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印象:檳榔與"檳榔西施"的是是非非

2021-02-13 檳榔人

走訪臺灣歸來,說起印象最深的東西,檳榔當屬其一。

    「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嘗。」歌很熟,但檳榔樹卻從來沒見過。到臺灣後經人指點,才知道那是一種細細高高,有點像椰子的樹。臺灣走一圈下來,車窗外目之所及,常見成行成片的檳榔。街頭巷尾,賣檳榔的小鋪也隨處可見,視品質不同,一百元新臺幣一般可買七八粒到幾十粒不等的檳榔。

  檳榔是一種青果,似橄欖。臺灣人吃檳榔通常把檳榔剖成兩半,用一種香葉包裹,裡面還要塗上石灰,上檔次的還佐以其他的香料。嚼食檳榔讓人面頰發紅,渾身發熱,有提神和驅寒的作用。

  雖然吃檳榔是臺灣民眾的傳統,據說常食者達三百萬,但檳榔也是臺灣最有爭議的農產品。因為檳榔嚼起來滿口血紅,吃相不雅,吐渣則汙染環境,常吃對牙齒也有損害。更要命的是,近年的研究認為多吃檳榔口腔癌發病率高,也會引發高血壓和心血管一類的慢性疾病。

  一位臺北的朋友說,有嚼食檳榔習慣的多為司機等一些「勞力者」,像臺北這樣大城市裡的「勞心者」和白領人士對這種既不健康也不高雅的食品往往敬而遠之。難怪臺灣知名食品企業統一集團一位負責人說,檳榔市場很大,但從「尊重生命」考慮,他們從不做檳榔加工生意。

  今年,臺灣檳榔價格下跌,除豐產的因素外,一些忠實消費者為健康少吃甚至戒掉「檳榔癮」也是誘因。

  其實檳榔作為利潤較高的栽種品種,在臺灣種植面積達五點三萬公頃,為數十萬人提供生活來源,已是一大產業,並大量出口大陸。去年以來,僅在福建泉州口岸登陸的臺灣檳榔已有六十批計一百二十九噸多、貨值近二十二萬美元。檳榔也是常用中藥。突發奇想,如果找到一種即爽口又健康的吃法,恐怕就兩全其美了。

  在去日月潭的路上,遊客會看到路邊鑲著透明玻璃的小屋子一個接一個,屋頂上面類似警燈的紅燈閃個不停,初看以為是報警點,再看裡面坐的不是警察,而是「檳榔西施」。

  「檳榔西施」指穿著清涼的賣檳榔的年輕女性。以前以為臺灣賣檳榔的都是「檳榔西施」,到臺灣後才知道「西施」只佔檳榔銷售者的一小部分,而穿著「三點式」之類極度「清涼」的「西施」就更少了。

