勞的人可適當多吃。
但他特別強調,葡萄與磺胺類、消化酶類藥物不能同吃。
葡萄含有酒石酸等酸性成分,會改變腸胃酸鹼度,影響藥物的吸收。治療泌尿道感染的磺胺類藥物,在鹼性環境下溶解度大,但在酸性環境容易結晶。一些消化酶類藥物,在鹼性環境下能夠發揮良好的作用,但在酸性過強環境下則容易被破壞,從而影響療效。因此,上述藥物最好與葡萄隔開兩個小時再服用。
「另外,葡萄皮上洗不掉的霜,是葡萄分泌的糖醇類物質,又叫『果粉』,對人體無害,可以放心食用。買回的葡萄用紙包好,放在冰箱暫時貯存;用塑膠袋包裝放冰箱,會使葡萄表面結霜,引起腐爛。最好的吃法是充分洗淨果皮,整顆入口,連皮帶籽一起嚼完吃下,這樣營養就會達到『百分百』。如果剝皮吐籽,營養就損失掉一部分了。」李定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