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見的,很多人會將其作為一種咀嚼嗜好品,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這也是大多數人對其作用的一般認識。其實,檳榔還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材,檳榔作為藥引子,主治殺蟲、破積、下氣、行水。此外還具有治蟲積、食滯、脘腹脹痛、瀉痢後重、瘧疾、水腫、腳氣、痰癖、癥結、助消化、抗病毒、抑真菌、抗高血壓等功效。大多栽種在亞洲熱帶地區,目前我國有225個藥品中都含有檳榔。不過臺大名譽教授、牙科醫師韓良俊表示,10個口腔癌患者9個有嚼檳榔習慣,主要是因檳榔子中含有生物礆及多酚類化合物成分,會誘發腫瘤形成,釋出讓細胞老化的自由基,容易導致癌前病變,且可能惡化成癌症。
吃檳榔的習慣是怎麼形成的呢?
據說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湘潭大疫,湘潭城內居民患臌脹病,縣令白景將藥用檳榔分患者嚼之,臌脹病消失,爾後原患者常嚼之。以致使未患者也隨嚼之,久而成習。智慧的勞動人民不斷發掘檳榔的新吃法,檳榔才漸漸地演變成了人們的饞嘴零食。
吃檳榔有哪些好處:
檳榔煎液有驅蟲作用,對絛蟲、蛔蟲、蟯蟲、薑片蟲、血吸蟲等皆有作用。檳榔鹼與毛果芸香鹼、毒扁豆鹼、毒蕈鹼相似,但性質穩定作用持久。1:的檳榔煎液對部分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主要成分為生物鹼,尚含有縮合鞣質、脂肪及檳榔紅色素等成分。
吃檳榔有哪些危害:
1、長期嚼檳榔,對牙齒磨耗嚴重,會使牙齒變黑 ,兩頰變寬。檳榔纖維粗硬,刺傷牙齦或堵塞牙縫,造成牙齦發炎。據悉,全球每年新發30萬-40萬例口腔癌症患者,其中58%發在南亞和東南亞地區,這些地區居民大都有咀嚼檳榔或檳榔子的習俗。可見,嚼檳榔與口腔癌有密切的關係。檳榔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證明為一級致癌物,檳榔中含大量檳榔素、生物鹼,其具有細胞毒性,口腔黏膜和檳榔中所含生物鹼等發生反應,會導致口腔黏膜纖維化,患口腔癌的機率更會大增。 所以,對於我們不經常吃檳榔的人來說,還是少吃或不吃為妙!
2、檳榔有毀壞環境的壞處。很多人喜歡嚼檳榔,因為這樣可以起到刺激大腦的效果,天寒的地方可以吃檳榔來禦寒,消除緊張過後的疲勞。但是因為檳榔汁液是紫紅色,殘渣留在地上會留下紅色的汁液,不容易洗乾淨。眼中影響公共衛生環境。
3、檳榔吃多了對消化系統的影響是很大的,這是因為檳榔汁垢汙染黑唇緣齒頰,影響觀瞻,且損害味覺神經與唾液分泌,妨礙消化機能,檳榔渣刺激胃壁,導致胃黏膜發炎甚至穿孔,影響營養吸收,造成營養不良。特別是兒童食用檳榔容易導致營養不良。
本文由心將要隨你遠行原創發布,喜歡的養生的朋友可以點讚關注哦,大家一起學習養生的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