  不過「檳榔西施」雖然穿著上有些衝擊力,長相往往與傳說的「西施」有差距,令遠來的遊客失望。導遊一句話醍醐灌頂:「如果長得像西施,誰還會賣檳榔!?」

  「檳榔西施」在很多臺灣民眾眼裡是個貶義詞,但也有不少人認為「檳榔西施」是臺灣旅遊的一張靚麗名片。在上海的臺商舉辦臺灣廟會時,也把「檳榔西施」作為一個亮點。

  檳榔也好,西施也罷,不管怎麼說,能把兩者巧妙結合,的確是臺灣的特色。

相關焦點

  • 揭秘臺灣檳榔西施的真實生活!
    平時我們說到檳榔,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湖南。是的,很多湖南朋友都喜歡吃檳榔,但是檳榔文化卻不是湖南專有的,從臺灣特有的檳榔西施這樣的特殊的職業就可以看出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臺灣的檳榔西施的真實生活。檳榔西施是臺灣一種專有職業,一般上是由一群穿著性感香豔的美女們在街上兜售檳榔的年輕女性組成,這樣一群大膽而性感的著裝的女性,漸漸的組成了臺灣的檳榔文化,很多遊客慕名而來。
  • 藥材:檳榔花
    是我們經常吃檳榔植物的花朵,也是可以食用的。很多人都忽視了它,不知道它有怎樣的效果。其實檳榔花是一種具有藥用功效的食材,也是藥材,可以有滋陰去火的作用,來看看有關檳榔花的功效以及食用禁忌的介紹。檳榔花,中藥名。為棕櫚科檳榔屬植物檳榔Areca catechu L.的雄花蕾。分布於雲南、海南及臺灣等熱帶地區。與豬肉煲湯,治療咳嗽。
  • 吃檳榔的好處:
    2、吃檳榔一輩子的人一輩子不會有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或者毛病。   3、吃檳榔的人從來不會被流感之類的傳染病襲擊,過去的說法是不宜感冒。記得禽流感時期,海南島無一例感染。   4、吃檳榔一輩子的人身上沒有寄生蟲。皮膚、肚子以及陰部等地方寄生蟲無法生存。   5、檳榔比紅牛飲料、咖啡提神要強N倍,長途車的朋友不妨試用幹檳榔一顆,興奮啊。
  • 「湘潭鋪子」枸杞檳榔新品上市 伍子醉開啟檳榔「芯」吃法
    「湘潭鋪子」枸杞檳榔新品上市。
  • 嚼檳榔小心假貨!過期黴變檳榔重新滷製!如何辨別?
    大量檳榔散裝堆放在地上,配上假獎票、假包裝後裝袋,制假技術令檳榔廠方的人員都目瞪口呆。 現場的假冒檳榔涵蓋了湘潭鋪子、九總、和成天下等6個知名品牌,這些假檳榔每日由快遞,發往多個地方的批發市場。 檳榔注意優劣:一看:看兩點。第一看檳榔果地肉質是否呈棕白色,若灰黑色基本不是正貨;第二看是點的滷水,是否有較多的溢在刀切面上,正規的檳榔公司是嚴格把關的。二聞:聞起來有刺鼻的味道,有濃重的薄荷和敵敵畏味道是假的。
  • 萬寧依法拆除一煙燻檳榔加工點 沒收檳榔乾果1660斤
    10月17日上午,我市依法拆除了長豐鎮馬坡村內一非法傳統煙燻檳榔加工點,摧毀土灶21個,共沒收檳榔乾果1660斤,堅決遏制傳統煙燻檳榔對空氣環境帶來的危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三防現場指揮拆除工作。 當天上午,接到群眾舉報後,執法人員快速趕赴現場,在現場發現土灶上存留昨晚燻制的檳榔乾果,灶上不時冒起濃煙,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味道。執法人員現場拉起警戒線,撤離無關人員及物品後,對檳榔乾果進行沒收,並當場摧毀了21個煙燻檳榔土灶,沒收檳榔乾果1660斤。
  • 養生小知識:吃檳榔是眾多人的習慣,檳榔又有什麼好處和危害呢?
    其實,檳榔還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材,檳榔作為藥引子,主治殺蟲、破積、下氣、行水。此外還具有治蟲積、食滯、脘腹脹痛、瀉痢後重、瘧疾、水腫、腳氣、痰癖、癥結、助消化、抗病毒、抑真菌、抗高血壓等功效。大多栽種在亞洲熱帶地區,目前我國有225個藥品中都含有檳榔。
  • 每日一識:檳榔的功效及作用
    【出處】《名醫別錄》【別名】檳榔子、賓門、檳楠、大白檳、大腹子、橄欖【來源】棕櫚科植物檳榔的乾燥的成熟種子【處方用名】檳榔、大白、焦檳榔、檳榔炭(《聖惠方》)②治蛔蟲攻痛:檳榔60克。酒二盞,煎一盞,勻二次服。(《食物本草》)③治食積滿悶成痰涎嘔吐:檳榔、半夏、砂仁、蘿蔔子、麥芽、乾薑、白朮各6克。水煎服。
  • 萬斤檳榔被潑柴油 收購商損失七八萬
    然而,9月21號晚上,海南國營嶺門農場的種植戶在給收購商打包檳榔時,一夥男子騎摩託車衝了過來,先是切斷電源,之後將柴油一股腦兒全都倒在檳榔上。這組照片是事發後,目擊者用手機拍攝的。通過照片可以看到,現場已經打包好了一二十袋檳榔,地上還有一部分散裝檳榔。部分檳榔袋上能明顯看出溼溼的痕跡,目擊者介紹,這是柴油澆過之後留下來的印跡。
  • 緬甸人吃檳榔時很奇葩,樹葉抹上石灰把檳榔包起來,極具儀式感!
    檳榔一直都是很多朋友的心頭好,現在網上流傳著這樣的說法「上網熬夜來一顆,精神百倍,效果比吸菸還好。
  • 兩頰生津齒留香,原來儂是「賽檳榔」
    ,不僅體現出中茶六堡今年重點打造野韻系列之用心,也讓人無比期待接下來的佳作。 別看「賽檳榔」個頭只有野韻天成的一半,但它條索壯實勻稱,色澤黑褐發亮,一看就是健康活力的「小夥子」,充滿生機,叫人喜歡。再加上壓磚工藝較好,條索間縫隙較大,鬆緊適度,不僅解茶容易,而且有利於後期轉化。 「小兄弟」沒有沿用野韻其名,而是取名賽檳榔,據說其中有一段典故。檳榔香一直是六堡茶的獨特茶香,有史為證。
  • 傳承與弘揚湖湘檳榔文化,是皇爺公司的歷史使命
    湖湘檳榔文化博物館常德分館剪彩儀式今天上午,湖湘檳榔文化博物館常德館盛大開館。湖湘檳榔文化博物館館長、湖南省省級非遺傳承人、業界唯一百年品牌張新發第四代傳承人、皇爺食品董事長張剛強先生在致辭時表示,作為湖湘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弘揚和傳承湖湘檳榔文化,是皇爺公司的歷史使命。
  • 心儀女被「小王」接走 莽男砍人後買檳榔被抓
    臺灣生活通微信號:taiwantongtong臺灣生活通,旨在為想了解臺灣和在臺灣生活的華人服務
  • 外刊閱讀| 「致癌」的檳榔為何會在湘潭蓬勃發展?
    當一顆檳榔入口,首先感受到其滋味的不是舌頭,而是鼻子。在中國中部湖南省湘潭市的一家商店裡,一個青花瓷瓶子裡裝著炒幹的、發黑的、皺巴巴的、輔以香料、薄荷、陳皮、肉桂油等佐料的檳榔。每顆檳榔的售價不過幾塊錢(不到1美元)。當地一首民謠更是展現了檳榔讓人「上頭」的能力:「檳榔越嚼越有勁,這口出來那口進。」湘潭人打招呼的方式便是遞上一顆檳榔。
  • 檳榔:這鍋我不背!
    近日,長垣警方在開展夜查行動中查處一起酒駕違法行為,駕駛人為逃避處罰,稱自己「嚼了檳榔」。檳榔表示很冤枉:這個鍋我不背!駕駛人卻試圖用「嚼了檳榔」來掩蓋酒駕的事實。警察蜀黍當即表示,如果對酒精呼氣測試結果有異議,可以抽血檢驗。駕駛人這才承認自己酒後駕駛機動車的事實。民警對駕駛人做出罰款1500元、駕駛證記12分,並暫扣駕駛證6個月的行政處罰。
  • 湖南人更愛吃的檳榔,都是用「中國檳榔之鄉」的好果子
    過去走在湖南的大街小巷,搬著小凳子沿街而坐的檳榔攤販總是十分受歡迎,她們精心壘起檳榔果,按斤賣,男女老少每天都當作零食來吃。而如今身處湖南,你更有可能聽到的是一句豪氣十足的:「老闆,來包和成天下。」和成天下早已代替過去的傳統檳榔,成為了老口子更愛吃的檳榔,在湖南幾乎是走進千家萬戶,無人不知。
  • 縣區動態 | 祁陽:檳榔芋飄香幸福來
    村黨支部書記陳祥明表示,是統一流轉土地,引進專業蔬菜合作社,規範化、規模化、科學化種植祁陽檳榔芋。原來,祁陽檳榔芋儘管芋香濃鬱、粉糯細膩、名聲在外,但過去,新塘角村村民只是零星種植。由於信息不暢通,銷量不大,加上種植貯藏技術落後,村民種多了怕賣不完,沒能形成規模產業。
  • 檳榔惹禍?駕校教練酒駕被查……
    「我真的沒有喝酒,我只是嚼了幾口檳榔……」現場接受呼氣檢測後,面對執勤民警手裡燈光閃爍「你已飲酒駕駛」的光聲報警,任職於某駕校教練的機動車駕駛人辯解道。果然,民警從側方發現張某東頸脖處皮膚赤紅,疑似有酒後生活反應,遂立即使用酒測快篩儀進行檢測,面對「你已飲酒駕駛」的閃光語音報警,張某東指著副駕駛位置的一包已經拆開的檳榔說到「我剛吃的檳榔」。民警遂要求其下車漱口,稍作等待後再進行檢測,然而怪異的是,就在張某東下車後,民警再次對其進行呼氣檢測時,卻始終都是提示為「未飲酒」。
  • 【科普】專家提醒:檳榔、65℃以上的熱飲可能致癌
    生活中嚼檳榔的人隨處可見,目前中國有超過6千萬人在食用檳榔成品,且還有不斷增多的趨勢。其實早在2003年,受歡迎的檳榔就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檳榔果中含有大量的檳榔素,製成的檳榔成品更是添加了許多調味劑,對口腔黏膜具有極大的腐蝕和損傷性。
  • 糾紛|池塘淤泥竟能「淹死」檳榔樹?種植戶索賠遇難題!
    來自瓊海市長坡鎮的黃先生種植檳榔近7年了,眼看著收入逐漸穩定,生活也逐漸改善了。